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牵引支撑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十二五”科技创新巡礼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围绕“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坚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区域战略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发展空间增添新动力。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甘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9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011—2014年,甘肃省投入财政科技经费36.27亿元,实施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608项,围绕新能源及设备、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动植物高产高效养殖种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人口健康及新药创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集成、民用核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关键技术10个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166项,投入经费3.15亿元,支持强度189.79万元/项,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累计达到341亿元,2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0多项,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近1000项。全省R&D经费投入从2011年的48.5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6.9亿元,年均增长16.58%。涌现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等一批获得国家奖励的自主创新成果。近年来,研制出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首台宇航员地面训练模拟试验舱、首个航天电离子推进系统、首台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等创新产品。
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
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有效对接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度和配置能力,建立健全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创新体系。通过打造区域改革创新平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培育和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创新平台逐步完善,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培育工程,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技术路线图,助力创新型骨干企业加强技术集成、产品创新,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后补助”“后奖励”和风险投资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61.6%。到2015年底,省内各类研发平台达到575个,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16个、中试基地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8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3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3个。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耦合度从19.2%增长到33.5%。
科技惠民进程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我省进入了国家首批14个科技惠民计划试点省行列,组织实施兰州市城关区数字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示范、重离子治疗肿瘤技术等重大科技民生项目。积极探索科技支撑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整合1亿元资金,在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组织实施“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项目,在基层示范应用了一批综合集成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培育了40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团队和创业链,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34个、科技特派员产业链4个,近万名科技特派员遍布86个县(市、区)。通过“千项技术惠民”行动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在高原夏菜尾菜、食品安全等民生方面加大科技立项攻关,建立了一批民生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发展了一批民生科技新兴产业。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科技奖励制度、人才评价等重点领域改革。建立了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科技计划管理方式,项目承担方式上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项目立项和验收上以完成“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培育工程为重点任务,加大项目支持强度。突出科技奖励导向作用,修订科学技术奖评审细则,增加专利奖、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和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更加突出参评项目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设立省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对计划内项目全部取消鉴定,全面推行以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产出、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等作为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突出科研能力、创新成果等指标,淡化将论文和职称晋升挂钩评价人才的做法。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率先在西部地区开展了市级科技项目报告呈交工作。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完善
鼓励非公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业,以“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城”为载体,引导科技型非公企业集群发展呈现了新局面。积极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9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40hm2,在孵科技型中小微企业97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1家,众创空间发展到61个,进入种子企业和团队近500家。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建设各类科技支行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设立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落户及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张掖入围全国首批创业创新基地试点城市。
知识产权战略成效突出
积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新增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制定出台《2014年甘肃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办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全省专利权的运用与推广。特别是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办法》,对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担保奖励、评估费补助等作出明确规定,极大促进了专利运用转化。2011—2014年,甘肃省专利申请受理量从5287件增长到12020件,年均增长35.57%,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0年的0.43件增长到2014年的1.26件,知识产权综合效能全面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优化
通过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等计划,培育了一批创新优势明显的人才群体,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设立“陇原企业杰出人才奖”、建立甘肃省企业人才库,促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2011—2014年全省R&D人员增幅为8.94%,2014年达到41135人,万人研发人员投入为10.5人年。向全省58个贫困县和2个片外县选派“三区”科技人员833名,培养本土科技人才120名。目前,我省各类专家达到4962人,其中两院院士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7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领军人才943人。
创新驱动试验突破进展
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向西开放通道的重要支点。科技部、甘肃省政府、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组建兰白试验区三方会商制度,将成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模板。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通过实施“三大计划”“五大工程”“十项创新改革举措”,形成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省政府设立20亿元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开放运行,重点支持兰白试验区建设发展。目前,甘肃银行、兰州银行、交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并挂牌运营,与8家创投机构达成合作共识,将分别在兰白试验区内发起设立总规模43亿元的子基金,已经为2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10.09亿元。
科技合作交流深层拓展
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科技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新能源、新装备、环保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生物制品等多方面与俄罗斯、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前端科技研发合作。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与中亚、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技术转移合作。甘肃牵头建设“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成立中国清真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1家机构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部省会商继续深化,省院、省校合作不断拓展,各地与国内院校、企业与院校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修订了《甘肃省专利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实施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批鼓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民生科技计划的意见》等方面的行业政策。通过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激发和增强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十二五”甘肃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平均水平以上。截至2014年,“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实现程度达到92.5%,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规划完成最好的。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窗口期、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力期、创新型甘肃的冲刺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加深。全省科技系统将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创新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突出协调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突出绿色发展,改善产业创新体系;突出开放发展,推进科技合作交流;突出共享发展,保障科技普惠民生,全面推动甘肃科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