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自费创办民俗博物馆 留存渐失的乡村印记

01.12.2014  10:15

  甘肃新闻网兰州12月1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农村的一些印记也在慢慢消失。高台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通过创办民俗博物馆,将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农村记忆和民俗文化,收集整理,进行留存和再现。

  这位平素酷爱收藏的农民名叫郑少华。他常年走村串户,收集农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俗文物等,利用打工、创业挣来的积蓄,已经收藏展示各类民俗文物1800多件套。

   具有“乡土味”的博物馆

  11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台县月牙湖公园西北角的这家民俗博物馆。这里是一处仿明清的四合院建筑,前后左右的所有房间内,都陈列着郑少华四处收集的各类民俗展品。

  “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太快了,大量农民进城,过去农村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民俗活动等,都慢慢被遗忘。而现在的年轻人又很少有机会了解和体验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还有一些进了城的农民,也想寻找曾经的记忆……所以,我就开办了一家具有‘乡土味’的民俗博物馆。”郑少华说。

  2010年,当郑少华有了创办民俗博物馆的想法后,高台县有关部门非常支持,于是就把月牙湖公园里的这个四合院提供给他使用。这个四合院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郑少华按照民俗、家具、农耕、纺织、生活、微缩、还原等类型,规划了12个陈列展室。

  郑少华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各类收藏:明朝千工床、清末桐木木雕像,还有上世纪当地农民使用过的桌椅、香炉、水烟袋、计量用的斛斗,以及犁、磨、纺线车等各类农具。目前,郑少华收集展出各类民俗文物有1800多件套。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的讲解,郑少华聘请了3名经过专门培训的讲解员。他还整理了一份详尽、有趣的讲解词,通过讲解员生动地讲述,让游客更真切地感受过去农村生活的场景和典故。

  痴迷收藏生活旧物

  郑少华今年39岁,是高台县巷道镇泰安村的一位农民。他为人质朴,说话爽朗。尽管小时候读的书不多,但现在一有时间就看一些历史、文化、收藏方面的书籍。闲暇时,还要从网上了解各种陈列展品、保护文物方面的知识。

  他从小就喜欢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一些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感兴趣。1994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学着做生意。在村里收购牛羊等农畜产品后,运到别处去卖。在走乡串户时,也顺便试着收集一些农村的各种生活旧物。

  “那时候,我每天起早贪黑,周边的市县村社都基本走遍了,对当地民俗风情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为我以后从事民俗文化收藏打下了基础。”郑少华说。

  1997年的一天,他在高台县宣化镇一户农家,惊喜地看到人家桌子上摆放着的一件牡丹花瓶。他越看越喜欢,就想收藏。尽管这家老人愿意给他,但老人的儿子不情愿。于是他就找熟人做工作,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了这件“宝贝”。

  那几年,他一有机会就收集一些旧的瓶瓶罐罐、旧农具、旧家具等。慢慢地,周围乡邻、亲戚朋友都知道他喜欢这些,人家不用的牛车、磨盘、犁铧,还有旧画等都送给他。当时,别人不理解,这些“破烂”有什么用?但郑少华总是对这些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2009年,他在天水做生意时,无意碰上了一副老式轿子。由于轿子长时间无人保养,都快散架了。他想方设法运回高台,找来当地一位60多岁的老木匠,加固框架,安装厢板,又喷上防腐剂,打上蜡——轿子整修一新,郑少华兴奋不已:“过去在电视上看到过大花轿,但这种小巧玲珑的轿子太少见了。幸亏还能修复,再辛苦也值了!

  郑少华的妻子原本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打字复印店,但自从他创办了这个民俗博物馆后,一个人根本照看不过来,于是,妻子也开始帮前帮后。在妻子看来:“年轻时的郑少华缺乏经验,有时候收集来的藏品不是真品,或者没有收藏价值,经常花冤枉钱。”为此,两口子经常生气。后来,为了少受损失,妻子也逐渐帮他把把关,出主意。时间一长,郑少华的妻子也渐渐喜欢上了收藏。

  有时候,他们去乡邻或亲戚家串门,就先跑到人家后院、羊圈、猪圈里翻翻、看看。那些已经派不上用场的土坛子、碾子、箱子、柜子等,他俩一起清理出来。经常是,旧物件清理干净了,他俩一身的尘土。回到家里,郑少华还和妻子进行修复。如今,他俩都已掌握了一些木工活,还有泥巴烤烧等修复技术。

   展示农村民俗的窗口

  这家民俗博物馆建好后,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不仅来自省内,外省的也络绎不绝。特别是在夏季,北京、上海、新疆等外省游客,还有自驾游团队等,只要来高台,总要来这里感受一番。据介绍,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达20万人次。

  来自合肥的一位游客参观了这个民俗博物馆后深有感触:这是了解高台以及西北农村风土人情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这些“摆设”“家当”以前都没有见过,“乡土味”很浓,而且是由一位当地的农民收集整理,更是体现了当地农民的纯朴和智慧。

  曾经有一位教授在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后说,农民创办博物馆,说明新一代的农民有了文化追求,并能意识到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为更好地传播当地民俗文化,郑少华还自己设计、创意制作了12个品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比如微缩农具、微缩茶台、小推车、小磨盘等,每年竟能销售3000多件。这不仅延伸了西部农村民俗文化,还能为民俗博物馆将来的扩容积攒点经费。

  更让郑少华津津乐道的是,2012年7月,当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走进嘉峪关时,他有幸参加了这期节目,并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件藏品进行鉴定,还收获了一个证书。

  郑少华说,明年,他要利用博物馆旁边的一块空地,建一个农村生活体验馆,让游客亲自推磨、打水,亲手做农家食品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体验到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记者 胥廷辉 朱宇鲲)

  原文标题:记者关注:留存渐失的乡村印记——高台农民郑少华自费创办民俗博物馆

  原文链接: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4/12/01/010861748.shtml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