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布楞沟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脱贫纪实
原标题:走出布楞沟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脱贫纪实
|
如玉带般蜿蜒伸展的布楞沟通村道路。本报通讯员马忠华 |
“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迁入通水、通路、通电的新村,布楞沟年轻一代对未来充满憧憬。 |
修建在旧址旁边的布楞沟新村。 |
布楞沟村民新建成的规模养殖场。 |
布楞沟新建成的村学校。 |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旱情逼人。在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只有今年5月中旬下过一场透雨。
这么旱的天,意味着今年的庄稼面临着减产甚至绝收。对这个“十年九旱”的小山村来说,这样的旱情足够严重,却并不罕见。
布楞沟,在东乡语中意为“悬崖边”。走进这里,就像一头跌进了大山里,近处是山,远处是山,满眼都是山。“上去一山又一山,一道一道的塄坎。”这曲东乡人吟唱的古老悠扬的花儿,仿佛就是布楞沟村的写照。
干旱与贫穷,多少年里,如影随形,纠缠着布楞沟。每当旱情来临,走出去打工讨生活,成了村民唯一的选择。
但今年,不一样了。
9月2日,30岁的马阿力木没有出去打工,在羊场里忙乎着搞防疫;34岁的马大五,刚刚修好了4间红顶的暖棚圈舍,正准备进20只羊;再有几天,63岁的马占海建的4间牛棚就竣工了;十多年前离开村子的马达吾德,如今回到家乡建起了养殖小区……
大旱面前,没有人心惶惶,没有叫苦连天。这个东乡县曾经最贫困、最干旱的山村,处处是新的生机、新的憧憬。
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如飘带般通向村子的家家户户,漂亮的新农村院落整洁有序,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传出动听的流水声,村民们的衣服干净了,腰板挺直了,脸上自信取代了愁容……布楞沟村民,虽然还是身处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然而,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胸,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走出了布楞沟。他们的面前,是一条通往小康的迷人大道。
而变化,就发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
3年前的布楞沟,处处是破碎的耕地、光秃的山岭,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2012年,村子68户351人,贫困面高达96%,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全村68户,吃低保的就有52户。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来到布楞沟村,亲切看望东乡族群众。这是他就任总书记后视察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县。
习近平深情牵挂着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特困民族地区。他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在布楞沟,习近平在入户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时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他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总书记的嘱托,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只要齐心协力,总书记的嘱托就一定能实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和乡亲们共同探讨脱贫致富和长远发展大计,协调落实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3年5月18日,王三运和中石化集团公司负责人来到布楞沟村,实地察看中石化援建通村道路建设情况。王三运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基本原则、着力重点、措施办法和保障条件,以超常规、持续性和配套性的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
2015年2月27日,春节刚过,王三运带着对山区贫困群众的深情牵挂,再次来到布楞沟村。他一路走、一路看,详细了解布楞沟村扶贫开发、教育发展、卫生医疗等情况。王三运强调,要把发展富民产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群众争取惠农贷款,鼓励和支持各类能人回村创业,大力发展草食畜等特色产业,拓宽群众致富门路;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保障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同时也让村里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殷希望和深切嘱托。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也先后两次来到布楞沟村调研扶贫工作。刘伟平强调,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带领贫困群众尽早过上好日子。
