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如潭胆魄胜天

18.02.2016  11:06

    单位在南关十字,和西北书城一路之隔,离张掖路新华书店也不远,工作之余,逛书市是近水楼台,十分方便,偶尔淘上几本书,闲时翻翻看看,从中获益匪浅。

    书有拜读、精读、浅读、粗读、苦读等多种读法,但好书恰如王蒙老师所言,是要双手捧着用心去读的。这样的书首先是内容很吸引人,能撼动人的心灵,其次是读者对作者很尊重,甚至是达到敬慕的程度才能行。我最近就用这种姿态认真拜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吴官正的《闲来笔潭》,一本是李岚清的《突围》,读后确实耐人深思,欲罢不能,感慨良多,不吐不快。

    首先这两本书的著者都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退出领导岗位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改官场政论式理论著作模式,以充满趣味、饱含睿智的平实语言,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华丽的词藻,记录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生哲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堪称不一样的领导人著作,读起来是如此的亲切平和、真挚感人,犹如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同时这两本书都采用故事叙事、图文并茂的体例,用小故事谈出大意境,用身边的小事说明大道理,不仅文字朴实生动,而且选配了历史图片、手稿、画作。《闲来笔潭》中吴官正自绘自画,不拘题材,鸟兽鱼虫、花木瓜果、山水人物尽入画中。《突围》中则嵌入了李岚清的许多篆刻作品,皆生动活泼意趣盎然。工科出身没学过艺术的人竟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意境深远的图画,留学苏联精通外语的人竟能刻出如此中规中矩功力深厚的篆刻,更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

    《闲来笔潭》共分五个篇章,“岁月难忘”是对童年的成长、从小学到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求学经历、自武汉到江西再到山东工作的深刻回忆和精彩叙述。“静思杂记”是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里面有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警示,有对从政者不良操守的锐利揭露,有对建设美丽家乡的强烈愿望,更有对祖国强盛的期许和自信。“读书随感”是看书时的一些思考,从马列经典到自然科学,从古希腊文明著作到历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宽泛,涉猎颇广,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抒以心得。一位年届七旬的长者,依然孜孜不倦,以学为乐,足让吾辈感叹。“春水煎茶”则是茶余饭后听说的一些人和事的记录,这部分的许多内容借鉴中国传统笔记小说的格式,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把笔墨聚焦于普通百姓,人物形象极具个性,语言风格质朴生动,既有丰富的文学表现力,又真切地反映了著者鲜明的布衣品格、平民情怀。“少长闲集”是在济南住地与几位熟悉的同志,有老有少,就十二个题目议论,甚至是争论的记录,虽是闲聊,却都相互敞开心扉,其热烈场景胜似一场场文化沙龙,在时下人们普遍追逐名利、浮躁不安的情形下,彰显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崇高精神追求。

    《闲来笔潭》共收录了一百多篇文章,篇篇生动感人。比如“难忘那夜的秋雨”,讲著者十多岁时,母亲从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收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掌门人硬是不行,还骂其母“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能跳得过去。”父亲知道后,既怨亲戚无情,又恨自己无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母亲没办法,要吴官正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连夜送回亲戚家。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吴官正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著者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吓得哭了起来。接着又经过了停放死人棺材的小屋、窜出野兽的山林、一大片坟地,直到天蒙蒙亮才把小猪送到亲戚家。掌门人淡淡地说“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他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这篇文章使人读到了大千世界的世态炎凉、冷漠面孔、狭隘短视,也许正是那些讥讽的恶语,凄风冷雨的长夜,父亲的骨气与母亲的坚强,触对了吴官正幼小的心灵。所以吴官正在文章的结尾处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都薄。”“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吴官正作为党的高级领导,毫不避讳地把自己童年的苦难历程再现,是真实,是豁达,彰显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足见俭以养德,艰难困苦确实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江城琐忆”则讲了许多他在武汉当市长时的事情。他由于长相又黑又瘦,穿着又随便,夏天一双塑料凉鞋,扣子扣到领口,冬天一双解放鞋,披一件军大衣,戴一顶棉军帽,虽身为市长,却骑自行车上下班,穿行于大街小巷,更主要的是因为身边没有前呼后拥的随员,曾多次遭到冷遇。自己排队到医院看病被医生训斥;岳母做手术去探望,被拒之门外,当有认识的人告诉值班的女大夫说“他是市长”,她头也不抬地说“莫骗人,市长是这个样子?”到市场去了解商品价格情况,售货员嫌他烦,不搭理他;骑自行车上机关途中,突遇大雨,躲进街旁药店避雨,因其貌不扬,一副乡下人打扮,被赶了出来。但他没有去批评不讲礼貌的人,而是认真反思自己作为市长的责任,从政府层面去推进武汉各行各业转变服务态度,倡导善良和宽容的文明新风,致力于武汉开放型、国际型大都市的建设。这些故事若不是他在文中写了详细的铺垫说明,初一看还以为是故意作秀,但仔细阅读,吴官正身上确实有大气谦诚,坚守为人之本的秉性,清正廉洁,恪守为官之道的操守,勤政为民,扼守干事之要的信念。读此书使人产生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感觉,明白了“国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的道理。我们常常自许出生在农村,又在基层工作过,加上近几年双联经常入村入户,以为略知稼穑之艰,深怀为民情怀,然而与吴官正满是对群众的一腔热忱相比,不禁汗颜,心有惭怍,灵魂颤动。

