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平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主持报告会。
省领导冯健身、泽巴足、咸辉、张晓兰、虞海燕、李荣灿、梁言顺等出席。
刘伟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发展新形势、适应发展新环境、统筹发展新条件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经济运行中增速换挡、投资效益减弱、原材料产能过剩、工业效益下降等问题更加突出,加之我省工业中重化工和原材料产业占比较大,产能过剩、库存增加导致工业下行仍然没有触底。破解发展难题、转换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新优势,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各地各部门要抓紧落实好中央部署,以新思路、新举措下功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传统产业供给水平的提升改造,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支撑经济稳增长;一手抓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刘伟平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强化思想自觉。面对当前增速换挡的节点、结构调整的节点、动力转换的节点,各地各部门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发展作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和动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加快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一是要尽快改变对原有发展模式路径的依赖,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思想自觉转化成实施全面创新的实际行动,使资源型经济和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最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新”“旧”混合动力推动经济增长。二是要克服对创新发展领域、创新发展主体的狭隘理解。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大到国家战略、小到工作方式方法,一切能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都是创新。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署落实,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服务创新职能,厚植创新链集聚要素能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三是要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谋划工作思路要创新,在深入研究国家发展取向、调控方向、产业导向的基础上,抓住政策叠加机遇,积极谋划,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作用的发展战略。政策制度的设计要创新,制定政策要立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创新,加强调研,善于发现基层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做法,推动面上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
刘伟平强调,当前,各地各部门要更加自觉地按照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工作的思路、办法、举措,推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断提升全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一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要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上挖掘潜力,一方面用好市场这只手,引导实体经济加大投入,做优服务产品、做强服务品牌、满足消费需求。将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持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好政府这只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把消费的热点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要继续发挥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功能。尽快健全完善PPP模式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核准办法和程序,使社会资本便捷、高效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加快培育对西开放的新优势,将我省在国际产能合作上已有的一些亮点做得更有成效,加快建设我省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合作项目,加快推进兰州(东川)国际港务区和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建设,树立甘肃国际产能合作的良好形象,做好内外联动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文章。二要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围绕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创新发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做强城市经济,强化产城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认真分析产业链中的价值链来布局创新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上取得突破,以城市经济的加快发展促进居民收入的增加、投资和消费的扩大,通过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来提升创新要素聚集能力;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做好“通”“会”“转”的文章,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举全省之力办好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把过剩产能“转”出去释放,把有市场的先进产能“引”进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把创新资源、创新团队、创新产业集中向试验区布局,强化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融合互动、竞相迸发的发展之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创造良好的市场预期。四要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使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跃升、现代服务业实现优质高效发展。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不仅供给数量充足,而且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使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推动“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深度融合、协同实施。依托现有的各类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整合创新资源,尽快研发一批可对接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围绕已经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早谋划、构建配套的产业体系,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实现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用创新的思维来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引导更多的要素向高端化现代服务业聚集。五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服务创新的能力和本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的限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服务创新发展的效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努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在已有创新政策的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充分释放政策的叠加效应。着力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从培养和引进两方面用力,打造一支有规模、有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加大创新投入,对企业的扶持资金以基金化、股份化进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骨干企业。(记者 白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