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漫漫谋划细思量政策紧跟上

19.08.2015  12:51

    准入门槛放宽

    1

    放宽准入领域。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平等开放。

    2

    放宽创业主体准入条件。凡依法符合出资条件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村委会和居委会等,均允许投资创办经济实体。

    3

    放宽出资限制。降低企业法人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申报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不在限制注册资本,且免于验资,在工商登记接受注册资本分期缴付。

    4

    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申请人只需提交能够证明对其住所或经营场所享有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材料或租约,可不要求提供权属证明文件。

    创业扶持体系

    1

    要搭建融资平台。积极探索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加强创业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投放力度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

    2

    强化技术服务和信息指导。建议构建兰州市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信息、行情等有关咨询服务。

    3

    推进“阳光”政务,优化全民创业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是全民创业最重要,最直接的孵化器。

    4

    优化舆论环境,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全市创业热情很高,但大多数人对创业扶持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宣传的侧重点应该从创业引导宣传转为创业政策宣传。

    “当年对于我来说,除了选择公务员就业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自己创业。因为在我看来,自己创业的机会或许更宽泛一些,于是我便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创业。4年多的创业虽然经历了很多苦,但也很充实,对于未来依然充满信心。”日前,兰州思马特公司总经理王凯这样说。

    “全民创业

    ”急需治愈

    “硬伤

    ”

    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近年来,兰州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极大改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创业形势明显好转,民营经济向好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整体向好的形势下,“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也客观存在。兰州“全民创业”工作呈现“沙漏”型结构,沙漏的两端,一端是政府层面为着力推进创业工作不断完善的良好的顶层设计,另一头是群众渴望创富、期待成功的美好愿望,而连接两端的中部蜂腰却是在市场环境下,创业实体和创业实践活动在夹缝中缓慢行进的真实写照。

    《问卷》显示,在创业门槛方面,有48%的人群对筹措资金存有顾虑,有38%的人群认为资金缺乏是创业最大的障碍,有33.32%的人群因为“很难获得创业资本金”而不愿创业;有10.16%的人群顾虑创业过程中可能遭遇“行政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琐”,有8.46%的人群担心创业过程中“无从获取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帮助”。此外,有14.08%的人群因为“创业投入风险大,怕亏空怕失败”的心理不敢贸然创业,19.46%的受访者因为“承受风险能力弱,惧怕失败”而不愿创业。基于对上述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最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主要是资金、社会关系、创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创业影响最大主观因素主要是风险意识、市场意识、社会经验和舆论影响。

    在创业服务方面,有约15%的受访人群认为在创业过程中会受行政审批等环节的掣肘,有可能成为创业最大障碍的部门机构中,10.52%的人群认为是银行,3.72%的受访者认为是工商部门,2.24%的人群则认为是税务部门。

    在创业帮助与扶持方面,有50.88%的人群表示最需要“资金支持”,22.68%的人群需要“行业及政策指导”,12.32%的人群需要“便捷的法律、会计及金融服务”,此外,还有50%以上的人群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简化办事手续、降低创业门槛、提供项目、人才和技术支持并在税收、贷款、审批、工商申办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从而帮助创业者分担创业风险。有30.4%的人群认为要“在兰州获得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很难,有29.6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容易,但手续繁琐”,只有5.84%的受访者认为“很容易”。

    在创业资本方面,根据调查,有46.92%的受访人群需要5-10万元的起步资金,35.04%的人将创业本金定位在10-30万元之间,欲以5万元以下资金实现“小本创富”的在全部受访者中占比接近18%,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创业资金需要依靠借贷——向亲友拆借或向银行申贷,因此,缺乏创业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单一是受访者普遍关心并遭遇的难题。

    就全民创业心态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农耕文化和长期偏居西北一隅的影响,加上对于未知风险的恐惧和大多数人惧怕失败的心态,习惯或者说更倾向于在体制内就业的心理仍是当前的主流,兰州人的创业热情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高涨。与当下全球机会型创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创业结构和类型不同,在兰州,借工作之余“再干点什么”的机会型创业是极少数,仅仅作为兼职的营生,因而投资动力不足、缺乏持续创业的耐力,呈现“小打小闹”、见好就收的状态。大多数的创业则是“没办法的办法、无选择的选择”,属于生存型创业,这种创业占据了创业活动的主导地位。

    倾心致力联网电商平台建设

    王凯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兰州人,虽然今年才25岁,但他在装修业界却早已名声鹊起,颇具影响力。因为他及他的团队所倡导的物联网电商平台,不仅给他和其合作伙伴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且颇具成长性,被业界广泛看好。

    2013年,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王凯经选拔进入了全国前100的人才培养创业创新实验区。王凯第一次以合资的形式购买了几台打印设备,做起了实验区及研究生楼的打印工作,在接到全实验区打印教材资料后,立马赚到了几千元钱。这对于一个月只有600元生活费的他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可谓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不算多,但却让王凯对自己的创业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毕业之后,王凯从家里借了2万元钱,与合作伙伴筹备自己的公司,在其创业过程中,他遇到了与所有创业者一样的艰辛与波折。讲理、不讲理的,耍横、演双簧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让公司不仅背上了各种各样的负债,就连原先一起合作的朋友都纷纷撤资。在家和朋友的帮助下,他再一次踏上了创业之路。

