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铁面御史:为弹劾高官穷追猛打两年逼其自请革职
核心提示:赵抃时达两年的穷追猛打终于使陈旭举手投降,自请革除现职。在赵抃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牵动庙堂的参劾中,绝大部分官员都站到了赵抃的一边。仁宗被迫免去陈旭枢密副使职务,让其转任定州(今江西赣州)。
本文摘自:《天津日报》2015年6月8日10版,作者:马军,原题为:《铁面御史赵清献一琴一鹤美名传》
赵清献,原名赵抃,有“铁面御史”之称,是北宋与包拯齐名的大清官。
《宋史》记载:赵抃,浙江衢州人。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公。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84年,享年76岁。二十七岁中进士,经历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出任河南彰德,福建崇安,安徽泗县,四川成都、益州、茂州,江西赣州,浙江杭州、绍兴、淳安等处的地方官员,后累官至殿中御史、参知政事(副宰相)、太子少保。
在他近五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受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的一致好评和爱戴,为整个北宋的历史增添了十分亮丽和耀眼的一笔。
铁面无私胸怀宽广
赵抃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这使他自幼就在心灵里播下了扶弱济困、不畏强暴、维护正义和公理的种子。致仕后得任御史一职,便给他这颗埋藏许久的种子以破土发芽的机会。
御史这一官职专司监察,其职责即为“纠百官之失”,并负责给皇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一职务常常很难干好,煌煌史册中,御史们血洒朝堂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赵抃作为侍御史,则始终没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一以贯之地敢于坚持原则,不妥协、不退让、不避权贵。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弹劾当朝宰相陈执中。陈执中是仁宗皇帝的老师,早年又有拥立大功,深得仁宗的信任和厚爱,再加上任宰相多年,其地位可谓稳如磐石,参劾他所冒的巨大政治风险无异于虎口拔牙。但他的宠妾倚仗宰相的权势,一月之间竟虐杀三个使女,如此残忍暴行引得满朝上下议论纷纷。这件事给殿中御史们出了道难题。赵抃没有观望,毅然发起对陈执中的参劾之战,半年时间就向宋仁宗上奏本章十二道。见仁宗皇帝不为所动,赵抃更是祭出破釜沉舟之举,干脆领着全御史台的官员去堵仁宗皇帝的门,讨一个说法。这得需要多大的胆略甚至是不惜身家性命的决绝之志呀!最后终于在欧阳修等官员们的上奏支持下,宋仁宗才无奈地罢免了陈执中的相位,将其下放到亳州。
赵抃参劾枢密副使陈旭这件事影响也不小。枢密院为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副使为枢密院的副长官,职权相当于副宰相。赵抃认为,陈旭既非正直之士,亦非廉洁之人,他交结宦官,姑息小人,时常奉承拍马,是个“大蛀虫”,不宜担任枢密副使这样的要职,便接连上了十七本奏章弹劾陈旭。然而仁宗皇帝不予答复,陈旭依然当他的枢密副使。无奈之下,赵抃给皇帝设置了一个两难的命题:赵抃与陈旭两人中,必定一人有罪,不是陈旭就是赵抃,有罪者应罢官,请仁宗在两人中定夺。赵抃时达两年的穷追猛打终于使陈旭举手投降,自请革除现职。在赵抃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牵动庙堂的参劾中,绝大部分官员都站到了赵抃的一边。仁宗被迫免去陈旭枢密副使职务,让其转任定州(今江西赣州)。
如此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参劾这两个重量级人物,足见赵抃捍卫律法、捍卫正义的胆识和担当,他也因此得到了“铁面御史”的美誉。
赵抃不仅是只有一副铁面,还有十分宽广的胸怀,以及秉公无私、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
宋代叶梦得撰写的《石林燕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赵抃参劾宰相陈执中时,蜀公范镇也在谏院任职,他不同意赵抃的意见,想方设法为陈执中辩解。赵抃于是不得不将范镇与陈执中一起参劾,给范的罪名就是与宰相陈执中结党营私;而范镇则反咬一口,参赵抃捏造罪名、妄参重臣、其罪当诛,奏请皇帝下诏将御史赵抃斩首示众。赵抃威武不屈,仍然据理参劾陈范。熙宁初年,范镇因时论不合圣意,朝廷拟将其贬谪,而这时,赵抃不仅没有幸灾乐祸,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力排众议,请求免除贬范的决定。这时,有的大臣对此感到不解,他不是曾经奏请过要斩你的人头吗?你怎么还替他开脱呢?赵抃掷地有声地说:“我只论国事,哪有工夫计较私怨呢?”此言一出,令每一个在场的人无不叹服。从此,其公正无私的形象和口碑更加得到朝廷上下的钦佩。
关爱百姓勤政善政
转任地方官之后,赵抃有了直接面对黎民百姓的机会,也使他关爱体恤苍生的理想信念能够直接地应用到辖下百姓的身上。
宋熙宁八年夏,吴越一带大旱。负责治理越州的赵抃,随即奋力组织救灾。赵抃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调查灾情。灾情初现,即下书各县,调查受灾范围与灾民状况。二是多方筹粮。除官府拨粮外,还收取富户捐粮和寺庙余粮。三是分类赈济。对不能自食其力者,每人每天给粟一升,幼儿半升。并在城市郊区设立五十七个发粮处,使灾民就近领粮。对能自食其力者,一则按低价售以官粮;二则实行以工代赈,招民工修补城墙,发给钱粮;三则促其向富户买粮和借贷。四是集中安置。如收养弃婴和流浪儿,开设病院,安葬亡者。他带头捐资助民,常常送钱给病人治病买粮。为了更加有效地救灾,赵抃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有利于救灾而来不及请示的事情,就先施行。凡事情不便见之公文的,都由自己担当,不牵累下属官员。
