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风景好,双联行动正当时——渭源县双联工作巡礼
渭源县莲峰镇选道村和元明村是委党组书记、主任刘维忠和委党组成员、省预防医科院常务副院长、省疾控中心主任王新华牵头联系的双联村。委机关办公室、宣传处、外事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省疾控中心、统计信息中心为联系处室和单位,共有101名县处级及以下干部联系126户贫困户。
三年来,经过委领导和100多名双联干部的努力,选道村和元明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投入资金273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0.5公里、修建过水桥5座。二是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所。三是两个村委会在双联行动的带动下,自筹资金各建成村文化广场2个。联村联户工作组协调省体育局安置健身器材20余件。四是投入10万元配置办公桌椅等,改善两个村村委会办公条件。五是投入33万元资金,维修村小学围墙430多米。六是捐赠价值1.6万元的计算机8台,建成了村小学电教室、捐赠价值1.35万元的教学用具12套,建成村小学实验室、捐赠课桌椅33件,价值3.6万元、捐赠图书2200多册。七是协调省住建厅改造元明村危旧房屋59户。八是投入资金2.6万元建成驻村蹲点工作站2处。九是引进企业,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中药材批发市场。
三年来,渭源县联村联户组积极发挥卫生计生行业特色,在为老百姓健康素养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开展义诊服务。共组织义诊30次,接诊人数达到4900人次。二是组织健康沙龙29次,受众达到400余人次。三是组织专项体检32次,检查病人工合成50人次。四是对2名村医累计培训19次。五是刷写健康文化墙68块、刷写标语41条。六是组织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和村内公共卫生整治活动75次。七是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4次,参与人数达到400多人次。八是组织开展慢病调查12次,调查人数达到近3000名。
三年来,渭源县联村联户组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委双联办、委党组有关双联行动相关制度;制定了“两规划、一计划”;双联工作日志、工作台账记录清楚、完备;双联资料收集完整,归档保存完好。渭源县联村联户组对驻村蹲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由省疾控中心出资,因地制宜在两个村分别建起了工作点,配备了床铺、被褥、生活用具、电视及办公设施,解决了生活用水,驻村干部自己动手做饭,生活保障较好,保证了驻村蹲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蹲点干部驻在村上,与村干部、村民接触较多,关系比较融洽,群众反映良好,给工作带来了便利。驻村干部在驻村期间,为联系村做了一些实事好事。一是走访群众,开展慢病调查;二是访贫问苦,慰问群众;三是宣讲政策,开展健康咨询;四是与村党支部开展组织共建活动。
金秋送爽风景好,双联行动正当时。正如一位双联干部在日记中写到:我们来到联系村的目的不是体验生活,而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但是,经过与老乡们的近距离接触,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其说,是我们帮助他们,倒不如说,是他们在帮助着我。但愿渭源县的双联干部能通过双联行动,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
渭源县双联干部民情日记链接:
蹲点日记
满怀希望 追寻幸福
--元明村变化之点滴
5月14日至6月15日,我和省卫计委渭源县驻村蹲点人员一起进驻渭源县莲峰镇元明村双联点开展工作。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入户走访村民,实地体验生产生活,协助村委开展工作,从点点滴滴中融入村民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与忧愁。一个月的农村生活,使我们变成了“元明人”,身上多了几份乡土气息,也真正了解到了民情民意,我们深深地为元明村的变化而惊喜,更为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不懈努力而感动。
曾几何时,元明村的父老乡亲“娱乐就是看电视,农闲只有拉家常”、“雨天一脚泥,晴天满天土”、“小病抗一抗,大病听天命”……听着老人们的诉说,我们的心头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好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这几年,在“双联”工作的推动下,在村民的努力下,元明村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变化一:文化广场,让乡亲们有了娱乐活动的场所
多年来,元明村的乡亲们在闲暇之余没有别的去处,男的喝酒打麻将,女的串门拉家常,老人孩子看电视,一到天黑静悄悄。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封闭了人们的思维,禁锢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乡间少了许多欢乐的笑声和幸福的愉悦。双联工作组---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疾控中心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投资30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广场,周边刷写了健康文化墙、计划生育宣传墙、传统文化宣传墙,树立了村务公开栏,村民可以打篮球、羽毛球、跳健身舞,可以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也可以了解健康知识,政策法规等,文化广场成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进交流的中心。
变化二:飞信服务,让乡亲们足不出户了解村务