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住六盘山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编制了《布楞沟流域整体扶贫开发实施规划》(2013—2015),将布楞沟流域锁南、沿岭等6个乡镇、22个村,4663户23614人纳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
全新的小康规划,照亮了布楞沟村的希望。
地处两山之间沟壑里的布楞沟村,一条羊肠小道晴通雨阻。4年前,村民马瓦给盖房时不小心从房顶上摔了下来。十几位村民抬着他,从村子下到沟底,又爬到对面的山顶,花了3个多小时。然后,好不容易在山顶车辆稀少的公路上拦到一辆过路车,才送到医院。
崎岖陡峭的山路,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遥不可及。村民马建英告诉记者,到地里的路,三马子跑不成,架子车没法用,不要说收获时的辛苦了,单给地里拉粪,也只能驴驮。每年冬天,他都得忙乎近两个月时间,给自家20多亩地送粪。
头疼的不只是路,水更让村民们愁肠。多少年来,村里人吃水,除了水窖,就靠沟里的一眼井水。井水咸,全村人都吃成了一口氟斑牙。一张嘴,老人、小伙牙齿全是黄色。就这,一旦天旱,在最需要水的时候,泉眼就不正常了,细得像“游丝”。
“我们只好到20公里以外的达板镇去拉水,拉一方水,油钱得花120元。”马建英说,“往往是洗脸的水,留着反复用,洗碗的水,澄清喂羊。”
打通不了基础设施瓶颈,怎么致富?精准扶贫,首先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拿下水、电、路这一道道“拦路虎”。
在中石化的帮扶下,一条20多公里长平展展的水泥硬化路,如玉带般不仅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还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问题。今年3月,马阿力木的母亲铡草时将手铡伤了,一个半小时后,就送到了兰州的医院。
现在,“烂泥路”成了“致富路”。村民们纷纷将骡子、驴卖了,换上了“三马子”、农用车。如今,马建英给地里拉粪,一天就干完了。去年春天,他还花了4万多元,买了一辆客货两用车,专门拉羊拉饲料。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还有5户人家买了小货车,跑运输。”
吃水,也不发愁了。随着东乡县中西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实施,布楞沟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马建英家的6个水缸,扣在了院子门口的角落里,拉水的绿色铁皮水桶改成了做饭用的火炉子。他和许多村民都添置了洗衣机。
“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布楞沟村许多群众在自家院子最醒目的地方,自发立起一块刻有这样两行大字的水泥碑。
沟边,黄土高坡被推成大片平地,一排排红砖灰瓦房悄然建起,56户群众已经喜迁新居。村小学教学楼、村“六位一体”办公楼盖起来了,办公楼里,有了从未有过的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新修的一层层梯田高低错落,新栽的一排排树木绿叶绽放。这一切,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奏出一曲美丽动听的田园曲。
“我活了60多岁,真是从来没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喝上这么干净方便的自来水,能走上这么平整的水泥路……这样的日子做梦都没梦到过!我们真心感谢总书记的关怀,感谢党的好政策。”村民马一勒西说起村里的变化,又是高兴又是感慨。
布楞沟村老支书马占海说:“如今,我们布楞沟的水、电、路都通了,山也绿了。新的学校、村委办公楼、异地搬迁项目都已建成,总书记的嘱托基本实现了!”
产业扶贫是富民增收的“金钥匙”
基础设施提升了,布楞沟村又面临新问题:国家惠农资金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1%。
给钱给物只能管一时,不是治本之策。要打开贫困的枷锁,就必须赋予贫困人口发展致富的能力,用产业富民的“金钥匙”,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
临夏州委州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确定了“从实际出发、问题着手、瓶颈抓起,实行区别化、个性化、差异化扶持,有针对性地制定到户到人的脱贫措施”的精准扶贫思路。发展特色种植,扶持规模养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输转就业……一系列“菜单式”精准帮扶方式,惠及了临夏州的贫困群众,也让布楞沟找到了稳定脱贫致富的方向。
东乡族人一直有“无羊不成家”的说法。“东乡手抓”羊肉品牌也远近驰名。
针对群众这一养殖传统,临夏州和东乡县将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作为布楞沟村的主导富民产业大力扶持。除了发放良种基础母羊外,为了鼓励村民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村民新建羊圈,一间能得到2000元的补助。
“以前,想多养羊,哪敢?水,人都不够吃,每家最多养五六只羊。现在水和路一通,我们就敢多养羊和牛了。”村民马建英告诉记者,2013年底,他养了100只羊,3个多月挣了1万多元,日子一下翻过身了。现在,他养了220只羊。
“今年羊肉市场行情不是不好吗?”