当时,赈灾粮要运至受灾地尚需数月,于是粮商乘机哄抬粮价。除越州外,其他各地都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手段,颁布政令禁止涨价。但粮商封仓拒卖,再加上一些贪官污吏从中牟利,个别地方反而加重了灾情。当时在越州任上的赵抃却采取自由经济措施,四处张贴告示,粮商在越州境内可随意定价售粮。此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纷至沓来。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粮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粮价猛然暴跌,没两天便恢复到了灾前的价位,甚至更低。在大灾之年,其他地区人死过半的情况下,越州百姓却能填饱肚子,都很感激这位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行政长官。由于赵抃采取的措施得力,大大减轻了旱灾造成的危害,有效保证了灾区社会安定,因而备受灾民赞扬。后世评曰:“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在崇安任上,他开挖渠道、兴修水利,百姓称之为“清献河”,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在睦州任上,奏免无茶的农民的茶税——他人在哪里,就将善政带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无一例外地得到实惠。
身帅以俭德化吏民
“良田万顷,日进二升;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这是赵抃一生的座右铭,同时也是其数十载为官的真实写照。
赵抃无论到哪里任职,都是匹马只身,带着平生喜爱的一琴一鹤,清清简简赴任。到任后,首先就是访察民情,掌握情况,以对症下药,兴利除弊。入蜀之后,一天傍晚,公务完毕,他换上便服来到街上最热闹的一家茶馆,一边品茗一边留心听起来。从众人议论中,赵忭了解到,这里存在着极其严重的请客送礼之风。逢年过节是共喜,新官上任是接风,归官离任须饯行,州县间有喜事要致贺,出了倒霉事情还要慰问压惊。长官家里的庆寿、婚嫁、丧葬、营宅、置田,属员都得有所表示。这些痼疾已成为蜀川吏治中民愤极大的一患。
衙门的老吏告诉他,官场中请客送礼,由来已久,成了家常便饭。高官通过这种手段,巴结朝中大臣,为自己日后升迁作铺垫;州官们以此联络感情,为自己建立关系网;而小吏们把这个当作生财之道,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川蜀乃边陲之地,吏治久废,不妨睁只眼闭只眼算了。赵忭却斩钉截铁地表示:“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
赵抃采取了三项有力举措。首先从自己做起,清正为人,干净干事。从上任那天起,他就谢绝了所有为他举行的接风宴请,更是拒绝以各种名目给他的贿赂,不是新官作秀,而是始终如一,切实行之。其力拔流俗之作风,给泥潭一般的官场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其次大力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他自己率先垂范,同时也要求各级州官也必须照此实行,禁绝官员间名目繁多的各种馈赠和酒礼。对于那些敢于顶风违抗的官员,赵忭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大力提拔奖掖清正廉明的好官,鲜明地树起官员们勤政廉政的标杆。三是奏请皇上限定宫中来川官员的人数和时间,以减少这里本来就已经不堪其烦扰苛剥的百姓们繁重的税负。
经过他身帅以俭、严法与厚德结合的铁腕治理,恶吏悚然心惊,大为收敛。百姓喜笑颜开,奔走相告,盛赞赵忭治蜀有方。蜀川沉疴多年的奢靡之风为之一变。
赵抃的良好口碑传到皇宫,令皇帝十分欣慰,褒奖有加,并将他作为治蜀的模范要每一个继任的官员学习。
赵抃离任之时,也和上任时一样,一琴一鹤伴随他只身远去。让人们怀念不已,以至到了现在,人们还在如数家珍般地讲起他的故事。
赵抃去世100多年后,到了南宋景定年间,潭州知府林存离任赴京面圣,在衢江上岸后,征调了1000余名衢州壮丁为其挑运行李。浩浩荡荡的队伍路过莲花山赵抃墓前时,与赵抃当年一琴一鹤匹马入蜀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留下了一首讽喻诗:“千夫荷担出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径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相传此后,再也没有贪官敢从赵抃墓前经过。
赵抃秉性仁慈贤良,深具悲悯之情怀,一生不治产业,对待10多个侄女,皆如亲生女儿一般,甜甜美美地将她们送上花轿。他还将无依无靠的孤女20余人风风光光地嫁出,救贫济困更是不可胜数。这些令人感动令人温暖的善举无不闪耀着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光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史载:赵抃白天处理完公务,每到晚上,必要焚香拜天,口中念念有词。有人好奇问他在向上苍密告什么,赵忭笑笑说:“哪是什么密告呀!无非是将自己白天做过的事,一件件一桩桩地在心里说上一遍,借以检点反思。倘若一个人连在那种场合都还不好意思启口,那就必定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自己就需要警醒了!”铁面赵抃,夜必告天。这个德育课本里的典型无疑将被世代地传颂下去。
赵抃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甚至近乎完人,千百年来,不知折服了多少人。皇帝为表彰贤臣,在赵抃晚年告老还乡时,特加封太子少保衔后允其归养,后又追赠太子少师,谥清献。大文豪苏东坡赞誉其人品操守“玉比其洁,冰拟其莹”,“东郭慎子清,孟献子之廉,郑子产之惠,晋叔向之贤”,抃一人“兼而有之”。并虔心尽意地为他写下了长达3500字的《赵清献公神道碑》。同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宰相韩琦称赞赵抃“世人标表,盖以为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