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现状调查

18.12.2015  13:33

○编者按

  2015年,“全民阅读”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场不仅是安广厦、实仓廪,更需铸造饱满精神需求的强烈意愿浓缩在“全民阅读”里,在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有这样一群人倾囊而立书业。他们所创之业,被称作独立书店。如同其名,独立书店独立于传统图书业之外,烙印着店主的自我表达和情怀。2015年11月23日,本报以“理想净土挺不过房租压力”为题,报道了太原一家独立书店——龙诚书吧举步维艰的状况。市场化浪潮中,尽管有一些书店在朴素的草创中倒下,也有更多怀有梦想的人在坚守探索。记者以此为切入点,对独立书店最核心的“生存运营”进行调查,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国有图书企业的转型发展。我们力求通过对独立书店与国企书店的多层次呈现,探究全民阅读背景下,书店的生存发展之道。

  独立书店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别样文化印记,而其存在与发展依赖于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大众评价独立书店的特点为无所依附,人文关照,持之以恒。带着一份对独立书店该如何发展的思索,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独立书店,以求探索全民阅读背景下,独立书店的“破冰门道”。

一、独立书店:走在别样的路上

  A 80后的爱书理想产物:

  后舍间概念书店

  太原市学府街与坞城路交叉口,有间叫“后舍间”的书店,创办人是运城籍80后邢志康。11月30日20时,记者站在后舍间门口,透过橱窗柔和的灯光,看到一个身影在窗前看书,他就是邢志康,白天他在某单位工作,晚上就在书店。

  给书店找到特色定位很关键

  后舍间的店名是邢志康的原创,“后舍”在运城夏县的方言里是下午的意思,后舍间则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舒适阅读的休闲环境。书店有7层,邢志康的精心遍布每个角落,光装修就用了半年时间。

  后舍间吸引了山西大学以及周边学校学生的注意,不少大学生和高中生都喜欢来这儿,可以阅读,也可以买书喝咖啡,不乏背着书包来写作业的学生。因颇具风格,后舍间也吸引了媒体关注,有一段时间,邢志康因为媒体报道引发的效应有些凌乱。“一下子受到关注,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想合作。”邢志康说,这让他一度对书店充满超常热情。

  然而,热情平息后,邢志康陷入担忧,他奔波在太原的其他书店,一家家去看,一次次和负责人聊天,他想解决自己内心的疑问:我书店的特色是什么?什么是这里独一无二的符号?“我去过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的独立书店,基本上那些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美术沙龙,比如戏剧交流,所以,我感觉应该为书店寻找一个特色定位。”邢志康说。

  书店有了盈利才能有发展

  太原的独立书店不多,行业里一旦有了新面孔,大家会互相关注,而一旦有店撑不下去了,彼此也会鼓劲。邢志康与龙诚书吧创办人李剑是运城老乡,两人有过不少交流,李剑的困境也让邢志康心慌过,他也有笔不得不算的经济账。“书店一年的租金是40万,店里还有5个全职员工,以及其他兼职员工要开工资,目前店里卖书以及饮品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这些开支。”邢志康说,尽管房东是位好心人,看他精心装修书店却又恰逢修路,便给他免了半年的房租,但这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书店面临的收益问题。“哪怕是收支平衡,书店也就能继续运营了,但是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我目前也是在坚持。”邢志康的租房合同是5年,他说,5年是他对自己理想的一个规划,5年间回了本,找到一个好的发展方向,能够在太原再开几家后舍间。

  如今,不少有合作意向的人在和邢志康对接,在众多橄榄枝里,他选择了太原机场,“对方会免费提供场地,这就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我只要琢磨怎么去设计,怎么能盈利就可以。”有了助力,邢志康仍要面临怎么才能很好地运营书店,产生利润。

  B 60后对读书的坚守:

  山西人李岩的第二书房

  走访太原的几家独立书店,有的模式传统,靠教辅类书养活书店,有的则难以为继一度从街面上退到居民楼里,“生计”问题成为独立书店的最大困扰。然而,有这样一个在北京的山西人,他不但在老家临汾有自己的图书馆,还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开了分馆,他的社区图书馆办得有声有色,成为民营图书馆的一面旗帜,还以连锁图书馆的模式迅速发展。

  他叫李岩,第二书房的创办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面阅读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志在主旨发言中还专门表扬了第二书房。

  变卖公司在京创办社区图书馆

  李岩生于1966年,曾做过工程师、媒体记者、网站CEO。2013年,在卖了自己的公司休养生息两年后,他在北京高档社区橡树湾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社区图书馆“第二书房”。书房有260平方米,租金、装修、购书等一系列刚需让他投资了160多万元,李岩很明确,他要办的是以“亲子阅读和家庭教育”为核心的私人社区图书馆,定位“父母学堂、儿童书馆”。

