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探索精准扶贫实施路径

20.04.2015  11:03
日期:2015-04-20 来源:甘肃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承载着2600万陇原儿女的世代梦想和不懈追求。2012年,甘肃省委领导班子下定“全面小康绝不拖全国后腿”的坚定决心,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探索“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3年来,波澜壮阔的双联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已成为甘肃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最有力的载体平台。      紧扣“重在联” 汇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让甘肃省委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没有甘肃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非常之举甘肃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让各级干部群众都行动起来,才能加快全面小康进程。为把牢联系群众、造福群众立足点,全省各级以“联”为重,有效汇集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动力。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联”。领导带头,是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劲动力。省委常委会坚持每年专题研究部署,连续3年召开全省双联行动大会8次、协调推进会12次。探索建立牵头领导、组长单位、联席会议等12项工作制度,确保双联工作扎实推进。省委常委和其他省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联系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贫困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联系村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商全面小康大计。在省委班子有力组织领导下,全省先后有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3874个行政村摘掉了贫困帽子,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3.2%下降到19.8%。   二是四级干部“结对联”。万人一心,犹不可当;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省委建立四级党员干部联动工作机制,提出“不脱贫不脱钩、不实现全面小康不罢休”的要求,组织省市县乡四级1.5万个机关单位联系1.56万个行政村、40.8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7.1万个贫困户。随着双联行动的逐步深入,联系范围由农村延伸到城镇和企业,省市县共有429名领导干部联系949户企业,1.8万名干部联系802个城镇社区、1.8万户城镇贫困户。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双联行动,使全省贫困村发展思路活了起来、致富路子宽了起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欢迎。在2014年度考核中,基层干部群众对双联单位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占97%,其中达到100%的占57%。   三是社会力量“助力联”。集众人之智、筹众人之力、圆众人之梦。全省各级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民企陇上行”等活动,先后有8万多名人大代表、1万多名政协委员和许多非公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主动参与双联行动。建立内引外联工作机制,对内把由乡镇联系的613个贫困村调整为由省市两级有实力的单位联系,强化帮扶贫困村的力量;对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模式,引进发达地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帮扶,先后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省209家省外单位联系61个县的贫困村进行帮扶。      紧扣“贵在为” 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甘肃省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力促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突出“为”是双联行动的要旨所在,着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一是农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自然条件严酷、发展基础差、历史欠账大是甘肃最大的省情实际。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坚持把改善“三农”基本条件作为着力点,从农村发展最薄弱环节和群众生活最急迫的事情入手,组织实施“八个全覆盖”、做好“五件实事”,集中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大批民生问题。3年来,累计易地扶贫搬迁6.1万户、30.5万人,解决农户通电9.47万户,改造危房62.36万户,农村道路硬化率提高16.84%,自来水入户率提高20.87%,为贫困村儿童捐赠营养包57.68万套等。   二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对甘肃来讲,农村发展是全面小康的“短腿”,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难题。全省紧紧围绕壮大富民产业这一核心,大力实施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致富技能“三个一”工程,使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3年来,全省累计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农民技能培训资金1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递增15.3%、13.3%、12.3%,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   三是制约发展难题明显缓解。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最艰难的攻坚工程、最复杂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在58个贫困县和17个插花县的乡镇设立扶贫与双联合一工作机构,推动帮扶力量、扶贫项目、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向贫困村(户)聚焦。尤其是着力破解发展资金不足这一长期制约扶贫开发的突出瓶颈,探索建立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房贷款等为一体的贫困地区农村融资贷款担保的金融保障体系。3年来,各级双联单位协调发放培育富民产业贷款1016.24亿元。以双联惠农贷款为代表的金融扶贫,已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 紧扣“深在制” 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甘肃省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双联行动创造性建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统筹基层党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一是构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真正取得全面胜利。全省开展的双联行动,既让贫困村(户)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又让干部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形成了党群良性互动、双向受益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单位依托双联载体,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要求,下气力解决联系村和联系户反映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年来,累计帮办实事67万多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4万件,开展义诊144万人次,陇原大地到处都是双联干部真心服务群众的身影,处处呈现出合力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二是构建了统筹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保证。全省各级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构建了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全省1.27万个双联单位党组织与1.26万个双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新建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7592个,选派2234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帮助调整充实联系村两委班子4374个,新发展农村党员1.47万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45万人,增强了农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武山县探索建立“8+2”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模式,成为双联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示范典型。   三是构建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省各级把双联行动与推进农村深化改革、法治建设紧密结合,把疏导情绪与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紧密结合,广大双联干部在农村一线担当法治精神的“传播机”、群众情绪的“减压阀”、社会秩序的“稳定器”。3年来,累计调处农村矛盾纠纷27.8万件,化解3600多件积案,全省信访总量下降了16.7%。广大双联干部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这一前所未有的双联亲民大行动愈联愈亲、愈联愈真、愈联愈深、愈联愈实,联出了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