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幼儿园让农村娃看到缤纷未来

22.10.2014  18:28

  近日,红古区平安镇中心幼儿园的样貌有了很大改变。幼儿园管理者们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撤并张家祠小学后的闲置校舍,改扩建为标准化幼儿园,这是红谷区的第一个农村公办幼儿园。而如今,在兰州市的榆中县、永登县等区县,像这样的功能齐全和环境舒适的农村幼儿园目前已有20多所。

  如果把时间回溯上十几年,农村幼儿园还非常少见,最多小学里有个学前班,但是由于收费较高孩子们也很少有条件去上。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农村的幼儿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外省一些发达地区几乎是村村都有幼儿园,硬件的规模档次和软件的管理服务都相当到位,可以说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学龄前教育。但是,对于我省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仍有很多农村孩子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许多山村远离乡镇中心,由于不能住宿,面对离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山村孩子和家长只能望而却步。

  因此当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发展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据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而农村幼儿园则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三倍。不仅师生比严重超标,农村学前教育的园所数量、幼儿入园率、师资队伍质量、课程设置等也严重不足,形成农村学前教育的“总体性资源匮乏”和“总体性教育贫困”现象。这些已影响到农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到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

  如今,我市所属的各县区乡镇能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发展农村公办幼儿教育,着实令人欣慰。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硬件资源,还有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农村幼儿园在硬件资源配备达到一定水平后,一定要将重点放到师资队伍建设上来,以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除办好公办幼儿园之外,政府部门还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扶持,将其纳入到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农村的家长和孩子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并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农村学前教育是关系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民生工程,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作为一件改善农村民生的大事抓实抓好,同在一片蓝天下,让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与城里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出门就能共享公平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