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方式 围绕重点目标 履行法律责任---西固区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15.06.2016  20:46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事关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让人民群众共享优质的法律服务始终是西固司法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近年来,西固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服务民生、保障民权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专业性、公益性、便民性”的原则,依托建立的基层组织阵地,初步形成了全组织网络化、资源一体化、服务标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保证了各类法律服务资源重心下沉到基层,作用发挥在一线。特别是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着力点,把最优质的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西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拓宽渠道普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西固区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做到普法工作“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规划到位、队伍建设到位、监督考核到位,形成条块结合、层层推进、逐项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通过执法规范、精准普法、组团法律服务的“三大举措”,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特色品牌,解决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长远性、基础性、机制性问题,推进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从治标的专项治理到治本的法治文化培育的转变、从突击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到常态化的普法依法服务,努力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在落实“六五”普法规划过程中,瞄准“三大重点”,即重分类、重渠道、重机制,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构建“六支队伍”,即政府普法队伍、普法宣讲团、执法宣传队伍、企事业普法骨干队伍、学校法治辅导员队伍和各村(社区)特色法治宣传队伍,实现网格化全覆盖的普法宣传体系。问卷显示,群众对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满意度达94.5%。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和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建设为重点,如期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普法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据不完全统计,“六五”普法期间,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时段,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大型上街宣传教育活动近百场次,出动人员近万人次,出动车辆3000多台次;向群众散发宣传材料20万余份,印制发放《宪法》、《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居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书籍近2万本,发放问卷调查4000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近30万人;设立法律名言警示墙、普法宣传长廊,制作各类展板、横幅2000余个;开展各类法治讲座300余场,播放法治专题光碟100余期,组织法治文艺演出30余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全面夯实了法治教育的基础。

  今年,西固区在继承发扬“六五”普法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规划,抓好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扎实推进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开拓“七五”普法新局面。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立足“互联网+”新思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公益普法空间。借助“互联网+”新形态以及网站、手机等新型媒体,以主题日宣传为核心,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延伸法治宣传触角,打造普法新平台。依托微信、微博、qq,向不同对象发送法治信息。利用电视、楼宇屏幕等媒介传播法治理念,使法治宣传多样化、生活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培训基地等阵地,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打造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让群众接受法治熏陶,强化法治理念。

  特色创新创建“12348”组团法律服务

  西固区在工作中找亮点、抓突破。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创建“12348”组团法律服务。由区维权枢纽中心、乡镇(街道)维权站、村(社区)维权点三级便民法律服务平台组成,以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法律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户,脚不离村”就能享受到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13个乡镇(街道)组团法律服务维权站,102个村(社区)组团法律服务维权点着力为群众提供全覆盖的基层法律服务。通过深化拓展“12348”组团法律服务,实现组团法律服务工作从被动坐等转变为走出去服务;从领导评价转变为让群众评判;从我们选择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选择我们的“三个转变”。落实从群众工作中体现司法为民;从法律服务中体现公平正义;从法律保障中体现人民安居乐业的“三个体现”。坚持在一线中提高能力素质;在实干中提高办案质量;在群众的急需急盼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的“三个提高”,全力打造西固为民服务的法律名片。依托区三维数字管理中心,精心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实行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所有案件通过平台在网上公示,三维数字管理中心回访监督,对组团法律服务满意度作出反馈,提高法律服务人员服务群众、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能力,切实推进组团法律服务工作有序运行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组团法律服务自2013年11月启动以来,受理案件总数为19511件,累计办结18945件,其中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223件。

  同时,针对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不便等问题,为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的“一站式优质法律服务”,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划拨400余平米建立西固区法律服务中心和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是一个集法律援助、公证、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通过完善的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从“有事找政府”向“有事找法律”转变,引导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实现司法行政工作效能的最大化。社区矫正监管中心集监管、教育、帮扶为一体,设立监控管理室、信息采集室、心理矫治室、档案资料室、教育培训室。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实时监控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社区矫正执法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调解优先破解基层社会矛盾难题

  范某因感情不和与张某解除了婚姻关系,离婚后范某要求迁出户口,其前婆婆一直从中阻挠,致使范某离异一年多户口不能迁出。陈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受理此案后,认真分析案情,积极联系对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协调,对方答应为范某提供户口本。但在范某按约定上门取时,其前婆婆又提出要范某拿一万元的户口迁出费,矛盾瞬间升级,双方唇枪舌战。为及时化解纠纷,调委会工作人员与辖区派出所及时联系沟通,启动“公调联动”机制进行了调解,对范某的前婆婆进行了劝诫,后由村委会出具证明,派出所审查材料为范某成功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有效预防了群体性事件和信访事件的发生。

