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基础设施建设篇
原标题:城乡巨变的强大基础支撑
——我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基础设施建设篇
初冬的一天,通渭县张庄村农民王志祥,一大早搭乘通村班车去20公里外的县城赶集,返回时顺便买了两斤面条和几样新鲜蔬菜,回到家还不到中午。
“现在农村条件越来越好了,农民走上了水泥路,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自来水,日子和城里人没啥两样!”王志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王志祥老人感受到的,正是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而这一切,得益于“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基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扶贫攻坚、基础先行给城乡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
公路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家在兰州的小宋,多年在陇南武都上班。去年以来,成县至武都、十堰至天水(甘肃段)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武都到兰州实现了全程高速,这让小宋很开心,“没想到山大沟深的陇南,这么快通上了高速公路,我以后回兰州方便多了。”
甘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但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发展历史欠账多。到“十一五”末,全省高速公路只有2000公里,与新疆、四川、内蒙古还未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全省一半以上的县没有通高速公路,60%的行政村没有通硬化路。公路突出干线网络建设,而通向偏远山区的“毛细血管”还比较薄弱,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把交通列为“3341”项目工程建设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之首,积极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推动全省交通建设率先跨越、引领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约25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15万公里,14个市州政府驻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贯通,86个县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所有乡镇以沥青水泥路贯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原有省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重达到80%以上,以上三项指标均比“十一五”翻了一番。
我省作为典型的贫困省份,交通在扶贫攻坚中具有特殊地位。我省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分布于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四省藏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农村公路发展滞后,则是制约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
我省从2013年起启动交通扶贫攻坚,每年新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截至10月底,今年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301公里,一级公路169公里;建成通车二级公路906公里;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万公里。
高速公路接县区、国省干线通乡镇、农村公路连万家……交通条件的改善,让我省城乡群众出行不再难。而在广大农村,公路修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活跃起来,吸引外地客商走村入户,昔日偏远的农村交易市场活跃了起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