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西部文章 创一流大学 ——兰州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09.01.2017  12:32

  长期以来,兰州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恪守“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始终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努力抓住西部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将地域特色转化为研究特色和学科特色,大大提升了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新路子。

培育人才
智力支撑地方发展

  百年来,兰州大学不仅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界牛人,而且所培育的人才也是享誉中外。李吉均、刘人怀、葛墨林、王陇德、秦大河、詹文龙、吴云东、姚檀栋、郑晓静、周其林、涂永强、舒红兵、夏佳文、冯小明、陈发虎、张人禾16位毕业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这些院士们筚路蓝缕,躬身耕耘,每一个人都成为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有重大建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大家。其中,2016年12月26日,姚檀栋院士荣获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维加奖,这是首位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近年来,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兰州大学首先从扩大地方生源招生比例着眼,把“留得住、用得上”作为支持地方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本科录取的4600人中,甘肃生源就有1210人,占比26.3%;2015年本科录取的4699人中,甘肃生源就有1246人,占比26.5%;2016年本科录取的4724人中,甘肃生源就有1232人,占比26.1%。

  有人说:“兰州大学培养的学子具有浓郁的西部情结。”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在近五年来的兰大毕业生中,选择留在西部地区就业或深造的本科生超过50%,研究生超过40%。如今,在我省的各行各业都有兰大学子的身影,很多人已成为行业翘楚和业务骨干。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戈壁滩上,有一位皮肤比真正的农民还黑、还粗糙的科学家,他就是兰州大学1957届生物系校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研究员刘铭庭。在刘铭庭的带领和推动下,已恢复红柳林400万亩,而每1万亩红柳林年拦阻流沙量可达15万立方米左右。正因如此,1995年,在联合国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首次设立的“拯救干旱区奖”授予刘铭庭主持的“盐碱沙地大面积引洪灌溉恢复红柳造林技术”成果,他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策勒流沙治理试验研究”成果也同获殊荣。1999年,在联合国第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刘铭庭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控制荒漠化最佳实践技术奖”。

  此外,兰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还承担了为国家国防、核科学、基层医疗单位、民族地区定向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每年培养相关行业和地域的定向生近400名。

  自2010年开始已连续7年面向甘肃农村生源,实施“免费医学定向生”招生项目,现今累计招生人数达1490多人。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甘肃省基层全科医生短缺的现状,为我省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研致用
带动区域产业集群

  多年来,兰州大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紧紧围绕甘肃省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的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力库”“思想源”的作用,不断产出金点子。

  目前,兰州大学已建成“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兰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兰州大学科技园萃英众创空间”4个国家级孵化服务平台,并以兰州大学技术成果为依托,组建了一批企业入驻到省内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了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据兰州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牛景海介绍,兰州大学科技园转移中心联合兰州高新开发区、甘肃省创业投资中心等多家机构建立了兰州大学科技成果信息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客户,现已聚集各类科技成果信息近5000条,涉及生物医药、化工、信息、新材料、农牧业等多个领域。

  他们先后孵化企业150多家,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装备制造等领域,解决就业岗位2000余个。其中,联合相关单位建成了200平方米10万级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生物芯片公共服务平台,这也是我省第一个从事生物芯片研发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生物医药省级工程中心一家,“甘肃省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无线智能机场驱鸟系统、高效抽油泵、深井石油钻头等项目研发成功,正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兰州牛大美食文化有限公司注册了“牛大坊”品牌,通过挖掘兰州特色美食,创新研发相关食品工艺,生产易于长期存储和可远程运输的预包装食品,实现了通过互联网进行品牌营销和销售,成为“互联网+兰州牛肉面”的一张名片。

  2015年2月,兰州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甘肃华宜昌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上市。

  兰州大学科技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推动我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整合社会各项资源,助推各类群体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锤炼学科
瞄准科研前沿领域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显示,甘肃省共有3所高校14个学科入围榜单,其中兰州大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12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1个,并列排名全国高校13位。

  2016年11月3日,甘肃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启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我省27个优势学科,兰州大学有16个学科入选。

  近年来,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甘肃建设,兰州大学不断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深入组织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与优势,既开展“顶天”科学研究,也不断拓展“立地”社会服务。

  《甘肃日报》2014年3月2日刊登了刘伟平同志的《构建一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分属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兰州大学依托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整合生态学、草学、生物学等优势学科,为我国食物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实验室副主任、“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行者”杜国祯教授致力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37年,尤其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生态修复及保护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验室王锁民教授利用18年的时间,在与风沙和酷旱的抗争中终于发现强抗旱植物“霸王草”,并从中分离基因转入紫花苜蓿,成功培育出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盐碱度高以及贫瘠土地的新品系。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西北盐碱荒地的利用率,同时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实验室副主任李凤民教授致力于西北旱地农业研究30载,针对黄土高原上的旱地农业中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水蒸发很快的特点,成功探索出了“中国旱地农业模式”,并被南亚、非洲等干旱国家引进,引起了世界的瞩目。2015年12月,李凤民荣获2015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