    再如“猴子的启示”一文,讲爬在树上的猴子,可以不恰当地比喻为不同岗位上的头头儿,爬在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羡慕、佩服和一张张笑脸。而下面的猴子往上看,看到的都是比自己级别高的猴子的屁股。会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们的屁股干不干净,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吴官正的观点是人应该少一些得失的计较,多一些温暖的服务;少一些工资的攀比,多一些负责的态度。并不是钱多的人,就最幸福;也不是职位高的人,就最开心。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要那么多钱物干什么?清朝故宫的东西多,被拿去展览;明朝的随葬宝贝一大堆,被挖出来搞展出。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平平淡淡、平平安安才是真,正如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李岚清《突围》这部堪称文献力作的史书,则以亲历者、见证者的身份,生动再现了国门初开的岁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冲破重重阻力,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展示了一大批中央领导和人民群众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对强国富民道路的艰辛探索,在关键历史抉择和重大决策上的非凡胆魄,真实感人,权威可信。《突围》先讲述了我国闭关锁国时候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买肉买蛋凭副食本的历史,重点记叙了1978年开始探索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到1984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对特区给予肯定,接着开放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揭示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开创性,立体再现了国门初开之时在引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合资企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探索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生动历史场景。

    现在讲对外开放,人人习以为常,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极“”思潮给人们造成的思想禁锢尚未解除,一谈“海外关系”就联系到“政治问题”,一谈“对外开放”就联系到“里通外国”,一谈“引进”就联系到“卖国”,搞这项工作还得冒被指控为“洋买办”的风险。《突围》中就讲道当时北京勉强符合接待外宾标准的床位只有1000张左右,邓小平指示:“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找侨资、外资”,廖承志给国家旅游总局介绍了美籍华人陈宜远,最后议定各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建国饭店,共528间客房,其中外方占49%的股权,中方占51%的股权,双方合作10年,10年后中方只需花1美元就可购得外方所有股权。现在看来,这个条件是十分优惠的,但仍有不少人上纲上线的质问:“建合资饭店?与外国资本家联合一起赚中国人民的钱?这是阶级立场问题!中国人自己就不能建饭店,非要交给外国资本家?简直就是卖国主义!”以致于在建设过程遇到了多种阻挠,迫使主抓项目的同志上书邓小平,邓小平批示:“有理也不得取闹,何况无理!”这才使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李岚清在《突围》中还讲了许多他亲身经历的事例。比如和当时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洽谈时,中方只谈购买设备或技术,当对方提出合资经营时,中方根本搞不懂,墨菲解释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的立场是你们是资本家,我们是共产党,怎么能同你搞合资经营呢?这个滑稽而诙谐的故事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也有过再现。再比如美国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时,国内普遍担心会导致国内弱小的饮料工业全国覆没,也担心中国人喝不惯美国的味道,所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只能采用寄售的方式先行销售,外贸部在批复时还专门限定“仅限于在涉外饭店、旅游商店出售。”实践证明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没有挤垮中国市场,反而促进了国内饮料工业的发展。再如我国第一批合资企业诞生后,国内的职工,习惯了大锅饭、平均主义,习惯了“人管人”,而对“制度管人”很不理解,说:“我们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现在进公司却要先打卡,接受机器的监督、检验,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侮辱!”还得出结论,打卡是资本家对工人实行“管、卡、压”的一种形式,就像地主的鞭子在劳动人民的头上抽打,甚至引发了一场“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激烈交锋。”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正如李岚清在书中所言:“僵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对外开放每迈出一步,都要突破重重阻力,打破许多条条框框。

    《突围》还披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漫长过程。原来早在1948年,旧中国政府就已成为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国。但台湾当局则在1950年以中国名义宣布退出该组织,当时该组织曾要求大陆取而代之。而当时国内许多人把关贸总协定视为“富人俱乐部”,认为加入后要求开放市场对我国不利,对传统工业冲击太大,错过了最佳时机,增大了与各缔约国谈判的难度,加上美国等少数缔约国漫天要价,无理阻挠,使得谈判变得十分复杂、漫长,一谈就是15年。

    常言道,记住一则故事,就记住了一段历史。吴官正将书取名为《闲来笔潭》,意为“写的东西像一个潭,一般不大,深浅也无标准”,但读到的是作者对人民群众宏阔而深邃的真境界,真感情,仿佛感恩的溪流,涓涓不息。李岚清将书取名为《突围》,力求反映当时的艰难情景,体现先行者的胆识和精神,深刻诠释开放每迈出的一小步,都是经济发展前进的一大步,真是画龙点睛,寓意深刻。歌德说过: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两本书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