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瞄准精准扶贫攻坚克难 ——兰州理工大学双联行动着力推进教育扶贫
全省双联行动中,兰州理工大学负责东乡县果园乡7个村的扶贫任务,2015年新增天水市秦安县刘坪乡彭洼村双联帮扶点。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确定了立足高校实际,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教育扶贫和村级农民互助社建设,确保精准扶贫任务全面落实的双联工作思路。
教育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东乡族高考升学率极低的现实状况,该校积极与省教育厅沟通协调,招收东乡族预科班。从2014年开始学校每年招收东乡族民族预科班30人,生源覆盖全体东乡族和东乡籍学生。该校附中在组织优秀教师分三批赴东乡进行“送课下乡”教育帮扶活动及对东乡县属小学和初中相关科目的310名教师和240名学生进行学习培训的同时,还接收东乡县果园中学教师17人,分批到附中进行了教育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不但与东乡县教育局联合组织果园乡全体中小学教师赴会宁进行学习交流,而且还组织帮扶村128名六年级学生来理工大开展“体验大学氛围”活动,参观了省博物馆、理工大校史馆,进行了励志教育讲座,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了奖学金,给每位参加活动的学生购买了文具。此外,各帮扶组分别为村级小学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和图书资料室等。一系列教育帮扶措施针对性强,瞄准实际困难和瓶颈问题精准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力推进产业互助社建设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该校为石拉泉村、陈河村、果园村派驻三名专职干部,积极协助做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村级产业互助社是我校推进双联工作的强有力抓手,为当地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创新了模式,搭建了新的平台,双联工作变“输血”为“造血”,打开了果园乡农民自我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局面。2014年,产业互助社全覆盖7个帮扶村,总入社户数达到1064户,账户资金总额达到581.4万元。其中,社员入社资金106.4万元,该校注资140万元,政府注资335万元,保证了每个帮扶户优先贷款,优先养殖,优先发展,优先脱贫,使每个帮扶户年纯收入超过2013年的23%以上。2015年以来,学校配合当地政府部门进一步扩宽农村融资渠道,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助推器”作用更加突出。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此,该校出资24万元,为双联点果园乡设计规划政府办公驻地,改善便民服务大厅,建立了媒体会议室,配备办公硬件设备等。
同时,该校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解决各村遇到的实际困难。在陈何村,学校出资10万元修复了被毁水渠800多米;在娄子村,学校为村口道路硬化项目补助8万元;在李坪村,学校为电灌工程项目投资20万元,建成一座标准化泵房、提灌设备及600多米管路,使500多亩旱地变为水浇地。此外,学校还积极向省扶贫办申请,为红庄村争取了60万元水利提灌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这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果园乡7个行政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
在今年的扶贫日,该校全体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举措,给每个贫困户送去慰问品,弘扬了扶贫济困、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学校医院组织的“走基层,送健康”活动,为300多名小学生、教师和村上的群众进行了健康检查和慢性病、常见病、地方病的防治咨询,赠送了消毒液、卫生口罩、医疗卫生知识书籍和宣传材料。学校还为村民购置了《三农致富实用技术》100套,帮助提高种植养殖技能;编印了《惠农知识手册》,人均一册发放给帮扶户,让贫困户了解惠农政策。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深入各帮扶点,举行了自然科学讲座、航模飞行演示、机器人舞蹈表演、手工作品制作等活动,为当地儿童带去了一场丰盛的科技大餐。据统计,全校联户干部平均每年进村入户6.1次,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帮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深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上半年,东乡县委提出“每人每年栽活2棵树,每个乡镇造林200亩,10年全县一片绿”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学校支持20万元改善双联点生态环境建设。学校全体帮扶干部和100多名大学生,在果园乡红庄村植树7000多棵。学校还组织少数民族代表、无党派代表及各民主党派代表赴该校双联点东乡县果园乡中学开展了“双联助民族团结”活动等。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双联行动得到了多方的充分肯定。在2013年至2014年度东乡县省直机关双联考核中,兰州理工大学排名第一,考核等次更是达到优秀。去年,学校还获得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双联单位“民心奖”。
可以说,兰州理工大学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开发、民计民生保障、教育扶贫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各个领域,都做到了把政策机遇转化好、把优势资源开发好、把共建平台拓展好的良好态势,使扶贫开发由面上推进转向点上突破,让每个贫困户都能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也让双联真正地连起了民心、富起了民生。(作者龚正刚 李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