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劳务经济发展呈现“七化”趋势

05.08.2015  16:07

    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经济的发展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定西市劳务经济呈“七化”趋势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了解,今年前半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56.14万人,创劳务收入60.3亿元。

     输出人员品牌化。 坚持走“以品牌占市场、以品牌增收入”的劳务输转工作路子,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工种,通过强化特色培训,深化营销宣传,培育了一批劳务品牌。据了解,全市各县区现已注册“薯乡牛肉拉面师”、“牛谷河畔彩绘匠”等20多个劳务品牌,这些劳务品牌备受各用工单位的青睐,有的如“狄道鲁班建筑汉”已跻身全国劳务品牌郑州展示交流大会优秀劳务品牌之列。

     输转结构多元化。 调查显示,全市46岁以上的劳动力主要在家务农或者就近短期务工,35岁-45岁的劳动力在农忙时节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节外出打工,34岁以下的劳动力临时性就近务工比例为35%,季节性外出务工的占28%,常年在外务工的占37%。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占输转总人数的57.57%。以男性从事工程建设项目为主的务工人员最多,占输转总人数的54.87%。

     输转方式市场化。 为适应劳务工作新形势,定西市积极探索构建“五位一体”的市场化体系,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劳务输转新格局,劳务经济人成了劳务输转工作的主力军,市场化输转劳动力成为定西市劳务输转工作的新亮点。

     输转基地规模化。 坚持“稳定老基地、拓展新基地”的劳务输转基地建设思路,在北京、江苏、新疆等20多个省市区都建有劳务基地,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和新疆为龙头,以北京、广东为两翼,西出东进、南北并举、辐射全国的局面。据介绍,全市5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有1602处,其中1000以上的劳务基地32个,500-1000人之间的劳务基地202个。

     信息发布制度化。 为进一步实现全市劳务信息发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制定了《定西市劳务信息管理制度》,对信息来源、信息收集、筛选、审核考察、信息发布、维护更新、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今年以来,广泛发布各类用工信息50多万条,为广大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更加精准、便捷、到位的信息服务。

     培训输转精准化。 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摸底,提出了“提质、延时、高效”总要求,重点在全市730个扶贫重点村开展劳动力精准培训输转。据了解,定西市结合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实行劳务输转、培训实名制,详细登记每个劳动力的年龄、学历、培训需求、培训现状、务工去向、务工意向、掌握的技能等情况,年底前将建成完备的实名制台帐并做到及时更新维护。

     搭建平台常态化。 3月6日,市上召开了2015年春风行动湖北省用工企业定西专场招聘会,来自湖北的32家用工企业和定西周边的22家用工企业参加了招聘会,共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9万多个,全市各类求职人员共签订意向性协议7350人,现场直接招聘860余人。“像这样的大型人才招聘洽谈活动,我们每年都组织,各县区也都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效果非常好”,定西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定西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每年大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和劳务对接洽谈活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已成为常态。(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