一直以来,村里的工作都是以靠村委一班人入户告知,开会通知来落实,既费时又费力,影响村里工作效率的提高。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对于村一级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双联工作队员到元明村后,与村委一班人积极想办法,考虑到手机现在在农村已经比较普遍,认为建立飞信服务系统是最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村上不用任何投入,村民只要会读短信就可以实现事项通知、政策宣传、健康知识传播等多种功能。为此,村里很快将全村各农户手机号进行了统计,双联队员协助村里进行了录入、分组等工作,使得元明村村务飞信服务系统很快建立了起来。下一步,将会在村务通知的基础上,编辑更多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健康知识、政策法规、中医药治疗方法、计生宣传等内容,完善飞信服务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特点,让乡亲们足不出户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变化三:建设卫生院,让乡亲们就医不出村
元明村地处几个村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但距离莲峰镇却相对较远,乡亲们看病要走不少路,费时又费力,极为不便。村委会积极争取到了在元明村建设莲峰镇卫生院分院的项目,便与双联工作队员一起考察规划,将地点选在了村文化广场对面,处在村子的中心地带。建成之后,卫生院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改善附近几个村子乡亲们就医看病的条件,同时,重点做好健康教育、中医适宜技术和优生优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将为当地老百姓传播健康理念、卫生保健知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变化四:建设药材交易市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销售药材
元明村主要的经济作物有中药材(红芪、黄芪、当归、党参)、油菜、胡麻等,特别以种植黄芪为最。这几年,村里建立了药材种植基地,农户从事药材深加工的也不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为了能促进村民家庭收入更进一步,省卫计委和省疾控中心在双联行动中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与村委会商议,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利用元明村交通便利、药材种植成规模的优势,建设一个较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从而带动全村及附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在双联行动实施两年后,元明村村委会新办公大楼已经落成,村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卫生院与药材交易市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飞信服务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和便利……可以说,虽然元明的山还是那样的山,元明的地还是那样的地。但是,元明人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着变化,小康生活已经在向元明人招手。
(作者单位:省疾控中心党半文,2014年6月24日)
双联感怀
“双联”感赋
联村帮户暖心窝,建设新村未蹉跎。
政策宣传辐射广,党风转变效能多。
引进项目添活力,转变思维促谐和。
百姓开怀齐赞誉,脱贫致富谱新歌。
元明村植树
阳春三月细雨濛,越岭翻山渭水行。
轮镐挥锹载友谊,施肥填土种真情。
贫瘠山梗增绿色,双联行动惠万农。
农家庭院饭更香,欢歌笑语返金城。
( 作者:陈长根,省疾控中心学会办,2014年6月 )
经验介绍
双联谱曲意正酣
-元明村党支部双联行动纪实
元明村地处蒲川河流域中心腹地,因村内有元明寺而得名,相传元明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燕王朱棣称帝后为西逃出家的侄子朱允炆修建的栖身之所。有六个村民互助社,416户,总人口1622人,土地面积2582亩,是黄芪、党参、防风、大黄、当归等十多种中药材的主产地。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域开阔,交通便利,然而长期以来,元明村积贫积弱,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民们守着金土地却脱不了穷帽子,一时间,元明村成为落后村的代名词。
2012年初,声势浩大的“双联”行动在全省开展以后,元明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双联帮扶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元明村,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起共同谋划发展大计,他们多方奔走衔接项目,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广做中医文化宣传,大力推进村容村风建设,情真意切的帮扶活动,实实在在的帮扶成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一、远学华西近学西关绘就发展宏图
双联行动开始后,镇党委应时而动,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迅速在2013年4月调整了元明村党支部。在党支部调整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远学华西、近学西关的发展目标。一年多来,村党支部和双联单位积极衔接配合,在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疾控中心的全力帮扶下元明村正在朝着这个宏伟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二、凝人心聚人气争取更大发展机遇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双联单位与村党支部先后开展了春节慰问活动、庆“七·一 ”促双联党员活动、步长集团赠药活动、正月十五第一届村民运动会和文艺汇演活动、植树绿化活动、庆“七·一 ”促双联党组织结对共建和篮球、拔河友谊赛活动以及多场大型义诊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省内多家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让外界了解了元明,认识了元明,为元明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凝聚了人心,增进了互信和友谊,传播了正能量。现在,村内酗酒、赌博等现象逐渐减少,民情民风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三、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栽好梧桐树,不怕没凤凰。在双联帮扶单位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下,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元明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投资15万元建设的双联工作点,投资165万元建设的村级活动所,投资25万元建设的过水桥,投资160万元的村社道路硬化,投资260万元的蒲川卫生院整体搬迁,投资56万元的村级文化广场等等。这些建设项目的密集实施,使得元明村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小城镇建设格局已具雏形。
