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构筑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06.02.2015  12:24

  市“两会”正在召开。在本报针对小范围读者群做的“2015年,你最关注兰州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反腐败与作风建设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2014年,中纪委频频“打虎拍蝇”,其力度之大也引发了全国人民对纪检监察部门一举一动的关注。作为地方纪委,尤其类似于兰州这样省会城市的纪检监察部门,在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市相关精神及从严执纪方面,又有哪些作为和创新举措呢?在此次召开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于作风建设又有哪些新期盼?

  交叉暗访新常态

  近百名监督员一年“行动”900多次

  “又快到春节了,我们又该忙起来了。尤其是针对重要节点的暗访工作,这次我们不知道又被派到哪个县区去。”1月底的一天,城关区纪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在与记者闲聊时说。“忙起来了”,“派到哪个县区去”……这些带有深刻含义的字眼立即勾起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2014年2月,兰州市纪委通报12起违反作风纪律规定典型问题;2014年9月,兰州市纪委通报9起典型案例;2014年12月,兰州市纪委通报5起典型问题……

  “今年在报纸上看到最多的关于市纪委的新闻,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的问题通报。每一起案例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姓名、职务、因何被通报清清楚楚,想遮都遮不住,而且看时间节点,多与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庆有关系。这些通报的事由里,有很多都是公款吃喝和违规宴请的,可见市纪委在暗访这一块儿下了大功夫。”市政协委员王团结说。

  的确,暗访在2014年的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工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而暗访的常态化也逐渐开始对我市“四风”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外部监督的作用。“我们过去也有暗访,但那时是运动式的,而且暗访之前会发通知,通知里虽然不会写明哪天去暗访,但是会规定一定的时间段,这实际上是让被暗访的单位有准备的时间。现在,不打招呼直接去是固定工作常态,而且我们也抽调了几个县区的纪检力量,还聘请了监督员,组成了全市层面的多个暗访组,然后一个电话通知,就要求暗访组开始进行交叉暗访。例如,我们通知城关区的去榆中暗访,通知安宁区的到城关来暗访,而且暗访结果一天一汇报,还有相关的保密制度。这些,就是保证暗访工作能查到最真实的情况。”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李俊杰介绍说。

  除了暗访的常态化,暗访的专业化是另一个新变化。2014年9月,市纪委向公众通报“中秋”、“国庆”重要节点督查情况,其中五大主要问题之一的“账务管理不规范”相关通报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具体内容如下:“有的单位对”三公“经费的监管措施不具体、监督不到位、监管滞后。有的单位虽然有其业务特殊性,但对公务接待、停车费、误餐补贴报销的控制把关不严,存在费用较大、次数较多等问题。有的特殊行业和国有企业发放劳保随意性大,发放规定不具体,发放时间不固定,发放形式不规范。有的单位对专项经费支出记账和凭证整理不及时,存在票据管理不规范、记账科目不准确等问题。如:榆中县和平镇在2014年3月31日购买了2400元的清洁用具,其购物清单上显示在同一商户购买,而其在报销凭证中出现了三个经营商户的发票。

  “看完这个通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纪委查账查得真专业。”会计师出身的市人大代表瞿金叶感慨道。其实,这是因为纪委在暗访或进行专业性排查时,带上了更加专业的“帮手”。“类似于查账这类比较专业的暗访,或者要到某个酒店或娱乐性场所查哪些干部有没有相关的违规行为,我们会邀请财政、审计、国税、地税等专业部门的同志跟我们一起去查,哪个账目上有猫腻儿,这些专业人员的‘火眼金睛’会帮我们分辨出来。”李俊杰解释说。

  据了解,2014年,市纪委通过半年督查、年底考核、约谈督导、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全市各级执行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保证政令畅通。整合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力量,聘请近百名监督员,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900多次。这些监督检查以及暗访,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启用监督新模式

  派驻11个综合纪工委实现“扫描”全覆盖

  2014年3月,兰州市交通局原局长颜承鲁因犯贪污罪一审被兰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后上诉,省高院以颜承鲁受贿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原审定罪处刑及适用法律均正确,审判程序合法,终审裁定维持原判。与此同时,原兰州市物价局局长杜明飞一审因犯受贿罪被兰州中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后上诉一案亦被省高院终审驳回。至此,兰州市交通局原局长受贿案终审定案。