  办图书馆是很难挣钱的事,开办之前,李岩多地走访,查阅了国内外几百万字的资料文献。“2003年,国家就出台了允许自然人开办图书馆的政策,当时我的经济能力有限,10年后,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了,就卖了公司实现理想。”李岩一家很喜欢读书,妻子刘称莲是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出版过畅销书;女儿李若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出过畅销书。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李岩开在社区的图书馆很快找到了生存空间,“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很喜欢这里,我和妻子在家庭教育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分享,家长因为对我们家庭教育经验的信任成为我们的会员。

  2013年6月,李岩的第二书房正式运营。

  一家民间图书馆的快速扩张

  李岩说,他创办第二书房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做了最正确的事。

  201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第二书房的第二家分馆在北京二环内的金中都公园开门迎客。“地方免费,购书经费是文委会提供,建设费政府也掏了,图书类别选取和运营是由我和团队来负责。”李岩说,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第二书房也开始了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两年间在全国有了十多家分馆。

  第二书房的顺利运作,离不开政府助力,也离不开李岩在运营上的独到之处。他丰富的从业经历使他在人脉积累上有别人难以具备的优势。“团队管理方面,选人要对行业有基本认知,整体素质要高,我们有培训,内部有馆长轮值制度,就是快速锻炼人才。”李岩说,他非常重视线上线下的整合,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办了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栏目,还策划出版了市场上很火爆的《它们:恐龙时代》。显然,第二书房是在打造一个以图书为核心的阅读生态系统,这样才会具备很强的生存发展能力。

  李岩说,现在全国包括山西的很多人也想加盟第二书房,但他劝退了不少人,“单纯想靠图书馆赚钱,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劝一些人要冷静。”李岩表示,作为山西人,当然希望为家乡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他一直在等待进入太原的最佳机会。

  ○延伸采访

  喧嚣城市中当阅读遇到咖啡

  如果抛给书虫们一个问题,你喜欢在书店看书,还是在咖啡馆看书?任何一个过于冰冷或者喧嚣的环境都不利于展开一次心灵之旅,于是,城市中,就出现了许多拥有阅读元素的咖啡馆,位于太原市双塔西街体育馆站的巨点公社就是其中一家。

  12月2日,记者第二次来到巨点公社,这里的营业时间为中午到晚间。巨点公社是一家以音乐、戏剧为特色的咖啡馆,这里的三层是荒岛图书馆,是太原第一家咖啡馆参与的公益图书活动。荒岛图书馆是《城市画报》线下分布在各城市社区的非盈利性公益图书馆,其中的书籍均由人们捐赠。巨点的负责人之一、80后小伙段毅告诉记者,来咖啡馆的多数人都是来看书的,一杯咖啡,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这里的书有2000多册,数量不多,但我们要求质量上乘。”段毅说,咖啡馆的主要人群是80后和学生,虽然处于赢利状态,但持续增长的速度明显放慢了。

  段毅说,最好的状态就是,一个咖啡馆能伴随一代人的成长,一个精致的图书馆能给予这代人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台湾“诚品”成都“方所”复合经营是立足之道

  诚品书店被很多有台湾情结的文艺青年视为台湾不可错过的“景点”,它也被CNN评为“全球最酷书店”。2015年11月29日,大陆首家诚品书店落户苏州。

  “诚品书店是一家民营书店,1989年在台北创办,现在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经营模式。苏州店总面积56000平方米,其中书店占了近15000平方米,有来自全球2000多家出版机构的中文书籍。在那儿,不会销售教辅教材,只专注为读者提供人文类书籍,里面甚至把台湾的衣食住行带到苏州。”太原书城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诚品的一个特色是“连锁而不复制”,在业内,不论是民营书店还是国企图书销售企业,都在关注诚品的发展模式,“当一些书店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一部分市场时,诚品只做品质销售,看似做书店,实则融合房地产模式。其理念是,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

  2011年,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毛继鸿与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人之一廖美立,在广州联合创立书店“方所”,这是一家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等混业经营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与其说是书店,更像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馆,涉及阅读、生活、艺术、设计、时尚等各个方面,主打美学产品,同时实现服装与书店的有机结合。

  3年后,方所第二家店落户成都:4000平方米,20万册书目,这样的规模是广州店的两倍,其迅速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书店。

