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30.05.2017  20:17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面对丰富的非遗项目,庆阳市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独特的文化根脉,让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一大早,庆阳市陇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尚小丽都会准时来到排练厅,和同事们排练陇剧《医祖岐伯》。2016年,由她主演的《医祖岐伯》被拍摄成数字电影放映后,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陇剧发源于庆阳,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作为我省唯一的地方剧种,是我省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陇剧逐渐焕发活力,新创剧目成绩喜人。

从2008年起,庆阳市财政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传承人补助经费、传承人培训经费及外展交流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同时,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庆阳市面向市场,开发出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民俗文化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联合起来,形成较为强大的民俗文化产业。

目前,庆阳市共有民俗文化产业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万人。开发民俗产品50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04亿元,增速达18.2%。

非遗”项目有效支撑和带动着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刘兰芳是庆阳义渠戎国香包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的传承人。多年来,她潜心研究传统工艺,自己创意设计,制作出一件件精美别致富有地方艺术特色的香包作品。

对一些传统技艺型非遗项目,学校是传承的主阵地之一。庆阳市很多学校都将传统技艺作为拓展素质课程供学生选学。在庆阳五中每周三的选修课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吴玉英都会教学生剪纸刺绣。

庆阳市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世界、国家、省、市、县5级“非遗”名录体系。 “环县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阳香包绣制”等5项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文化部公布庆阳市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陇东红色歌谣”等33项被列入甘肃省非遗名录。(图模板)

记者:庆阳台:朱晓强,刘若晨,梁湄

庆阳台报道。

更多精彩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