  “交通局的案子出来之后,我们就对纪检监察系统的自身建设和机构设置开始反思。过去吧,好多单位有纪检组长,但是有的纪检组长不仅管着自己的事儿,还分管人事、办公室等其他事物,他所在的单位出了事,他自己需要行使监督权,但他自己同时也是被监督的对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你让纪检组长怎么发挥作用?”李俊杰说。结合中纪委提出的“三转”要求,市纪委开始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回归主责主业。2014年,市纪委监察局继续保留和参与议事协调机构10个,撤销和不再参与114个,精简率92%;县区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643个压减到79个,精减率88%。

  与此同时,市纪委还继续探索“全覆盖”新途径,拓展监督范围。在不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点派驻、面派出、全覆盖”的思路,分别在类型相近、业务相关的市直部门单位集中设立了11个综合派出纪工委,并实行人员统一选配、工作统一安排、后勤统一保障,专司纪检监察之职的工作模式,加强了对片内部门的巡查监督,各县区也结合实际积极推行综合派出纪工委制度。中央纪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俞贵麟来兰调研期间还对兰州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向记者进一步说明综合纪工委的作用和职能,李俊杰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是各个单位的纪检组长进行监督,现在我们把口子相近的几个部门合起来成立一个纪工委来管。比如农口,农委、林业局、水务局几个部门合起来,然后我们会抽调非农口的县级干部去担任他们的纪工委书记。如果口上哪个局出了事儿要处理,这个纪工委书记就召集除了出事单位之外的其他纪检组长开会进行商讨,商量处理结果。这样做,既是避嫌,也是堵死一些人找熟人、找门路的习惯做法。

  “从近一年的运行情况看,这样的制度创新改变了过去派驻纪检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实现了监督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分离,加大了对市直单位的监督力度。”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说。一组数据也从侧面显示了制度创新下的纪检部门高效运行带来的丰硕成果:201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4202件,属于职责范围2097件,同比净增长142.1%;初核违纪线索739件,同比增长57.9%;立案查处252件,同比增长20%;处分270人。市纪委受理举报955件,占全市的45.5%,初核违纪线索122件,立案查处59件,处分67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2人。

  预防先行新途径

  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两手抓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但在腐败发生之前,机制建设和预防体系的构建则显得格外重要。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体系,就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要承担监督责任。因此,在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中,坚决落实好“两个主体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和纪委都要有相应的作为。党委是‘一把手’负总责,带领班子自我负责,纪委则要继续承担监督责任。这样,就是让各级党委主动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而不是过去的单靠外部监督力量来敦促。”李俊杰解释说。

  据悉,从2014年年初开始,市委就开始切实落实“3783”主体责任体系,常委会先后18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制度措施,督促全市各级党委完善配套制度。与此同时,市纪委积极协助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向市委提出合理工作建议,切实强化对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检查督导和宣讲约谈,完善组织领导、压力传导、督导检查、考核评价机制,细化量化落实主体责任的考核体系,严格按照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考核。出台了《县区纪委书记和市级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述作风实施办法》等22项制度并严格执行,推动了监督责任的落实。

  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点的建设,我市下了很大的功夫。2014年,43个部门的331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了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发黄牌警示34件、红牌警示13件并责令整改问责。而廉政风险防控点的建设,则建立于电子监察的平台之上。“哪些该做,哪些坚决不能做,哪些容易违规,哪些是‘雷区’,我们将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一一标明。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公职人员行使权力时明白权力的临界点在哪里,千万不能越过去。”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目前我市借鉴了青岛等兄弟城市的经验,正在一些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进行试点。

  “我们不是要建立法治政府么?我希望2015年,兰州市职能部门的反腐败工作和作风建设也应该按照这个轨迹来,在制度层面和公权力约束机制上多下功夫,特别是要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梳理行政机关内部职权依据和运行流程,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制度防控。”来自城关团的市人大代表颜芝对于新一年的作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015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和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力度,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和省市委作风纪律各项规定的问题。特别是要从严从重查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仍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的行为,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切实改进作风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是要狠抓‘小金库’治理,发现问题一律先免后查,严肃处理。县区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关则要狠抓基层干部作风执纪监督,聚焦人民群众利益关切,紧盯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城乡征地拆迁、农村‘三资’管理等‘十九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整治行动;我市将继续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完善配套制度和各项保障措施,进一步构筑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把权力关进‘笼子’,为兰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张建平说。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