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余部门昨同场“大考”
【本报讯】12月26日,如期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与以往的常委会不同,一场针对饮用水安全的专题询问正式引入了本次会议议程,涉及我市水务的建设、卫生、环保、国资委、供水等部门,在“4·11”自来水事件后,迎来了一场面对面的“大考”。会上,人大代表开门见山,直击矛盾,提出的第二水源地建设、水源地保护、供水安全监管、二次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一个个问题靶向了各部门管理的症结。“问题尖锐,如临大考;既是监督,又是督促。”参加完专题询问的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
26日一大早,设置在人大培训中心19楼的会场就异常忙碌。与往次会议不同,当天会场除设置了常委席位,还临时增设了列席人员、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基层管理站、卫生监督等部门的坐席。记者注意到,分设的席位呈现出两大阵营,一边是手握材料和问题的人大代表;一边是各管理部门,戈银生、胥波、严志坚三位副市长,以及涉及水务的10余个部门负责人一一在座。
“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形式,开展此次专题询问,只是人大监督的一个方面,此后这类询问还要继续开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牟少军说。
主持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淑菊表示,为开好此次专题询问会,人大常委会做足了准备,不仅制定了《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饮水安全工作专题询问实施方案》,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视察和调研活动,并通过各种形式向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征求了询问意见。人大常委会就汇总上来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结为16个问题,由代表一一提出。
会上,严志坚代表市政府向会议作了《全市饮水安全情况的报告》,14名人大代表就群众关心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问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这不是流于形式,而是一次真正的监督。”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说。针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现场无法回答的,被责令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对此次专题询问的有关问题和建议整理,形成审议意见后交由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其处理结果要在2015年6月份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报告。因此说,这是“一次督促,全程监督,直至落实”的监督方式。 记者邵其珍
现场目击
聚焦四大热点直击问题症结
自“4·11”自来水污染事件后,饮用水安全一直是全市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兰州会再次发生水污染的事件吗?第二水源地的建设进展如何?二次供水污染如何监管?农村安全用水如何保障?12月26日,一场针对饮用水安全的专题询问会在我市举行。当天,我市十余个“涉水”部门负责人同场“应考”。记者注意到,人大代表询问的问题锁定饮用水安全四大热点,个个尖锐,直击问题症结,“拷问”着相关管理部门为民办事的执行力。
热点一
水源地建设与保护严把制水入口关
“4·11”事件发生后,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就成了兰州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水系统?”曾明代表开门见山,抛出第一个问题。
“‘4·11’事件后,我们如何对威立雅水务进行监管?”代表房向阳、李向军不避矛盾,直击主题。
“‘4·11’事件,暴露出了政府对一些问题研判不明,重视不够,企业日巡查制度没有落实。就此市政府已经向省政府作了书面检查,相关责任人已经被处理。”严志坚坦言。同时,市政府也举一反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民生保障方面的力度,对涉及民生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排查。
在对威立雅的监管上,市建设局的负责人宋小平说,市政府向供水企业下发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1份,并对输水管
道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目前,共检查出隐患26项,已完成整改22项,正在整改4项。在技术层面,提出了制水工艺、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人员培训、安全保卫、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等6大举措,同时还组织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应急演练,对该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
“为促进供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市加大了水源地保护和中水利用的力度。”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补充道。
目前,我市县级以上7个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同时,兰州与西宁建立了互通互商机制,利用水质在线监控自动站24小时对水源实施监控,并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大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清理整治工作,共拆除宅基地5户,非宅基地15户,企业11家,搬离25户木材经营户,建设围栏1500米。在中水利用方面,加大对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盐场路污水处理厂中水的利用率,鼓励企业利用中水作道路清洗、绿化灌溉、冷却处理等。
严志坚说,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源水取自刘家峡库区,取水口位于大坝上游3.5公里处洮河汇入口上游,通过全程有压隧洞输送至兰州市,隧洞全长约为32公里,并分别在西固区和七里河区新建两座现代化净水厂,项目总投资约为53亿元。目前,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0月28日在西固区芦家坪举行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预计在2016年完工通水。
针对此事,代表王天庆又发问:“新水源地取水口位于临洮地区,异地监管如何保证水源不污染?兰州捉襟见肘的财政如何保证53亿元的投资顺利到位?面对此项复杂的工程,如何保证2016年通水的目标按期实现?”
