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

13.10.2015  12:2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全市《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制定的“1+17”、“1+16+5”精准扶贫方案等文件精神,强化金融扶贫,定西市狠抓互助资金项目落实,今年共筹集资金11746.83万元,于9月底实现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村达1058个,资金总规模达2160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869个,资金总规模17772万元。

    高标准严要求安排部署。为加快推进全市贫困村互助金项目实施进度,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2015年力争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并将其作为落实《定西市关于财政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精准扶贫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放大财政扶贫资金效应,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有想法、缺资金”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创新互助资金运作模式,并制定下发了《定西市贫困村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实施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帮助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将财政投入的互助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存入合作银行专户作为担保金,以5~10倍的放大倍数取得银行授信,以最大限度撬动金融信贷资金,实现互助资金扶贫效益最大化。

    高质量按时限完成任务。2015年,全市在利用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3104万元安排151个村(其中新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村148个)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的基础上,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协调各县区整合贴息资金、结余资金、银行存款利息、滞留资金等2772.83万元,安排15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剩余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由各县区财政筹资安排。全市七县区财政共筹集资金5850万元,安排2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其中安定区财政筹集资金1280万元,安排64个村;漳县财政筹集资金295万元,新安排9个村,并对以前安排不足20万元的村进行补齐;通渭县财政筹集资金955万元,新安排31个村,并对以前安排不足20万元的村进行补齐;临洮县财政筹集资金1240万元,安排62个村;岷县财政筹集资金1180万元,新安排59个村,另调整合并实施3个村;陇西县财政筹集资金500万元,安排25个村;渭源县财政筹集资金400万元,安排20个村,并先后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同时,各县区按照《定西市贫困村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和定西农村商业银行、甘肃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银行协商合作,实施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截止目前,安定区、漳县、通渭县已完成制定《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实施方案》,临洮县、岷县、陇西县、渭源县正在积极制定中,全市互助资金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高起点全方位加强监管。一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市委农工部、扶贫办借助全市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培训班和全市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培训班等进行互助资金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互助资金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优势、工作成效、运行管理、倍增计划等,并要求互助资金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掌握《甘肃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管理细则》、《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体系建设方案》和《定西市贫困村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资料内容。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互助资金培训班149期5042人次。二是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互助资金运行。市委农工部、扶贫办、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对互助资金运行情况总体把控,进行月度统计、分析,及时排查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市财政局、市委农工部、扶贫办、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对全市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督查,督促各县区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体系建设方案》和互助资金主要工作流程进行互助资金监管。同时,将互助资金工作纳入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杨菊萍)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