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开发史上一座丰碑——定西市“三西”扶贫开发纪实

21.09.2015  09:02

  原标题:中国扶贫开发史上一座丰碑——定西市“三西”扶贫开发纪实

  记者 宋振峰

  30多年前,顶着一个巨大的问号,定西,这个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在国家的扶持下,大力开展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30多年后,这个问号变成了一个惊叹号——定西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下降到2014年底的63万,贫困面从78%下降到23.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105元提高到4600元。

  弹指一挥间,定西实现了一个似乎不可企及的梦想——1999年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如今,定西正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迈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定西市扶贫开发走过了以解决基本生存为主要任务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发展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开发式扶贫、以解决基本温饱为主要任务的攻坚式扶贫、以发展富民产业为主要任务的综合式扶贫、以建成全面小康为主要任务的精准式扶贫,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地区脱贫致富之路。

  定西,在甘肃乃至共和国的扶贫开发史上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定西人民大力发扬“三苦”精神,破解了“贫困”这一历史难题

  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区,年降水量三四百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三成。

  旱魃为虐的严酷自然条件,使得这里“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翻开地方志,“草根树皮掘食净尽”“人相食”“十室九空”“积尸梗道”的记载触目惊心。

  新中国成立后,举世瞩目的“三西”农业建设,使定西进入了扶贫开发的历史新阶段,也拉开了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帷幕。

  定西穷,定西苦,苦根是干旱缺水和靠天吃饭。定西人民以苦治苦,探索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即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兴建水利工程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干旱地区以梯田建设发展旱作农业,“水旱不通”地区则开展劳动力转移或移民搬迁。

  2015年8月6日,引洮供水工程,这一甘肃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宣告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定西人民翘首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终于梦想成真。

  修水窖也是在走水路。世界上没有哪一片地方,有如此多的水窖。为了找到治旱之水,定西在1995年创造出集雨抗旱的“绝招”——组织实施了“121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水窖32万眼,有效解决了干旱山区的人畜饮水困难。

  不仅仅是为突破“水”的瓶颈不懈奋斗着。定西始终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来抓,修梯田、打水窖、栽树木……通过一个个建设项目,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山顶造林种草戴帽子、山腰修造梯田系带子,沟底打坝穿靴子”。定西市借助这一流域治理模式,将70%以上“跑土跑水跑肥”的山坡地,修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退耕还林37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2%。

  行路难、用电难、住房难……面对这一道道难题,定西市多方筹措资金加以解决。如今,全市99%的乡镇通柏油路、67%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行政村和86%的自然村通动力电,实施整村推进项目881个,易地扶贫搬迁3.2万户16.2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3.5万户。

  在定西,贫困农户80%以上是因病、因学致贫返贫。面对这一令人痛心的数据,定西市把发展教育医疗作为扶贫开发的关键来抓,“两基”工作于2011年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以上。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60%的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90%的乡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100%的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全市农村低保保障面达19%,新农合参合率达97%,重特大疾病救助实现全覆盖,因病、因学等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在定西人民向贫困宣战的征程中,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群众,从繁华都市到边远乡村,全国社会各界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私地献出爱心,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大家庭扶贫济困的动人乐章。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顺应规律、突出特色,定西坚持不懈培育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依靠“三苦”精神,定西改善了山、水、林、田、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老百姓也基本上吃饱了肚子。

  但是仅靠苦干,还难以摆脱贫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定西市逐渐把过去单纯抓粮的精力,集中用于开发有市场比较优势的资源上,使全市经济结构由过去围绕抗旱保粮的适应性调整,转向围绕市场开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调整。

  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定西以“三个顺应、三个遵循”为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洋芋、中药材、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从旱塬破土而出。

  今天的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05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受土豆产业发展的启示,定西的中药材产业正在后来居上。连续7年,定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除此之外,定西还将草食畜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首位产业,坚持以羊产业为主导,大力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发展,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推进。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全市年均实施400万亩,亩均增产30%左右,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整合市县培训资源,加大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培训输转,近10年年均输转64万人次,年人均劳务收入1.2万元。

  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创造了定西农民脱贫增收的奇迹。定西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产业化格局和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的历史性转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优势特色产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定西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迈上了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从缺衣少食到基本解决温饱,从群众被动脱贫到主动要求致富,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定西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但是,定西仍然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截至目前,全市仍有869个贫困村63万贫困人口,贫困面23.6%;2013年,定西市小康实现程度只有60.7%,比全省低7.9个百分点;

  贫困不除,奋斗不止。

  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全省“1+17”精准扶贫方案,定西市紧盯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两步走”节点目标,紧紧抓住中央继续支持“三西”扶贫开发的机遇,不断拓宽扶贫视野,创新扶贫理念,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科学发展的路子。

  同时,定西建立市县领导包抓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组建市、县区精准扶贫办公室和乡镇扶贫工作站及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现场推进会、蹲点调研督查等,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紧扣对象精准,规范建档立卡,让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浮出水面”。7月底,定西市2014年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共识别贫困人口15.17万户63.16万人,贫困面23.6%,其中因学致贫占19.8%、缺技术致贫占16.8%、因病致贫占16.7%、缺资金致贫占20.6%、缺劳力等其他因素致贫占26.1%。

  按照不同制约因素和因灾、因病、因学等不同致贫原因,定西市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逐村逐户制定了需求清单、帮扶措施和完成时限,建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台账”,全面实行挂图作战。

  紧扣内容精准,注重项目带动。定西紧紧抓住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核心任务,集中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努力夯实精准脱贫基础。

  “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定西市在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的同时,全面落实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了贫困村市县领导包抓全覆盖。同时,他们在各乡镇成立扶贫工作站,每个乡镇配备了10~15名工作人员,在869个重点贫困村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起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党支部、村委会“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工作新格局。

  牢牢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逐级严格落实承担的扶贫责任,对照群众所思所盼制定务实的扶贫举措,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群众满意的扶贫成果。以精准扶贫为模式的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在定西开展得如火如荼。

  新的希望,正在定西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