杨宇宏: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助推小康社会建设

15.04.2015  10:54

  原标题: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省直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发言摘登

   编者按

  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提出的把牢“一条红线”、扭住“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的要求,省直机关工委采取分系统、分行业、分专题举办专题讲座和学习交流会的方式,组织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近日,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环保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政府研究室、省扶贫办12个部门的厅级和处级干部作了交流发言。现将部分交流发言摘要刊发,供学习借鉴。

   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助推小康社会建设

   省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杨宇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为我省加大旅游扶贫开发力度,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关键在于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旅游业是拉动贫困地区经济提质转型的升级版,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支撑,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引擎。

  一是要在创建旅游强县上下功夫,整体推进旅游扶贫。依托大景区和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选择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先建设一批旅游扶贫示范点,将“点”连成“线”,将“线”扩成面,不断扩大旅游扶贫覆盖范围。同时,积极指导适宜发展旅游的贫困县区培育壮大旅游经济,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使旅游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二是要在建设名镇名村上下功夫,集中推进旅游扶贫。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按照村镇建设管理规定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集中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到2020年,使旅游名镇实现旅游人数超过常住人口的5倍,居民收入有35%以上来自于旅游业,旅游就业占总就业人数超过20%。

  三是要在开发精特产品上下功夫,精准推进旅游扶贫。坚持差异化发展理念,不断形成特色旅游扶贫模式。陇东地区围绕实施农耕文化活态传承工程,陇东南地区依托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平台,定西依托中药材基地,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围绕特色民族饮食、宗教文化、节庆活动等开发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沿黄区域兰州、白银以及河西地区插花型贫困县区结合户外拓展及现代极限体育运动,开发多种户外旅游活动,以特色乡村旅游打造旅游扶贫高地。

  四是要在探索多种模式上下功夫,多路径推进旅游扶贫。景区辐射型扶贫,围绕建设20个大景区、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体系,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承接大景区休闲、观光和民俗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纳入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建设。通道景观型扶贫,依托精品丝路、黄河风情等主题品牌线路和交通干线,建设道路景观带,积极促进通道景观型乡村旅游发展。城郊休闲型扶贫,加大城郊乡镇的旅游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开展以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观光型扶贫,围绕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开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农产品采摘等观赏体验产品以及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民俗体验产品。养生保健型扶贫,目前,全省有52个景区(点)为游客提供养生保健产品,整体带动20多个县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