市国资委主任杨红心说,目前,我市已经建议省政府将刘家峡水库作为甘肃第一水源地,提升保护规格,加大周边环境治理。资金筹措方面,政府出资比例为30%,其余由企业来出,而政府资本金由省市政府筹措,基本不会有问题。施工方面,我市已对施工地段进行了多次勘探,并将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TBM掘进技术,只要不出现难以预料的复杂地质条件,工期应该能得到保障。
热点二
二次供水的责权与监管:掐断二次污染源头
目前,全市采取水池+变频泵+高位水箱等传统二次供水方式的单位共有1105户,而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为867户,尚有109户因原规划设计等多种因素限制无法整改达标,导致二次供水尚不符合卫生要求。因此,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就成了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代表刘晓春就发问:“老百姓家中的水质与自来水厂的供水是否是一个标准,二次供水污染如何处理?”
代表王方和谢铭也在质疑类似的问题。“就目前兰州市水务管理,呈现出‘多龙治水’的格局,涉及到环保、建设、卫生、水务、国资委等多个部门,政府应理清这些管理部门,不应出现‘多龙治水,水务乱’的现状。”代表杨志强说。
对此,分管副市长戈银生和严志坚一一回应。严志坚说,就目前来说,水源地的保护在环保部门,制水企业由建设部门和国资委来分管,而进入千家万户的自来水,也称为末梢水由卫生部门来检测,从责权上讲是明晰的。目前来说,这个格局是最优化的。我市即将要制定《兰州市供水条例》,该条例将进一步对各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届时监管职责将更加明晰。
市卫生局局长金敏说,水质检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水源地检测,由环保部门来实施;二是出厂检测,由水厂自检;三是末梢水检测,由市疾控中心进行。对此,我市每天对威立雅公司5个监测点的苯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制定了《兰州市2014年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共快速检测集中式供水单位245户,检测水质样品468份,共监测3276项次。同时,我市还集中力量对全市二次供水单位进行专项摸底排查,督促落实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截至目前,监督检查二次供水单位1872户次,实施行政处罚21户。市政府还列支专项经费,对“三无”小区和“三不管”院落的二次供水箱进行集中清洗消毒。
热点三
农村安全用水的保障:提升用水率和自来水入户率
代表崔惠珍是来自农村的市人大代表,她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方面。
“我先举几个实例,说明农村饮水安全的紧迫性。”崔惠珍说。一是七里河区魏岭乡部分村子有了自来水管道,为何一再停水?二是榆中北山依靠水窖解决了用水问题,可南山的百姓为何还要挑水饮用?三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采用了地下水供水模式,但取水地有一个垃圾处理厂,排放的污水早就渗透到地表以下,污染了水源,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胥波说,农村安全饮水分四个衡量标准,即方便(取水地为10至20分钟)、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和农村饮用水标准)、供水期(正常供用90%至95%)以及人均供水量(每人每天不少于20至40升)。在此标准类为基本安全,越方便越优质则为安全。在2004年及2009年,按照国家水利部、卫生部印发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调查评估,我市农村人口中饮水不安全的人口达到90.73万人。自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经过9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69.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2014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兴办实事中我市承担解决10.1911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至此,我市仅有11.4万农村人口尚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按照《兰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将对此部分人口的安全饮水予以解决,预计在2016年以后实施完成。
“由于您提出的是个案,需要调查后再制定解决方案。”就崔惠珍代表提出的问题,市水务局局长魏孔仁表示。
热点四
水污染的应急与预警:警钟长鸣24小时自动监控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饮用水时时监测,副市长戈银生说,4·11事件后,我市建设、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监测,与供水企业同时取样,并委托第三方(国家城市水质检测网西宁检测站)对供水企业提供的水质检测报告进行核定。
同时,我市还制定了《兰州市生活用水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建设方案(2014—2016年)》,完成全市5个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试点的安装工作。根据运行情况,未来3至5年将在全市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起覆盖近郊四区市政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和远郊县区市政供水的时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预警、应急处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预警系统和网络,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
在专题询问会议的最后,严志坚表示,人大开展的此次专题询问,既是对政府各部门的督促,也是鼓励,既是人民的意愿,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今后,市政府将从水源地保护、加大制水企业的监管、强化管网建设、末梢水的监测、二次供水改造、应急和预警机制建设、第二水源地建设、饮水安全宣传、排查各类民生项目9个方面入手,确保市民的饮水安全。
记者邵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