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法治,为百姓平安保驾护航

20.10.2014  10:28

  法治建设离不开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把过硬队伍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科学用警,下大气力解决公安队伍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升了队伍的执法能力、亲和力和公信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弘扬法治、秉公执法的爱民模范民警,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为百姓所传颂,他们的辛苦付出与工作成效为平安正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过硬队伍,成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信仰法治敬业奉献

  尊重事实法律至上,严格标准规范办案

  侦破案件、还原真相,是公安民警的天职。近年来一些大要案的相继侦破,反映出了公安机关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规范的办案能力,一些民警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自己尊重事实、法律至上的法治信仰。

  今年8月7日,被称为十八大以来判处“性质最为严重”的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等到了终审判决,刘汉、刘维等人被判处死刑。正义的胜利,证明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超越法治的“赢家”,同时也反映出“1·10”专案组民警百折不挠的过硬作风、规范扎实的过硬能力。

  适逢2013年新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专案组执行指挥肖传家及时组织法制培训,给侦查员们“加班、补课”,要求“案不漏人、人不漏罪、罪不漏证”。后期搜集到的专案证据多达数万份,专案组统筹组组长李仁喜将全案证据分类组卷,还专门制作《案卷证据总目录》等汇编材料,极大地方便了侦查和起诉阶段承办人审核证据。奋战260余个日日夜夜,整理1000余册、20余万页的卷宗,询问600余人,调取相关资料1万余份,成功抓获7名重要在逃人员,侦破案件107起,最终令刘汉、刘维低头认罪。

  侦破葛兰素史克案件,“5·09”专案组一线指挥官胡志国整理了600余本卷宗。在案件侦办的300多个日夜里,胡志国带领专案组,辗转十余省、市、自治区,行程数十万公里,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5名,约谈嫌疑人和案件相关人员400余名,暂扣违法资金8800万元,查明涉案资金数十亿元,涉案旅行社和咨询公司69家及医院、疾控中心、疫苗接种点、行业协会若干,共收集各类证据材料10万余份。该案的成功侦破,被誉为共和国公安史上打击同类犯罪的“开山之作”。

   秉公执法一身正气

  公正执法铁面无私,清正廉洁拒绝诱惑

  “有困难找警察”已在老百姓心中扎根。这是因为人民警察是平安的守护神,代表着公平正义、清正廉洁。

  在江苏省宝应县氾光湖岛上的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氾光湖,大老李,帮理不帮亲,一碗水端平。”顺口溜里的老李,是宝应县公安局氾水派出所民警。24年来,李树干就像深深扎根在氾光湖岛上的一棵大树,为百姓遮风挡雨。他善于用农民的视角、语言和习惯,为群众解心结、化疙瘩、消怨气,经常是“挽起裤腿插秧、撸起袖子撑船”,用自己的真诚和厚道,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在辖区营造出一派祥和景象。在李树干的心中,公正比什么都重要。他坚信,公道自在人心,只有自己行得端、做得正,群众才会佩服你、信任你。

  服从事实与法律,秉公执法,是民警必须坚守的原则。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指导员崔光日,就是这样一名严格执法、铁面无私的人民警察。

  2013年腊月二十九,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揽活逆向行驶,被崔光日处以200元罚款。司机说,家里生活困难,请求照顾一下。崔光日没有答应。但他细细询问了这名司机的家庭情况,并在日后买了400元的年货找到这名司机,诚恳地说:“逆行是交通违法行为,我必须严格执法。处罚不能免,但这些年货是我的一点心意。”司机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从此,这名司机不但成为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还积极配合交警义务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拒绝诱惑,一身正气,清正廉洁是民警必须坚守的底线。陈冶秋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警大队法医,他坚持追求真相,拒绝一切诱惑。有一次,中铁四局某工程工地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故,工人徐某在作业过程中被电击致死。陈冶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勘验工作。离开前,项目部经理偷偷将一个厚信封硬塞到他的手中,让陈冶秋给他们“行个方便”。陈冶秋将信封塞回经理手中说:“这钱我绝不会收的,请你放心,我会依法办事,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当事人,事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只对真相负责。”9年职业生涯中,陈冶秋开具鉴定文书218份,没有被投诉和引起不满。

