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规划”绘就兰州“双城”时代

10.08.2015  11:20

  规划是支撑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此举无疑为兰州未来若干年的城市发展明确了方向,构筑了框架。新版规划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精准定位,悉心布局。透过这份凝结着无数人智慧与期寄的城市蓝图,我们看到的是跳出河谷制约向外拓展延伸的大思维,感受到的是双城驱动,兼收并蓄,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更能触摸到这座朝阳之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脉动。为方便广大读者更全面、透彻、准确地读懂新版《总体规划》,提前了解今后兰州城市的空间走向,功能布局,交通格局,生态建设等规划内容,本报特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有关职能部门,采访规划编制人员,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旨在对新版《总体规划》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深解读。今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解读报道,以引领读者共同探知我们生活并热爱着的未来兰州。

  《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将逐步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

  《总体规划》对市域空间的布局提出,形成“双城五带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双城,即主城兰州中心城区和副城兰州新区;五带:依托交通廊道形成五条主要城镇发展带;多点:五条城镇发展带上的形成各级重点城镇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四版新规”特点。即:城市功能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转型;产业结构在中心城区由以重化工业为主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型,其他产业向兰州新区和园区集中;城市建设由工业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型;城市空间由河谷盆地向盆地外围拓展跨越;城市结构由河谷单中心城市向区域多中心城市转型;城市规模由200平方公里向400平方公里跨越;规划理念由注重技术向注重公共政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