  西固区灵活运用“调解优先”这一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大力推进基层调解网络建设,不断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加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加快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完善乡镇(街道)、村(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的同时,还依托职能部门,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劳动纠纷和物业纠纷等领域建立行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调解专业化水平。目前,全区已建各类调解组织137个,人民调解员987人,建成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6家,实现了区、乡街、村居三级调解组织全覆盖,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小纠纷不出组(居民楼院),较大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

  在区法院、福利路法庭、陈官营法庭和新城法庭建立诉前调解室,有效促进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相互衔接、有机融合。今年以来,仅诉前调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件。借助一系列大调解平台体系,通过采取调委会行政调解、公调、检调联动调解、法庭诉前调解等行之有效的调解方式,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74件,调解1374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1366件,调解成功率达99.4%以上。

  围绕中心积极配合完成重大项目征拆任务

  西固区司法局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完成兰州国际港务区、东川铁路货运中心等项目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解和法治宣传任务。选派优秀调解员采取驻村工作的办法,对大规模征拆诱发出的大量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土地权属划分等矛盾纠纷,依法引导,分层次有步骤的进行排查化解,做到了拆迁进行到哪里,矛盾化解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新城镇拆迁中,受理咨询500余次,调解纠纷210件,达成书面调解协议130余件;西新线五零四厂十字立交桥项目征地拆迁中,受理咨询10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12起,调解纠纷30余件。

  新城镇司法所针对涉及兰州国际港务区

  征拆的下川、园艺、新联三个村矛盾纠纷集中爆发的态势,采取“咨询先行,明确权益;分户包抓,一线化解;发挥合力,联动调解;及时引导,依法化解”的有效措施,及时化解了大部分因征拆引起的矛盾纠纷。下川村一拆迁户户主为某监狱服刑人员,不能亲自来办理征拆协议的签订、房屋领取、资金兑付等相关事宜,其妻为此事非常着急,担心影响及时选房、资金兑付、装修入住。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工作非常繁忙之际,组织人员赶赴几百里外的监狱,在监区对户主进行会见,向其讲解作为户主在征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为其免费办理现场见证委托,既保证了服刑人员的合法财产权益,又为其家属解决了实际困难。

  主动参与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2015年12月,四季青司法所接待了几位外地来兰的农民工,据他们所讲8月在西固一家企业干工程,10月份工程完工,承担该工程的施工方答应给的十万元工钱却迟迟没给,经多次讨要未果,包工头也失去联系,年关将至,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无法拿到手,没钱回家过年,无奈之下,农民工求助于司法所,希望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讨回工钱。司法所了解情况后,及时向法院申请立案,冒着严寒多次去施工单位了解情况,联系承包方和包工头协商此事。由于包工头故意拖延,避而不见,工钱迟迟无法落实。工作人员只好多次说明事由,讲明法律。2016年1月份,由发包单位出面,找到承包方和包工头,历经周折,终于要回了十一位农民工的工钱十余万元,拿到工钱的农民工非常高兴,万分激动,没想到他们的工钱一分不少的要回来了,朴实的农民工一个劲说着谢谢,还送来写着“讨薪维权持正义,为民务实见真情”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西固区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社会提供的法律服务,使矛盾纠纷及时纳入法律渠道解决,可以有效防止利益冲突的激化。充分发挥律师在信访维稳工作中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区上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设立专门的政策法律咨询组,指派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接访、化解纠纷,向群众及包抓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全力支持信访维稳工作。每周二指派律师在区信访大厅值班,今年以来,协助办结各类信访案件30余件。组织调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服务,扩大服务内容,对邻里纠纷、抚养关系、物权纠纷、债权纠纷,农民工工资、生活困难救助等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如在雅馨小区物业纠纷中,积极做好小区业主与物业的协调与沟通,发放《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起到超前预防矛盾纠纷,超前化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保障民生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和公证服务质量

  西固区法律援助中心以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和加强质量管理为抓手,不断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把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作为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12348”组团法律服务工作,全力打造“一刻钟法律服务圈”,突出服务质量,扩大法律援助受援范围,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强化质量建设,推进规范办理,把办案质量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健全案件审批制度,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和办案经验交流,开展案件质量评估,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坚持精准发力,服务重点人群。为及时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领域纠纷,保障困难人群合法权益,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精准性,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针对特殊人群提供专项服务,切实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7.2%。其中: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32人次,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86人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13人次,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48人次。

  西固区天一公证处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等事项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监督保障职能作用,为发展保驾护航。公证处建立网站、网上办证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方便群众咨询和办理公证业务。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公证咨询室,开展办证回访制度和小额继承业务,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事务。今年以来,办结各类公证事项1192余件。其中:国内公证971件,涉外公证221件。共接待各类当事人264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2640多次,代写和修改法律文书608余份。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