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目标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皋兰
过去的五年,是皋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变化明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见证了皋兰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轨迹。
回顾: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到年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四个翻番”、“一个接近翻番”和“一个大幅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3亿元、3.8亿元、20.4亿元、9363元,分别是2011年的2.95倍、2.36倍、5.66倍、2.2倍,均翻了一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6元,是2011年的1.9倍,接近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加,由2011年的29.32亿元增加到46.43亿元。
精准脱贫整体推进。深度融合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3.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全面建成小康指数达到78.6%。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三川口工业集中区、兰州新区(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北龙口现代物流园、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水阜现代物流园和什川生态文化旅游园“一区五园”初具规模,产业发展的承载力不断增强。园区入驻企业超过400家,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政策性和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重大项目268个,总投资突破400亿元,建成180个。
产业发展提速增效。特色农业快速发展,5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达到16.08万亩,带动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6.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3万亩,稳定实现户均1亩的目标。预计2016年底,一产增加值达到6.51亿元,是2011年的1.33倍。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了兰鑫钢铁等冶金铸造传统产业、泛植药业等生物医药、华壹静脉等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多元支柱产业体系。预计2016年底,工业总产值达到142亿元,是2011年的2.4倍。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7.3%。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预计2016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62亿元,是2011年的2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4.3比60.0比25.7调整为14.0比43.7比42.3。
城乡面貌得到改善。兰秦快速通道、县城西通道、省警察学院相继建成,黑石太平山水库、大砂沟治理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等投入运行。水阜、黑石完成撤乡建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5%。累计完成造林8.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4.6%。美丽乡村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和兰州西、北出口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支出总额累计达到34亿元。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增城镇就业8171人,5.9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全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乡贤”文化分别入选中宣部、全省思想文化创新典型案例,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民主法治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各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形成了团结协作、心齐气顺、和谐融洽、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村级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
改革创新积极稳妥。承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5项,分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组建水投公司,完成土地确权工作,积极进行“土地银行”带动土地流转新探索。大力推行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和纪检监察等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干部选拔工作满意度和公信度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深入开展“为民服务代理”、“两强一争”等活动,持续整治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服务型党组织、为民型干部和富民型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建立健全村干部工资增长、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优秀村干部补助奖励“三位一体”保障机制,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严格落实“3783”主体责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创新局面。
展望:新思路谋划新蓝图
未来五年,皋兰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12356”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确保与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皋兰。到2021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四个突破”、“两个大幅增加”。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大幅增加,分别达到25000元以上和15800元以上。
“2”即发挥两大优势。就是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两市一新区”三角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土地、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尤其是全县人民在艰苦创业中形成的“诚信、责任、包容、创新”的皋兰精神优势。
“3”即强化三个支撑。就是园区(基地)支撑、项目支撑、产业支撑。
“5”即统筹五大建设。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6”即实施六项行动。就是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强县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社会治理创新行动、美好家园创建行动、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和先锋引领奔小康行动。
举措:新举措推进新发展
围绕“12356”总体工作思路,未来五年皋兰将突出“五个重点”,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皋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围绕服务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推动5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和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扩规升级,不断提高高原夏菜、兰州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什川软儿梨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绿色化、精细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结构优化。三是推进服务业多元化。培植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大型商贸中心,提高城市消费水平和档次。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文化体育、社区家政、信息技术等服务业态,完善城乡市场服务流通体系。四是推进经济园区特色化。大力推进三川口工业集中区、北龙口现代物流园、什川生态文化旅游园、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水阜现代物流园、兰州新区(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五园”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引进一批投资大、效益好、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四项工程”,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的文明素质。一是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政风行风、乡风家风培育,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养。二是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大力构建县镇村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三是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加大魏振皆书法、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三张县域文化名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提升“黄河奇峡·花漾什川”旅游节、兰州白兰瓜节等特色文化节会档次水平,深入开展“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着力打造文化皋兰。四是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依托什川万亩梨园、天斧沙宫和黄河奇峡等资源,着力打造古梨园—什川—石洞寺百里长廊特色旅游、野生动物园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和天斧沙宫丝路文化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经济。
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民利。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民利,努力让全县人民过上好日子。一是巩固扩大脱贫成果。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大类39项监测指标,集全县之力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到2018年建成57个全面小康村。二是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统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强化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出行、住房、饮水、文化休闲等方面条件。三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监督体系建设,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平安皋兰”建设,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美丽皋兰建设步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走出一条具有皋兰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一是加强绿色生态建设。打造以“省门第一道”、沿兰白高速公路、兰州西出口城际铁路、兰秦快速通道和109国道为主线的通道绿化,构建5万亩通道生态安全屏障。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16.5%,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30%。二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县城环境整治,实施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提升县城承载力和文明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环境整洁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建设。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推进节点城市和什川生态休闲型、忠和商贸物流型、九合现代物流型、黑石工农双带型、水阜现代物流型小城镇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城镇、宜业城镇、活力城镇、幸福城镇。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大力实施循环经济项目,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866”衡量检验标尺、“111”督查落实细则,市委“八查八促”行动要求和县委“33321N”管理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进一步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建设一支责任意识强、担当精神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知识强的干部队伍。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先锋引领奔小康行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为民型干部、富民型党员建设,铸造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四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两强一争”活动,大力弘扬强责任敢担当、强素质善落实、严标准争一流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五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加强执纪监督问责。六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建立容错机制,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反腐败协调和约谈、报告、通报等制度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