  山西图书大厦总经理刘杰说:“业内普遍认为,不论是诚品还是方所,民办还是国办,复合经营是立足之道。

  在山西,一场“倡导全民阅读,将书店打造成热爱生活的人内心归属的地方”的工程正在展开,山西最大的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山西新华书店第一批打造的“美丽书店”已经验收。2015年12月5日,太原市民老王领着小孙子来到建设路新装修过的山西图书大厦,孙子在这里看绘本,老王翻翻杂志,爷孙俩的周末时光在这里度过。

二、国营书店:转型正在进行中

  A 新华书店:

  战火中“走来”的老企业

  新华书店,1937年4月22日在延安诞生,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全国各省市均有分布。在山西,新华书店有114家门店,隶属于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每周,太原市民老王都会带着小孙子来山西图书大厦看书,一是离家近,二是书店环境好,爷孙俩都能找到各自喜欢的读物。4个月前,山西图书大厦刚装修过,提供给读者们的阅读空间达到6300平方米。

  记忆里的老书店“改头换面

  12月7日,记者走进山西图书大厦。大厦一层有售卖社科图书、文化用品的区域,也有咖啡厅;二层包含了少儿读物、动漫周边等产品销售;三楼的文学艺术空间开设了少儿舞蹈、成人瑜伽等培训服务;四楼为科技图书展销区,是山西最大的科技图书汇聚地;五楼是教育中心,引进了网络课程教育和艺术培训。在大厦的不同楼层,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背着书包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落。

  事实上,不仅是山西图书大厦,在太原解放路的太原书城、外文书店,以及新华书店集团在其他街道的门店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复合经营,在读者眼里,老书店“整容”了,增加了新服务换了新环境。在业内人士眼里,传统文化企业已经迈出了转型步伐。“集团在2010年就提出,要洗脸、整容、美化。”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洗脸就是要把原先凌乱的门店装饰撤掉,整容就是全省的新华书店外部形象及内部管理要做到“六统一”,美化则是自2012年起,全省的新华书店开始建设美丽书店,到现在验收了15家。

  美丽书店建设已经不是新华书店的第一次转型了,早在1997年到2000年,新华书店将柜台式管理模式变成开放式的超市选书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近几年,图书市场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再次转变成为新华书店必须尝试的发展路子。

  做足线下体验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14年,在全国省域书业销售排行里,山西的省域书业销售位列第9,比上年前移1位,到达有史以来最高点。2015年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西举办,无疑为山西书业销售再度加码。

  省域书业销售排行也是行业发展的标尺,山西新华书店在发展中坚持发展主业,认真审视自己,“我们好多服务还未做到位,比如,我们对客户的了解没有细化,所以我们的门店要重点做增值服务,体验服务,细节服务。我们要根据受众不同,需求不同,进行分层设计。”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分层设计的理念在山西图书大厦的经营中得到很好的尝试。山西图书大厦总经理刘杰说,在复合经营的探索中,书店在民意调查方面下了工夫,“必须知道我们的读者有什么更具体的需求,我们才能进行分层设计,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刘杰举例说,民调显示,30岁到40岁的读者是需要一个有咖啡元素、带有图书推荐功能的场所,所以这个板块在图书大厦的新装修中得到体现。对青少年读者,图书大厦加强了和电台网媒的互动,以及自媒体推广。

  交谈中,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同时考虑城市文化建设,比如太原,新华书店网点严重不足,南内环以南缺少实体书店。”该负责人认为,即便是城市发展有一些客观局限,也可以在主观层面提倡阅读,引导全民阅读。

  B 李提摩太:

  大学校园里的阅读体验店

  在山西大学令德食堂负一层,有一家书店叫“李提摩太”,这是商务印书馆开在山西大学的一家阅读体验店。李提摩太是英国的一名传教士,1878年,他在山西从事赈灾活动时任《时报》主笔,开办山西大学堂。以“李提摩太”为阅读体验店命名,能感受到一份独特的用意。“李提摩太”店大约800平方米,2014年11月开始运营。走进这里,庄重大气的装修风格与现代书香巧妙结合,浓郁的书卷气弥漫其间。书店里有收费的餐饮区域,也有免费的阅读区,来自全国十几家出版社的6万多册书籍摆放在这里,包含了人文、社科、历史等多个领域的优质书籍,站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杯开水都浸透出知识的甜意。

  携手出版社共担全民阅读使命

  在“李提摩太”看书是免费的,哪怕坐到付费的区域也没有人驱赶,这里的服务员告诉记者:“来这里的大部分是学生和老师,对外办会员卡需要1000元,可以餐饮消费,也可以购买图书,而对学生,只要300元就可以办一张,用这张卡买书有一定的折扣。”一张会员卡折射出了书店对在校大学生的格外照顾。