“现在养羊反而是成本最低的时候,有赚头。”马建英自信地对记者说。
抱有这个想法的,不止马建英一人,包括马达吾德在内的许多村民都这么想。
看着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15年前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马达吾德,去年年底回来了。
今年7月,他在布楞沟村头建起了6栋暖棚圈舍。“当时进了1000只羊,现在陆续出栏了500多只,一只赚100多元。”马达吾德说。
“17岁就到外面打工,从来没想到这个小山村有一天能变成今天这样!”马达吾德告诉记者,今后他还要搞深加工、办农家乐,带动更多的老乡致富。
为了多找几条致富的产业路子,东乡县还算收入账、算对比账,帮村民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今年他们还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鼓励村民种起了啤特果、花椒、山杏等经济林。村民马外那西家里的29亩地,去年还种的是玉米、洋芋,如今全种成了啤特果。
“像今年天这么旱,玉米没啥收成,洋芋最多打2000斤,划不来。我种的啤特果,两年后就能挂果,一亩能收入两三千元。”马外那西说,“你看,今年头一回试着栽,百分之八十的树都活了。”
和所有的农村一样,布楞沟村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存在着发展资金紧缺的难题。
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信用贷款等,成功破解了布楞沟村民发展富民产业的资金瓶颈。
除此之外,布楞沟村还有“土银行”。它是临夏州为全州1000多个贫困村量身打造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中的一个。即政府注入一定财政扶贫资金“铺底”,农民自主、自愿地以自有资金入股,并吸收企业注资,加上慈善机构和社会捐助,成立用于发展生产的基金,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款方式供加入互助组织的农民使用。
在布楞沟村,这一“土银行”本金现在达到了155.4万元。由州财政注资120万元,企业捐资30万元,村民入股5.4万元。互助社向社员发放借款,比银行贷款手续更简便,2014年向33户群众户均借款2万元。
资金一到位,富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村民以前想办而没办成的事,现在成了现实。许多贫困户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转变。
52岁的马克力木有3个姑娘,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有病,大女儿是脑瘫,多少年都坐在轮椅上。对他们家来说,看病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吃低保的钱似乎够用了。一年下来,马克力木能享受到1.71万元的一类低保和其他补贴。
可谁都没想到,今年6月,马克力木主动贷了20万元的双联惠农贷款,建起了两排牛圈,将自家的牛从5头一口气养到了21头。
“虽然政府帮助我们,我们自己也得努力。”马克力木说,他的梦想是今明两年将贷款还完,5年后将牛圈装满,养50头牛。
从“站着看、等着扶”,到“想办法、主动干”,布楞沟村村民的内生动力被唤醒了。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9.2元,实现了整体脱贫。
扶贫先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远眺布楞沟村,新建的村小学格外醒目。漂亮的两层教学楼,铺着绿色塑胶的小操场,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在,办学条件好了,家长对教育空前重视。”布楞沟小学校长马春山说。
在布楞沟村采访时,记者遇到的许多村民都没上过几天学。马春山是2002年调到这里任教的。去年,他做了一次调查摸底。这么多年来,他带过的学生,现在上初中的只有6名。唯一一名上高中的学生,还是那年从一年级转到新疆去的,如今在那边上高三。
因为穷,很多东乡人曾经不愿让孩子上学,认为那样家里就少了劳动力。
在31岁的马达吾德的记忆中,他上小学3年级时,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就回家帮父母干活了。
当年,马阿力木没有上学的原因也是穷。在他的记忆中,家里一直在跟贫穷做斗争。他11岁时,父亲就因病早逝。他的弟弟还是智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支撑。
也有师资缺乏,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马春山刚到布楞沟小学时,这里只有一、二年级,学校也只有一名老师。3年后,开设了三年级,但老师还是只有他们两人。
一直到2012年底,学校虽然有了4名老师,可教室仍然只有3间简易平房。两个年级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老师讲课不得不实行复式教学。
治贫先重教,再苦不能苦教育。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优先任务,是减贫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举。2014年春天,在村子西头,削山平地新建的布楞沟小学拔地而起。
“现在,孩子们一个年级一个班,互相不打扰了,他们上课专心多了,明显进步了。”陈秀芳老师说。2012年,她到布楞沟小学时,带的是一、二年级,给一年级上课时,二年级在一旁听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上课,也有电脑了。孩子们不但能接触到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教学也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了。上学期给二年级带语文课时,陈秀芳运用光盘,对白居易的古诗《草》辅助讲解。“这加深了孩子们的理解,明显感到,他们学习兴趣浓厚了。”陈秀芳说。
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惠及到了这所山村小学。在临夏州,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实行义务教育。不但学费全免,鸡蛋、馍馍、稀饭和牛奶……布楞沟村的孩子们,和其他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一样,每天都能在教室里吃到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
只有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才会成长为农村的希望。去年下半年,布楞沟小学还前所未有地开设了幼儿班。村里4岁到6岁的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学前教育了。
