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进展如何?市人大代表询问水问题

27.12.2014  14:00

  原标题: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进展如何? 市人大代表询问水问题

  兰州晚报讯(记者方言)在“4·11”自来水事件后,兰州饮水安全问题终于接受了人大代表的一次面对面“大考”。12月26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全市饮水安全问题。在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饮水安全情况的报告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围绕兰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第二水源地建设、饮用水设施建设、供水及二次供水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向兰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负责人进行了询问。市政府三位分管副市长戈银生、胥波、严志坚到会听取意见、回答问题。兰州会再次发生水污染事件吗?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的进展如何?二次供水污染如何监管?农村安全用水如何保障?联组会上,曾明、刘志坚、王方、崔惠珍、刘建伟、谢铭、刘晓春、杨志强、李向军、王天庆、梁维德等市人大代表直面矛盾,连续发问,由于提前做了大量功课,代表们的提问深刻而尖锐。主持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淑菊认为,此次专题询问没有走形式、走过场,而是一次真正的监督。

  A  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两年后建成

  “4·11”事件发生后,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迫在眉睫。目前,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曾明代表第一个提问。同时,他也很关心兰州市目前有没有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的计划,为兰州饮水安全保驾护航。李向军代表提问:“4·11”事件后,我们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该如何对威立雅水务公司进行监管?另外,兰州的第二水源地何时建成?

  副市长严志坚坦言:“4·11”事件,暴露出政府对一些问题研判不明,重视不够,企业日巡查制度没有落实。为此市政府已经向省政府作了书面检查,相关责任人已经受到处理。

  在对威立雅的监管方面,市建设局的负责人宋小平说,“4·11”事件后,市政府向供水企业下发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1份,并对输水管道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共检查出隐患26项,已完成整改22项,正在整改4项。在技术层面,向供水企业提出了制水工艺、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人员培训、安全保卫、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等6大举措。

  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则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闫子江说,目前,我市县级以上7个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同时,兰州与西宁建立了互通互商机制,利用水质在线监控自动站24小时对水源实施监控,并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大了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清理整治工作,共拆除宅基地5户,非宅基地15户,企业11家,搬离25户木材经营户,建设围栏1500米。

  严志坚说,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源水取自刘家峡库区,取水口位于大坝上游3.5公里处洮河汇入口上游,通过全程有压隧洞输送至兰州市,隧洞全长约为32公里,并分别在西固区和七里河区新建两座现代化净水厂,项目总投资约为53亿元。目前,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预计在2016年完工通水。

  随后,王天庆代表发问:“新水源地取水口位于临洮地区,异地监管如何保证水源不污染?兰州的财政如何保证53亿元的投资顺利到位?面对此项复杂的工程,如何保证2016年通水的目标按期实现?市国资委主任杨红心说,目前,我市已经建议省政府将刘家峡水库作为甘肃第一水源地,提升保护的规格,加大周边环境的治理。在资金筹措方面,政府资本金的出资比例为30%,其余由企业来出资,而政府资本金由省市政府筹措,基本不会有问题。在施工方面,我市已对施工地段进行了多次勘探,并将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TBM掘进技术,只要不出现难以预料的复杂地质条件,工期应该能得到保障。

  B 市政府列支专项经费,清洗“三不管”楼院二次供水设施

  市人大代表王方、谢铭、杨志强等人说,目前,我市很多单位采取水池+变频泵+高位水箱等传统二次供水方式供水,而办理卫生许可证的仅有867户,二次供水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严志坚说,水源地的保护在环保部门,制水企业由建设部门和国资委来分管,而进入千家万户的自来水,也称为末梢水由卫生部门来检测,从责权上讲是明晰。就目前来说,这个格局是最优化的。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兰州市供水条例》,该条例出台后,将进一步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届时监管职责将更加明晰。

  市卫生局局长金敏补充说,水质检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水源地检测,由环保部门来实施;二是出厂检测,由水厂自检;三是末梢水检测,由市疾控中心进行。对此,我市每天对威立雅公司5个监测点的苯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制定了《兰州市2014年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共快速检测集中式供水单位245户,检测水质样品468份,共监测3276项次。同时,我市还集中力量对全市二次供水单位进行专项摸底排查,督促落实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今后,市政府还将列支专项经费,对“三无”小区和“三不管”院落的二次供水箱进行集中清洗消毒。

  崔惠珍代表说,近年来我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大大提高,但水质安全是否有保障?另外,还有一些偏远山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副市长胥波说,在2004年及2009年,按照国家水利部、卫生部印发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调查评估,我市农村人口中饮水不安全的人口达到90.73万人。自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经过9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69.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2014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兴办实事中我市承担解决10.1911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至此,我市仅有11.4万农村人口尚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按照《兰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将对此部分人口的安全饮水予以解决,预计在2016年以后实施完成。

  C 3到5年内,建立覆盖近郊四区的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饮用水实时监测问题,副市长戈银生说,“4·11”事件后,我市建设、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监测,与供水企业同时取样,并委托第三方(国家城市水质检测网西宁检测站)对供水企业提供的水质检测报告进行核定。从今年5月1日起,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还将非常规指标“苯”和参考指标“石油类”纳入月检范围,并于5月底开通了企业网站,及时向社会发布水质信息和供水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我市还制定了《兰州市生活用水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建设方案(2014—2016年)》,完成全市5个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试点的安装工作。根据运行情况,未来3-5年将在全市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起覆盖近郊四区市政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和远郊县区市政供水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预警、应急处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预警系统和网络,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

  D 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逐步对全市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

  对代表们提出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问题,市建设局负责人宋小平说,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增加的活性炭投加装置,目前已经建成;北滨河路银滩桥至雁滩大桥DN1200供水管道扩径工程、368号路供水管道建设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与此同时,市政府还督促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对年久失修、超期服役、频繁爆管漏水和和存存在缺陷的管线进行行检检测测,,结结合合检检测测结结果果制定改造方案,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逐步对全市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

  今年以来,我市建立了水质长效检测机制,并研究制定了将苯等石油类有机物纳入日检和月检指标的监测办法,市建设、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供水企业水质的监测,与供水企业同时取样,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同时,委托第三方(国家城市水质检测网西宁检测站)对供水企业提供的水质检测报告进行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