  12月2日,记者见到了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总经理助理、李提摩太创办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武强。一家在校园里的阅读体验店,要受学生上下课以及寒暑假的课程制约,靠什么来盈利?“高等教育的青年应该站在阅读的最前列,所以,我们要提供一些条件来开发这个阅读群体。”武强过去一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对文字、书籍、阅读有着天然的感情,他说,国家提倡全民阅读,一是我们的阅读跟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二是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或者深入阅读,造成一定冲击,“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让阅读回归?阅读是社会责任,不仅是某个人的个人责任,也关乎到国家兴亡、社会稳定等因素。我个人觉得,国家和国家机构应该负担更重要的责任,应该站在最前列。

  在武强的概念里,一家书店所承载的阅读使命已经远不是卖几本书兜售几杯咖啡那样简单,“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的创办正是国家级出版社对阅读使命的天然承担,基于和山西大学有战略合作协议,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第一家大学体验店的设立找到了山西大学,由山西大学免费提供场地,商务印书出版社负责装修设计。

  李提摩太的创办,不仅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的支持,还得到了中国出版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的十几个出版社的支持,“他们把结账的周期放长,而这里能不断更新书籍作为展示,卖了就卖,卖不了就退回去。有这样的支持,‘李提摩太’可以轻装上阵。”武强说,一份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感,离不开来自于国家机构的支持。

  了解读者需求就会有吸引力

  尽管这种合作模式减少了“李提摩太”的很多压力,但武强希望,体验店能有更高层面的收获。“书店目前的效益也达不到多少,因为在学校,价格不能太高,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还真的没有想象得那么受欢迎和受关注。所以,这更需要有力的机构长期地做下去。我们现阶段想实现的是一个口碑的丰收,比如影响力。”武强说,读者需要一本参考书,市面上买不到,网上没有,但是在“李提摩太”可以定制,读者在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李提摩太”,这就是影响力。

  采访中,武强也提到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这种冲击加深了传统文化企业的深度思考。“我们为什么叫体验店,因为增加了网络中不能有的体验。从主体来讲,你怎么能让阅读成为一种需求?手机、平板电脑就实现了一种阅读需求,他有海量的信息,携带方便图文并茂,肯定会吸引一些人。你怎么刺激这种需求?”武强说,他认为现在的出版社还守在过去的模式里,大家背着沉甸甸的书,谁愿意背呢?但在日本和德国,专业书也做成口袋书,可以随时拿出来读,这就是碎片化阅读,“一是时间上的碎片化,一是内容上的碎片化,是不是可以从原始出版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一点,把他拆解开,做成上中下。也就是说,一定要知道客户的需求。

  武强说,“李提摩太”创办以来,吸引了很多国内重点高校的参观,但这样的模式是否就是成功的模式,还需要时间考验,“我们在合作协议中,就有这样一种共识,我们不是要大而全,而是要精,能代表你,目标更明确,并且要把这种服务坚持做下去。

  ○延伸采访

  网络书店为啥要开实体店

  近日,有消息传出,当当网要开1000家实体书店,这一消息从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的微博中已经得到证实。早在2014年,《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以消灭店面为商业模式的亚马逊要在纽约曼哈顿繁忙的第34街开一家实体店。实体店采用的是“迷你仓库”经营模式——产品库存不多,纽约市内可当日交付、退换、提取在线订购产品。

  知名电子商务公司,为什么要开设线下实体店呢?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我感觉亚马逊在用户消费数据方面还是很精细的,这可以让它很容易搞清楚哪些产品适合在网上卖,哪些需要在线下销售。再一个,无论亚马逊的线上客服多完善,实体店的某些体验是线上无法代替的。除了购物,消费者在实体店中也能够获得很好的社交和情感体验。

  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认为:“电商开店肯定会增大销售,但成本也会加大,更多的是作为形象店来展示。线上书店在读者黏性这方面比较薄弱,无法实现实体书店能承载的服务性和体验性,比如读书设备、书友会、凝结在读者身上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及产生的一切价值,他不容易把这些读者凝结起来。

  立法能推动全民阅读吗

  2015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开始在江苏省正式实施。湖北、深圳等省市全民阅读立法的工作进程也不断加快。

  在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潮流逐渐兴起之时,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说:“现在,全民阅读发展已进入到更高水平阶段,需要更全面系统规划,从法律层面进行设计,像江苏这样的省份,是由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有较好基础,全民阅读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李岩认为,全民阅读立法更广泛的意义在于,这将促进一切与全民阅读有关的活动,将政府解决全民阅读资源和公共设施方面不足的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促使政府担起应有的责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江苏省率先推出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积极探索出了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成功经验,将有力推动其他省市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为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本报记者 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