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资源库5月1日上线 30个经典洞窟首次向全球发布
中国兰州网4月30日消息 4月29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敦煌研究院正式启动。副省长夏红民,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峰,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延河,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朱继君以及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物局、省科协等单位的领导,还有各界学者与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众所周知,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鉴证。它以4到14世纪的艺术和文献遗存闻名于世,其中的珍贵文物是我们理解古代生活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也是中华文明传播传承创新的源泉。迄今为止,敦煌石窟已走过1650年,面对实体文物不可避免的衰老退化,敦煌研究院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石窟数字化技术的探索与研究,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掌握核心技术的数字化技术,完成了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120个洞窟的摄影采集、40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以及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和20尊彩塑的三维重建。
文物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经过召开“数字敦煌”项目国际咨询会议,调研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数字敦煌”整体项目由“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资产管理系统和数据永久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目前“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已构建完成,并将于2016年5月1日首次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
夏红民指出,“数字敦煌”通过创新的形式,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全球所有希望了解敦煌文化、了解莫高窟的观众,通过互联网,能够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我们莫高窟的艺术。感受到我们敦煌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数字敦煌的上线,是我们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甘肃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途径。
“数字敦煌”让敦煌文化、石窟艺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简要介绍了数字敦煌资源库。他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标志着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数字敦煌”的项目,最终走向了大众,走向了世界。标志着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共享文化资源信息的实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樊锦诗院长就提出了用计算机技术来存储和再现濒危的壁画和文物的构想,经过了6年多的科技攻关,虽然重重困难,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制约数字技术的问题所在,之后与美国西北大学和进行了深度合作,促使敦煌的彩塑和壁画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2000年开始,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敦煌壁画的数字化工程得到了快速地推进。今天的启动仪式正是这个历史性时刻的见证,它标志着敦煌石窟这个著名的文化遗产已经具有了国际视野和国际参与度,见证着敦煌石窟驾着科技的翅膀走向了世界。
无障碍、近距离了解敦煌石窟
之后,敦煌研究院专家演示了数字敦煌资源库,首页的导航一目了然。他以一个具体洞窟为例,页面中显示其基本属性、洞窟号、年代、简介,以及整个洞窟的表述等。让人叫绝的是,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切换整个洞窟的形制,任意、快速地浏览到高清壁画,其精细程度让在场的观众惊呼。尤其一些洞窟顶部的图案平时很难注意到,即使亲自来到洞窟现场,由于距离和光线的关系也很难观察到,而通过数字中心可以清晰又便利地看到,使得广大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近距离与敦煌石窟有“亲密”的接触。演示的专家称,“数字敦煌”也可以用手机看,打破了传统设备的局限性。(记者 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