    对于商业社会来说,任何一种新型业态都会让行业秩序发生变化,也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王凯说,很多创业者虽然在某个领域或行业有一定的作为,但就当下说,若不在只是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合理保护的话,就为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在涉嫌抄袭和模仿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若行业协会对新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的话,也会助推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创业的。

    兰州全民创业新高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下,中西部二线城市正在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新地。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西南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的2014年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均为2.3%)仅次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5%)和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体(2.4%)。

    不仅如此,过去5年大学毕业生创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前3个地区中,除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以外,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中原区域经济体、西南区域经济体始终占据一到两位。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是不少大学毕业创业者所看重的。尤其在“一路一带”战略的推动下,众多创业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西部地区。

    兰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既是带动甘肃经济发展的旗舰,也是引领经济转型的风向标。近年来,兰州把创建创业型城市与开发区建设、项目建设、民生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一个新区、两个开发区,建成了一大批大型产业支撑项目,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创业型城市建设之路。

    我们注意到,日前,兰州有关部门发布了《兰州市全民创业情况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的方式,随机调查、当场回收、无记名的形式,在10天时间里,面向市民(非特定人群)发放调查问卷表5000份,《问卷》显示,被调查者中,完全没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占比约为11%,也就是说接近90%的人群想过、试过或者已经成功“创业”。这意味着通过多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全市各人群的创业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全市创业热度很高。

    按年龄结构划分,全部受访者中有80%以上为18—45岁的青壮年、正是社会劳动力的主流群体。按身份划分,受访人群涵盖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在校生、下岗失业人群、劳务输转人员、失地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多个群体,50%以上被调查者对兰州的创业环境表示看好或基本看好,8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兰州的创业政策知情,由此可以判断,兰州具备实施“全民创业”的坚实基础和社会氛围。

    在具体的创业规划中,拟在传统一、二产业方面创业发展的占比分别为3.2%和6.92%,90%以上创业项目集中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上。符合我市在经济转型方面的发展方向。

    兰州开出全民创业“药方

    《问卷》还就促进全民创业提出了意见建议。在创业准入门槛方面,一是放宽准入领域。应向东部沿海地区学习,采取“非禁即入”的原则,就是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平等开放。允许具有合法身份证明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我市范围内依法申请从事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垄断行业、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

    二是放宽创业主体准入条件。凡依法符合出资条件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法人、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村民委员会和具有投资能力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均允许投资创办经济实体。三是放宽出资限制。降低企业法人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申报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不在限制注册资本,且免于验资,在工商登记接受注册资本分期缴付,首期出资达到注册资本的20%即可,其余部分可设置年限由创业者按期缴足。四是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申请人只需提交能够证明对其住所或经营场所享有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材料或租约,可不要求提供权属证明文件。

    在培育全民创业主体方面,《问卷》提出要引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鼓励和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及各类技术人员创业。对这类人群兴办经济实体,除享受原有的优惠政策外,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并简化其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程序和手续。对初次创业的城乡低保户,可以6-12个月为期限为其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行试营业制度。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除经营前置审批的事项外,可实行试营业制度,免费核发有效期为12个月的临时营业执照。在试营业期内,免收各种费用。

    在开展全民创业培训方面,一方面,由就业部门牵头,面向全民开展公益性创业知识大讲堂,宣讲创业政策、营造创业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加强创业教育,在各类大中专院校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加强创业实践训练,培育认定一批创业实践训练基地,把有志创办企业的创业者组织起来,为其提供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系统知识的培训,帮助创业者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使其通过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减少创办企业盲目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在完善全民创业扶持体系方面,一是要搭建融资平台。积极探索融资服务项目和金融产品,加强创业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投放力度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简化小额贷款担保手续,加大发放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退转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失地农民个人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将居民身份证号、社保账号的信息与个人信用相关联,并建立覆盖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诚信评价体系和信用档案库。建立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二是强化技术服务和信息指导。建议构建兰州市创业项目库、兰州创业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市场行情、项目推介、技术进步、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有关咨询服务。三是推进“阳光”政务,优化全民创业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是全民创业最重要,最直接的孵化器。在创业申请时,全面推行“一个部门受理、抄报相关单位、受理部门代办、限定时间办结”的并联式审批方式,提高注册审批效率。凡在限定时间内未申明正当原因,逾期未能完成审批的一律视为“超时默认”。规范执法行为,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实行缴费明细册制度。

    四是优化舆论环境,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全市创业热情很高,但大多数人对创业扶持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宣传的侧重点应该从创业引导宣传转为创业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广泛、持久地宣传和解读有关的创业政策和服务,大力宣传我市创业工作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弘扬创业精神,建设创业文化,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注重培育创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可定期举办兰州市"创业标兵"和"创业能手"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创业典型。

    如此说来,只要统筹各方力量、调动积极因素,为打造“尊重创业”的人文环境,“扶助创业”的政策环境,“支持创业”的服务环境,“安全创业”的法治环境,“宽松创业”的投资环境,才可激发出全民创业的无限活力,把兰州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合资本成长、最适合创业的城市。

    □记者张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