   执法为民贴近群众

  以人为本亲民爱民,深入群众弘扬法治

  “警无民失根,民无警不宁。”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公安民警要积极构建鱼水交融的和谐警民关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要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郭军,身患癌症仍带病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执法为民,始终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被信访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人”。在郭军眼里,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是接待来访群众的基本礼仪,认真记录、仔细倾听,是对来访群众最基本的尊重。他常说,只有把群众当成亲人,才能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许多信访群众慕名来找他寻求帮助,都是愁容而来、笑脸而归。

  高媛是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六大队一名女网警。9年来,她和战友们一起守护着首都网络和系统的运行安全。同时,她积极利用微博等互联网工具与网友互动。高媛个人微博名叫“传说中的女网警”,随着粉丝的增多,她的网络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过调查、思考之后,高媛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进而引起家庭乃至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在北京市公安局和网安总队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网安启明星”工程应运而生。从去年10月至今,“网安启明星”工程已经走进北京70余所中小学、30余家机关单位及西城区等4个区县的社区,开展网络安全巡回讲座百余场,近万名中小学生受到网络安全启蒙教育。工程还向全国3000余所中小学校约750万学生提供网络课程。

   信念坚定敢于担当

  坚守岗位百折不挠,心怀信念义无反顾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公安队伍的政治灵魂。”公安民警常年战斗在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常常面临生死考验。这就决定了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公安民警必须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缉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家新春个头不高,身体单薄,却是一个充满信念与使命感、嫉恶如仇的英雄汉子。

  多年前,家新春第一次以卧底身份进入毒贩内部,毒贩们为了验证他是否真心交易,七八个人上来将他一顿毒打,家新春遍体鳞伤。经受住了“严刑拷打”,家新春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通过了毒贩们的“考验”。半个月后,他和战友们成功打掉了这个贩毒团伙。在后来的工作中,这样身体上的“砺练”和意志上的“考验”,家新春经常遇到。

  有人问家新春,干缉毒工作24年了,经你手处理的人有好几百,你怕不怕他们打击报复?家新春说:“怕就不干缉毒了。我深知这份职业的危险,更了解毒贩的凶残。可是,既然选择了‘与狼共舞’,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且,我坚信邪不压正。

  民警们与穷凶极恶的歹徒斗智斗勇,时常面临生命危险;平时工作太忙顾不上家,又时常心怀对家人的愧疚。但他们始终百折不挠,心怀坚定信仰,日复一日地无私奉献。

  今年7月,一名8岁男孩的作文《我的老爸不靠谱》在网上流传,不少网友纷纷落泪。作文中写道:“说好了下雨天会接我放学,结果我在雨中等了很久很久,等到的却是妈妈;说好了过节回家陪我们吃饭,结果几天都没看见人;说好了带我去旅游,结果从幼儿园等到二年级,还是没去成,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这位“不靠谱”的老爸就是福建省永泰县公安局赤锡派出所所长郑伯武。郑伯武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2000年5月,在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实习的郑伯武,面对持刀抢劫的歹徒,英勇搏斗,身中5刀,血流不止,仍顽强追击300多米将歹徒制伏。2001年7月,3名男子在樟城镇南门一家商店行窃,郑伯武赶到现场处置,被歹徒猛刺7刀仍紧追不舍,直至昏迷倒地……当大家都劝郑伯武换个职业时,他却坚定地说:“鲜血告诉我前进的方向,我愿用鲜血换得一方的平安,直至生命殆尽。

  “草根”不喜奢华,清廉乃其本色。当了13年警察,又是多年的基层派出所领导,郑伯武和父母、妻儿一家5口仍住在城关一处80多平方米的老旧砖木房里。而对于儿子对自己“不靠谱”的抱怨,郑伯武说:“既然选择了喜爱的职业,就要义无反顾地坚守,相信孩子长大后会理解他父亲所做的一切。

  这是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铁一般的队伍,他们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弘扬法治、秉公执法,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牺牲,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为老百姓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