四、促产业调结构融合互补思谋发展
针对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村党支部提出了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依托,发展林业和养殖业,以拓展第一产业(据气候地理特点,形成了北山畜牧,南山种树的思路);兴办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厂企业,以发展第二产业;建设农产品综合市场,以发展第三、四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双联单位和挂职干部的努力下,通过招商引资在元明六社建设了占地14亩、投资100多万元的养殖场一处,在南山山地一带种植中药树和食药菜,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农业种植现状,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在元明四、五社河滩地计划建设集农产品贸易、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投资4000多万元的农产品综合市场,以实现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发展以服务、信息为主导的第三、四产业。这些招商引资项目在本村的落户,将彻底打破元明村单一的传统农业格局,为元明村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极大程度地破解了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村民增加收入的难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打长寿牌走键康路提升发展品味
元明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近百年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渊源,使得村内长寿老人较为普遍。村党支部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大力推动中医养生旅游产业,以期带动本村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老人和村民的健康,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疾控中心在两年多的双联帮扶中,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每年为村民开展十余次义诊和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现在正计划通过筛查为每个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患者管理档案。省卫生计生委刘维忠主任百忙之中多次亲临义诊现场参加义诊,并现场传授中医养生和实用技术。省疾控中心王新华主任和其他领导同志不遗余力,为村民健康送医送药。挂职干部徐晓辉等同志更是来回奔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元明村村民的身体会更加健康,元明村老人会更加长寿,元明村的发展会更具特色和品味。
两年来,元明村正在各个层面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双联单位领导以及其他双联干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扶,得益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元明村党支部将会凭借双联行动的东风,带领全体村民,把元明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者:元明村党支部,2014年7月9日)
先进典型
让村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记元明村党支部书记乔济民
火热的夏季,在沃野平川的元明村,新建成的商住及村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新建好的村级文化广场整洁宽广,正在建设中的蒲川卫生院工地马达轰鸣,千亩标准化黄芪种植基地药香浓浓。村民韩学礼谈起了元明村两年来发生变化的重大秘密:“这些变化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双联好政策,归功于双联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的大力帮扶,更要归功于村里有个攒劲地村支书乔济民。在今年春节第一届全村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乔支书给大伙儿承诺,要借双联的东风给老百姓办好六件实事”。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憨实儒雅的支书乔济民拉开了话匣子,谈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双联活动的深厚情谊,谈8千多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要干好!”这是他的做人信条,也是在村支书上任伊始的庄严承诺。
生活在伟大时代的人们,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而乔济民的梦想就是“让农村环境有城市般的品味,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放飞梦想的带头人
