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态中孵化多领域创新

27.01.2016  11:25

    近日,今年首场排污权交易如期拉开序幕。当天,共有8家竞买企业经过激烈竞争,通过排污权交易电子竞价系统顺利完成交易。此次公开交易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排放权、氮氧化物(NOx)排放权、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权、氨氮(NH3-N)排污权。最终最高价为:二氧化硫(SO2)以5.2元/公斤、氮氧化物(NOx)以15元/公斤、化学需氧量(COD)以10元/公斤、氨氮(NH3-N)以10元/公斤的价位顺利竞价成交。

    1

    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向前延伸

    2013年年底,为固化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寻求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可持续之路,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截至去年底,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环交中心)通过3次7场公开挂牌竞拍,完成138.17吨二氧化硫、199.66吨氮氧化物、15.29吨化学需氧量、1.41吨氨氮的现场拍卖,累计交易额达到327.32万元,标的物历史单项最高溢价率达到了212.5%。

    排污权对于企业来说,已不再是单纯地向政府支付的行政费用,而是依法购得的一项经济权利,也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如果企业通过节能减排降低了实际排污量,排污权指标出现赢余,那么赢余部分既可以留作备用,也可以通过交易中心出售,从而转化为有形资产;反之,如果企业的排污量超出了排污权指标,企业就需要支付更高的代价,从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指标。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加强环保治理,或者主动淘汰高污染产品,以努力削减排污量,降低治污的成本。

    甘肃乾元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负责人说,我觉得这对企业有好处。对企业而言,有了这个排污权以后,能更规范地去生产,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在管理上,人情化少一些。对企业而言,有了排污权,它一定会有计划地使用这些量,而当经过节能减排以后,排放量减少了,剩下的量还可拿到二级市场去交易。

    2

    多角度看排污权交易

    从企业角度来看,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手段的排污权交易,这种制度可以改变企业以往预期,使管制制度化,污染治理企业化。在传统体制下,企业没有动力使污染控制到最低限度,而且政府指定企业如何治理污染也抵制了企业自行创新的动力,在排污权的制度安排下,污染成为内部的事,成为企业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有利于企业之间展开竞争。而且由于某些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以及生产者之间竞争的加剧,也使企业不能轻易地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在这种制度下,还可以激励企业出于盈利目的而减少污染。

    从政府层面来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因其具有的市场灵活性,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传统的行政手段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的主要污染物减排设立一个总体目标,通过行政命令让每个企业减排若干量,要达到总体目标,要求所有企业都能如期按量完成。以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形式可以更灵活、更快捷地达到减排目标,在排放总量控制系统中,允许排污权在各排放企业间进行重新分配,可以使减排较容易的企业较多地减少排放,对减排相对困难的企业可以有一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同时还能实现总体排放目标。与传统的减排行政手段相比,更容易实现排放总量的控制,从而加速整个区域环境达标的进程。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使得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珍惜有限的排放权,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观念。随着排污权确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意识到‘排污权’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有形’资产,这也将进一步鼓励全市涉污企业对治污设施的提标改造,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兰州市下发的《兰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我市行政辖区内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先期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的为新增排污量的新、改、扩建项目。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我市正在对全市8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初始排污权指标核定工作,初始排污权确权和插卡排污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为开辟二级交易场奠定基础。而在去年,我市已对10家企业完成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指标追踪系统企业端设备安装,以后,当实行“插卡排污”时,一旦卡内限定的排放量用完,系统会自动关停企业设备,真正实现“资源有价,使用有偿。

    随着我市排污权有偿交易的推进,相关的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排污权抵押贷款就是其中一项。该政策是指借款人以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的服务与融资活动。

    3

    表扬背后是创新和定力

    排污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具有独立性和特定性,同时经过行政许可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权属明晰,能够通过登记的方式予以公示,因此作为抵押物担保债权实现在法律上是可行的。此外企业通过公开竞价获得某种污染物排放的权利,对于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查和发放上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目前在兰的各大银行对于提供企业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都有意向。政府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起草排污权抵押贷款的相关适宜和可行性方案。同时征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意见,市政府金融办一处副处长管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我市推行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甘肃省环保厅的肯定和表扬,率先完成了2015年省政府工作目标,成为了我省用市场机制和金融创新在环境治理、节能减排领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举措。

    另据了解,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开展水权交易的目的,也是新常态下实践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路径。

    今年年初,兰州市水务局负责人与环交中心就扎实稳步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工作进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工作会商。

    据环交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自成立以来,全力打造辐射西北以排污权、碳排放、水权、节能量等环境资源交易为核心的“大交易平台”,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来激活政府掌握的环境资源进行市场化操作达到环境资源的最优配置。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下,围绕排污权交易工作,制定了交易制度和详实的交易规则、交易流程、资金结算及审核办法,专门开发了符合我市特点的排污权电子交易系统,提前完成了我市与省政府签订的2015年排污权交易试点目标责任书。

    环交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现在正在加紧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将市场机制引入作为治污长效机制政策强制的有力补充,从而实现我市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由“抓点向抓面”、由“人治向法治”、由“被动向主动”、由“试点向常态”的多领域全方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