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文化扶贫 打造群众精神文化家园

23.09.2015  18:02

  原标题:【聚焦“1+17”精准扶贫方案】文化扶贫打造群众精神文化家园

  文化如水,润泽心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乡村舞台”建设作为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乡村舞台”1400多个,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丰富便利的文化服务。

  然而全市仍有1300多个贫困村尚未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那这样的现状如何改变呢?

  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出台的“1+17”精准扶贫方案之一——— 《精准扶贫村级文化场所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17年底,完成9县区未达标的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完成1365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聚焦民意,解决民所“盼”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的新期盼。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之所“盼”,市委、市政府把建设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着力推进。

  “要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丰富贫困乡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市委书记孙雪涛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强调。

  明确目标,分步推进

  为了确保到2017年底按期完成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365个“乡村舞台”达标建设任务,《方案》将任务指标逐年分解:

  ——— 2015年,全市完成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任务,完成450个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 2016年,全市完成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任务,完成650个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 2017年,全市完成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任务,完成265个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毋庸置疑,两年之后,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1365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将切实把“乡村舞台”建成贫困村的理论政策宣传台、科技致富评比台、邻里和谐促进台、群众文化演练台、健身休闲运动台、村风文明培育台,提高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

  细化分工,协同打造

  《方案》提出,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集中力量完善已有的文化阵地,积极为村民组织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服务,实现共建共享。

  在省、市、县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采取乡(镇)村级自筹、帮扶部门支持、社会各方赞助的办法,拓宽投资渠道,凝聚各方力量,为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舞台”建设任务落实,推广经验,提升建设质量水平。

  《方案》还明确要求,每个“乡村舞台”要配备1名由县级财政给予一定工资补贴的专职管理人员,使“乡村舞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此外,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开展,《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

  记者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