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乡村幼儿园:公平教育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22.10.2014  11:46
1413938746834.jpg - 教育厅
1413938785723.jpg - 教育厅
1413938808618.jpg - 教育厅
来源: www.gsedu.cn

近千平方米的塑胶场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多种幼儿活动器材;走廊里、室内外墙壁上悬挂着各种花草,教室里摆着各类小型玩具……10月12日,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中心幼儿园的样貌让人眼前一亮。“中心幼儿园是我们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撤并张家祠小学后的闲置校舍,改扩建为标准化幼儿园,这也是全区第一个农村公办幼儿园!”红古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英威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据悉,如今,在兰州市的红古区、榆中县、永登县等区县,像这样的功能齐全和环境舒适的农村幼儿园目前已有20多所。

散养”式孩子期盼幼儿园

10月11日,今年首场雪降临兰州市二阴山区。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榆中县马坡乡羊下村的杨祖万很是发愁,他的孩子已经4岁多了,农忙时刻放在家里不放心,想送到学校学前班却因年龄太小不收。“要是有个幼儿园就好了!”和杨祖万有着同样心情的农民在榆中南北两山还很多很多。

地处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的中连川乡撒拉沟村,是榆中县境内最为偏远的村庄之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一直以来,这里从没有办过幼儿园,这里的孩子只有在跟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时,才能见到想象中的幼儿园。

欢乐的课堂

我们这里的娃娃,多半都是玩泥巴长大的。”村民唐三旺指着不远处的三四个孩子说。“在城里,这些娃娃都应该上幼儿园中班了。”唐三旺和其他村民其实很想把这些3-6岁的适龄儿童送到幼儿园去,但是村里一所幼儿园都没有。由于老人无法时时照顾,孩子们被狗咬、玩耍时摔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多年来,在兰州市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等原因,适龄儿童“无园可入”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一问题在偏僻的山区显得尤为突出,常常能见到几个半大孩子独自玩耍。这些近乎“放养式”长大的孩子,不仅在教育方面有严重缺失,往往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

多家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成

我爱我的家,我爱爸爸和妈妈……”10月15日上午十时,“榆中县第一幼儿园”内准时传出的悠扬歌声响彻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自9月开园以来,漂亮、温馨、城堡似的新幼儿园已经成了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宽敞明亮的教室、漂亮温馨的寝室、主题创意的装修格局、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厅……据园长刘文平介绍,幼儿园占地面积6.42亩,现有15个班,500多名学生,15间教室15个寝室,4372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还包含了阅览室、美工室、建构室、录播大厅四个功能室。

搬到了新幼儿园了,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一样高兴,为了让我们的家更漂亮,我们全体教职工和孩子们一起行动,做手工制作、做各种造型,将我们的楼道内、教室内装饰成了风采各异的画面”,幼儿园教师王莉指着楼道内自己亲手绘制的装饰画兴高采烈地说道。

张艳文是居住在这座幼儿园旁的一位老住户,榆中县第一幼儿园从1998年迁到现址的2.7亩“小阁楼”到现在新建成的占地面积6.42亩的大“城堡”,一点一滴都印在他的脑海里。“建的更漂亮了,孩子们脸上也乐开花了。”张艳文说。

和榆中县幼儿园一样,在国道109道旁,位于红古区张家寺村的平安镇中心幼儿园,小朋友闵昱然和同班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集体活动。绯红、橙黄、湖蓝等鲜艳的色彩以及卡通图案,将园区内的建筑器械装点得颇具童趣。

听闻记者要来采访,鲁永萍专程在幼儿园等候,见面后她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女儿闵昱然有多么喜欢这所幼儿园。

由于此前镇上缺乏资质较好的幼儿园,这两年闵昱然只能和附近很多小朋友一样待在家里,无法像城里适龄的小朋友那样到幼儿园学习。直至2013年9月,平安镇中心幼儿园揭牌开园,情况才有了改变。

游戏时间

鲁永萍说,她听到幼儿园建成对外招生的消息后,特地到园里看了看,当时就很满意,而女儿入园后的表现更是让她每天都有惊喜。“现在她一放学回家就会给你讲新故事,还会表演老师教的歌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学到的东西就比在其他园读了一年的小朋友还多。”鲁永萍边说边禁不住笑出声来。

在平安镇中心幼儿园,家长焦兴霞的两个孩子陈璐、陈功豪一个在大班、一个在中班。她对记者说,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前教育,两年前她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幼儿园,每天接送孩子路途远十分不方便,去年中心幼儿园招生开始,她赶紧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这里:“一看这设施多齐全,老师这么好,学历也挺高的,多好啊。”据园长王创业介绍,平安镇中心幼儿园是区政府在原张家祠小学旧址上投资近350万元新建的全区首所公办农村中心幼儿园,占地总面积达5538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幼儿活动场所2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688平方米,目前开设8个教学班(三个大班、两个中班、三个小班)。据了解,自去年秋季招生以来,目前该园在硬件设施设备上达到省一级园的标准要求,每个班级都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寝室、活动室以及钢琴、图书、玩具等。室外活动场地还配设大型综合玩具器械和体育运动设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红古区大力加强学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农村孩子“入园难”问题是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的一项关键性工程。目前,红古区《红古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已经全部完成:2011年红古乡中心幼儿园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30万元,窑街幼儿园改扩建项目投资141万元,2011年10月底竣工,当年秋季招生。2012年平安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利用资源整合后张家祠小学闲置校舍,改扩建为标准化幼儿园,共投资247万元,新建三栋教学辅助用房,一栋生活用房,建筑面积933平方米。他还告诉记者,仅2013年红古区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8所,共投资1260万元。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红古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改扩建3所公办幼儿园目前全部完工。

乡村幼儿园成了孩子们温暖的“

十月的榆中已冷风嗖嗖,但榆中县清水驿乡清水驿学区幼儿园内却暖意融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画画。

据了解,榆中县自实施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三年共建成公办幼儿园28所,覆盖乡镇20个,诸多乡村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基本解决了榆中农村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该县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目标初步显现。同时,该县共支持建设民办幼儿园39所。“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已不光是一句口号!

充满趣味的幼儿园生活

在这里我太高兴了,以前在家时除了简单的玩耍外,很孤单。现在有这么多小朋友,又有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特高兴。”在红古区水车湾幼儿园,今年只有4岁的小朋友刘璐虽然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但对她来说却是刚刚上幼儿园。她告诉记者,她家就在水车湾,父母平时种菜很忙,没上幼儿园前她只能跟父母去地里玩耍。

三年多来,兰州市教育部门在发展农村幼儿园的进程中,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农村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一系列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办园思想和理念,在布置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在幼儿园院内周围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蔬菜供幼儿观察;开辟出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常见的农作物供幼儿管理。“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在海石湾幼儿园分园,小班的孩子们在音乐教室里手拿摇铃、小锤子和老师一起演奏儿童歌曲,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们有的在上课,有的在户外活动,幼儿园里充满了欢笑……

农村的幼儿园建设让孩子们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