  此外,兰州大学在服务地方发展中不遗余力,一马当先。针对武威市胃癌高发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兰州大学承担了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进一步将胃癌等恶性肿瘤预防与控制体系和模式在武威全市、甘肃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为解决兰州市大气污染状况,该校组织承担了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兰州—白银城市群大气污染成因、预警技术及治理措施评估与对策研究”,为兰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016年10月,针对“兰州树屏丹霞地质公园景区项目”前期论证,兰州大学经过大量调研,充分分析了兰州树屏丹霞景区发展现状、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合理制定旅游策划,该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为有效指导“兰州树屏丹霞地质公园景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6年12月,由兰州大学刘兴荣教授、韩雪梅教授、陈永聪副教授负责编制完成的《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年—2020年)》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在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兰州大学形成了自身特色研究方向,而特色研究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狠抓创新
强化校地(企)合作建设

  近年来,兰州大学在研究平台建设方面,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目前,兰州大学共建有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8个。各平台更加聚焦我省相关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科研队伍开展技术研究与集成,进而示范推广,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学校全资注册成立了兰州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校地、校企、校所、校校合作,负责学校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谋划,主动融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与白银市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兰白试验区建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建设,促成了学校与白银熙瑞生物科技公司建立“菊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并在白银市平川建设菊芋产业技术研发生产基地。

  同时,与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通过共建技术服务平台、联合技术攻关、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等形式,开展科技合作。

  2016年,在全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兰州大学鼓励科研人员多形式多渠道拓展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从研发源头、中试平台、生产一线的多层次校企合作体系,有力推动学校成果转化工作。其中,与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海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甘肃特色药材新型饮片研究开发中心”和“兰州大学—兰州海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并获得兰州市政府立项资助。与景图投资有限公司共建兰景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对气象探测和环境监测手段的技术创新,有效提高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严重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的能力。

  近十年来,兰州大学服务甘肃各市(州)及企业情况良好,服务覆盖了甘肃14个市(州),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8个重点领域,与各企事业单位共签订各类科技合同3000多份,合同总额近10亿元。

  兰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黄新业说,今后一段时期,兰州大学将进一步拓宽校地、校企合作领域、范围及深度,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效能,更加聚焦甘肃省创新发展,不断加快推进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力度,提高解决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重大问题的能力。

精准扶贫
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作为在陇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是职责所在,这也是全校上下的基本共识。

  根据甘肃省委安排,兰州大学承担平凉市崆峒区12个村、临夏州临夏市2个村的双联任务。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单独承担省委分配的双联任务,分别联系武山县、静宁县。

  5年来,兰州大学以“一轴、两翼、三力”格局,稳步推进学校双联行动“六大计划”,双联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智力、科技、教育、医疗扶贫综合推进双联工作模式。

  经过努力,指导当地制定了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主导产业选择、种养加基地选址、集镇、农贸市场等综合配套规划。启动并完成枹罕镇苗木培育园区、枹罕镇畜牧养殖园区、枹罕镇文化广场、枹罕镇幼儿园整体规划、上杨乡“慈心文化广场”以及临夏民族砖雕、铜匠、角梳工艺传承等特色产业项目15项。其中,资源环境学院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陈兴鹏教授承担的《六盘山片区发展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复,参与撰写的《加快六盘山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为政府规划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为进一步推进双联工作的有序开展,兰州大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清真食品与生物制品研发、民族砖雕、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等与当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有24个项目在双联点倾斜落地,涉及项目资金69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丁文广教授结合研究提出的“母牛滚动”项目在平凉市崆峒区落地,部分帮扶群众受益脱贫,其申请的新型耐低温水压式沼气池专利技术在帮扶地广泛应用,被推广到30多个发展中国家,使数十万贫困农民受益,为我国气候外交赢得了荣誉。其研究的气候变化应对模式,先后在甘肃省靖远县、民勤县、平凉市崆峒区等县(区)对6.5万多位农民进行了田间地头式的科普培训,赢得了农户的信任。

  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开展“科教帮扶计划”,组织养殖、种植等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牛羊养殖、花椒种植、农家乐开办等技术技能培训、医疗保健知识讲座20余次。开展“民生关爱计划”,帮助争取资金和政策,落实水电路房等民生工程,协助改善双联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整治,累计落实资金900余万元。

  此外,组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的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惠及3500余人次,建立群众健康档案并免费发放药品20余万元,为村级卫生室添置医疗设备、设施价值超过15万元;建立了14个“兰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累计有500余名大学生开展义务支教、法制宣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兴民政策。

  截至目前,兰州大学在临夏市枹罕镇拜家村和铜匠庄村两个双联村已超额完成脱贫任务,提前实现整村脱贫。崆峒区上杨乡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尚有19户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以下。崆峒区峡门乡1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余106户没有脱贫。

  兰州大学双联办主任王定峰说,今后,学校将加大内引外联力度,积极宣传推介联系村的特色优势产品,引进投资者、合作者和赞助者,力争为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引进一个新的帮扶力量,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双联行动,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到双联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如今,随着科研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兰州大学形成了一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强大网络,开创了学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的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他们将依托自身优势,主动作为,注重内涵发展,探索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和特色机制,通过打造平台、创新平台、共享平台,与陇原人民同频共振,与民族发展同向同行,确保学校朝着一流大学的目标扎实迈进! (作者龚正刚 贺鹏 李高强)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