元明村位于渭源县莲峰镇著名风景区首阳山北麓,与天井峡风景区相毗邻,区域内地势平坦,地域开阔,蒲川河蜿蜒穿村而过,药材种植种类繁多,是该县中药材主产地和千亩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但是当地没有成形的市场,农民们增产却不能增收,原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基础设施落后。乡亲们守着“金饭碗”却脱不了穷帽子。2013年春耕时节,镇党委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全村公推直选,多年在外做生意的乔济民成了村里当家人。
2013年新春,省疾控中心主任王新华带领一批医疗卫生专家、双联物资,深入开展双联活动。领导们谋划着如何才能把“输血”式帮扶变成“造血”式发展?他们倾听着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乔济民的发展思路:远学华西近学西关是全村的发展奋斗目标;建成一处市场,带动一批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的思路是元明村发展的起翘板;发展林牧业改变单一农业种植现状是元明村发展的起步点。领导们听了连连称赞:“年轻人思路开阔,有想法!我们一起努力,把元明村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双联模范村。”
为了扎实推进双联工作,原省卫生厅决定派省疾控中心干部徐晓辉在该村挂职任第一书记,和村委班子一道共同谋划发展大计。中药材交易市场、幼儿园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蒲川卫生院整体搬迁、文化广场和多孔桥,双联工作点建设……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让老百姓喜在脸上、乐在心坎里,变奏成双联互动和谐的新篇章。
真抓实干的带头人
立足中药材种植优势,在蒲川河南岸200多亩荒滩地建成一个集药材交易、加工、藏贮、物流为一体的中药材集中园区,是有效解决村民卖药难题,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带动激活一大批产业发展的一剂良药,这是乔济民盘算多年的想法。上任后他奔走呼告,与双联单位和挂职干部积极衔接配合,经刘维忠主任“穿线搭桥”,惠森药材盈销售平台在该村落户,农民朋友在那儿上淘宝,掌握药材信息有了“千里眼”;兰州瑞斯商贸有限公司预计投入4000万建设中药材市场,目前已完成了地形勘探、规划、效果图工作,有望在8月份开工建设。
大病不用上省城。蒲川撤乡并镇之后,原卫生院利用率不高,经过村班子一班人的反复谋划,同时借助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帮扶该村,在镇党委和镇政府以及县卫生局的积极协调下,这个干了半年的村官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将一份《关于蒲川卫生院整体搬迁元明村的可行性报告》递到了县委县政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前期投资260万元的蒲川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很快在元明村落地生根,今年 4月已破土动工,喜庆的礼炮声久久回响在村落上空。在今年的双联工作座谈会上乔济民还建议,在医院建成后,还要请省城专家定期到村上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医院长远发展。
文化广场传播起社会正能量。2014年春节,元明村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拉开序幕。媳妇们扭秧歌,跳广场舞,厚实的汉子们拔河、打篮球……呐喊和欢快的喜庆中,流动着祥和、文明、团结,友爱的社会新风尚。70多岁的老汉贾明昌乐呵呵地说,元明村的风气变了,以前年轻人们一闲下来,不是赌博就是摆酒场,再就是聊闲话,现在变了。为了满足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让村民们闲有所乐,乔济民盘活河滩地建成文化广场,硬缠软磨叫来了开工程机械的好友,一天两晚上推出了4000平米活动广场,如今还欠着他们的机械费用。今年又争取四十多万元资金对广场升级配套,一定让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跳起广场舞,开展文体活动,为的就是传播文明、和谐、团结、友善的社会正能量。
夯实基础谋发展。为了改变落后的基础设施,2013年,乔济民积极奔走,多方协调,筹措资金165万元,村委会三层商住及办公楼已建成竣工投入使用。投资25万元修建的元明二社多孔桥,解决了附近老百姓过河难题。现在老百姓正急切的盼望着门前道路的硬化和亮化,因为他们知道村上正在落实160万元的道路硬化项目以及太阳能路灯项目,从此将彻底告别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晚上黑乎乎的不堪苦境。而村民李玉定则盘算着他刚出生的小孙子在三岁时,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因为他听到元明村的幼儿园项目也很快有眉目了。
充满活力的带头人
说起干工作,乔济民总有一种不怕吃苦不怕累的忘我精神。今年6月5号,刘维忠主任和王新华主任商定在元明村开展“庆七一促双联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后,乔济民和工人们一起顶烈日冒雨淋,促工期抓质量,在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文化广场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任务,使得活动在26号如期举行。虽然他每天精疲力竭、皮肤被晒得起皮黝黑,但看到活动期间如潮水般涌来的群众和激烈的比赛场面时,心里却充满了欢喜和欣慰。在谈起元明村的发展蓝图时,乔济民充满了信心。该村与蒲河街道仅一里之遥,建好后的元明村集贸易、加工、藏贮、物流为一体的中药材集中园区和蒲河养殖示范基地相连,通过中药材、中药树、养殖、肉畜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梯级产业经济链。同时,与毗邻的蒲河石门村联动发展,开拓以中医药养生生态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实现联村连片开发,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谈性正酣,电话响了,略显疲惫的他,脸上充满了无奈:“又是要低保上访的。”
乔济民当上了村支书,也得罪了不少人,好多亲属和朋友,托关系要低保要好处,都被碰了“钉子”,闹翻了脸。他向我们诉说着当村支书一年多来的无尽酸楚和坎坎坷坷……可是当卫生院搬迁项目工地打电话来有事需要协调时,他又带着班子成员匆忙走向工地,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作者:元明村党支部,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