操场上,篮球架、乒乓球台一应俱全。校园里,淘气堡、摇摇乐、滑滑梯、跷跷板,以前从未见过的活动器材,打开了孩子们的天空。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来学校。“每天天一亮,孙子马鹏就把书包背上,要上学。”马占海对记者说。
这位曾经担任过20多年村支书的老人,3个儿子没有一个上过学。现在,却将4个孙子全部送到了布楞沟小学。
“没有文化,到外地去,连厕所都分不清,村里很多人干活只能靠苦力。我们全村351口人,只有两个凭技术打工的。”马占海感慨地说。
“我一定要让孩子好好上学,没文化,啥都干不成。”虽然自己没上过一天学,两个孩子最大的才3岁,可马阿力木已经提前规划起孩子上学的事。
村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转变,让马春山有点“吃惊”。时不时的,他们就会来学校,咨询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和其他老师也经常会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这在以前,想都别想。”马春山说。
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脱贫梦,“扶贫更要扶智”的观念在布楞沟日益深入人心。现在,布楞沟小学的学生有46名,比2012年增加了18名。
融合推进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铺就精准扶贫“滴灌管道”
旱魃肆虐,可布楞沟村飞绿吐翠。一株株幼小的云杉、油松、刺槐、红沙柳迎风摇曳,随着山势逶迤绵延。
将生命色彩带给这片荒芜贫瘠之地的,是一个个帮扶干部职工。今年春天,上千名干部职工来到布楞沟,摆开阵势,共洒汗水,持续栽树一周时间。他们中,有来布楞沟村双联的临夏州委办公室干部,有双联单位的东乡县民政局干部,有来帮扶的临夏州移动公司员工……
一项事业众人干。众人播绿的场景,恰似布楞沟村打响扶贫大战役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初,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一上任,便来到布楞沟村,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商办法、谋富路。他说,要把习总书记的关怀转化为脱贫的动力,率先通过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使布楞沟流域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的示范样板,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临夏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扶持政策的措施办法,明确精准脱贫的思路目标、着力重点和工作举措,制定落实全省“1+17”扶贫政策的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编制到乡、到村、到户的项目清单。动员全州各级党政组织在精准扶贫中履职尽责、社会各界在精准扶贫中贡献力量、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中精准脱贫,进而凝聚起全州上下聚精会神抓扶贫、一心一意脱贫困的强大合力。
为了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增加增收技能和培育致富项目,东乡县推行了“菜单式扶贫”,让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项目,查询相关补贴政策。针对列明的17项扶贫项目,精准扶贫——从贫困户暖棚圈舍改造补助到中药材种植补助,再到放养鸡培训,每一项都列明了补助标准和扶持内容。村民们可以自选,就像点菜,政府每户最高补助1万元。延伸羊产业链,打响“东乡手抓”羊肉品牌,东乡县还规定,凡是在省外开设“东乡手抓”店的,可一次性获得2万元的补贴资金或贷款贴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端起“金饭碗”,东乡县扶贫、职教部门与驾校等社会团体,联合对布楞沟村贫困农户开展培训。现在,布楞沟村村民马文斌正忙着在东乡县一所驾校学习驾驶技术,学费由政府补贴3000元,自己掏1200元。“等拿到驾照,我想贷款买辆微型货车,跑运输,估计一年能挣三四万元,比现在打工肯定强多了。”谈及未来,马文斌眼中充满了无限憧憬。
自打参加了县畜牧局组织的培训后,马达吾德现在对养殖技术着了迷。到张掖甘州区的考察,让他明白了,养羊的品种至关重要。“萨福克羊、陶赛特羊,比我们现在的小尾寒羊出栏时间短,还容易长膘。一只大羊,最少多七八斤肉。”这些听起来都有些拗口的外国种羊名称,他不经意间就很顺溜地说出了。
持之以恒地推动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在精准扶贫上下工夫。为了铺就精准扶贫的“滴灌管道”,临夏州和东乡县整合驻村帮扶力量,将“最宝贵的干部资源”配置到最贫困的地方,立体化、多元化地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带来特殊的帮助。
从前年开始,高山乡人大主席马永奎兼任布楞沟村第一书记。他和乡残联理事长李文海以及其他两名驻村帮扶队成员,成了布楞沟村的“编外村民”。走东家、看西家,听民意、解民忧,他们和群众心融在一起、劲儿使在一处,改进了作风、收获了成长。
“省里要求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我们乡镇干部现在几乎全在抓精准扶贫,只有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才能找出解决扶贫攻坚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李文海说。
扶贫,扶出了志气,扶出了信心,夯实了人心。靠着这股精、气、神,布楞沟走出了贫穷,走向了脱贫致富的幸福道路。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总书记斩钉截铁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决心。在这个史诗般的历程中,布楞沟,如同宏大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奏出了自己的华彩。布楞沟的扶贫精神,布楞沟的脱贫经验,对整个东乡县的精准扶贫,对临夏州乃至我们全省的精准扶贫,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如今,“干部全力帮扶、社会无私相助、村民自立自强”的扶贫精神,已经走出布楞沟,走出东乡县,激励着临夏州各族人民,在走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通讯员马忠华摄)
记者 马克利 宋振峰 邹海林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