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腰鼓

10.08.2015  13:35

□华商网图片

□新华社图片

    一

    军营腰鼓,兵味十足,韵味独特。

    在河西走廊永登某炮兵旅军营宽阔的躁场上,以加农炮、榴弹炮、自行火箭炮、白杨树、军营营房和祁连山余脉作为舞台背景,260名军人身穿迷彩服,身背腰鼓,为3000多名官兵表演着安塞腰鼓。

    260人一个节奏跳起来,虎虎生威,地动山摇;一个节奏喊起来,气壮山河,声震云霄。操场上,大鼓声雄浑激昂,腰鼓声清脆明快,队形整齐,场面宏大,恢宏壮丽。时而气势磅礡如万马奔腾,时而轻柔飘逸如天女散花。时而热情奔放,如兔起鹰落。飘动的红绸、红腰鼓把青春四射的青年官兵裹在飞扬的尘土里,黄土高原上诞生的安塞腰鼓在军营里展现着高原鼓舞的狂野和潇洒,展现着军营男子汉的阳刚和健美。

    二

    军营腰鼓是该旅官兵根据安塞腰鼓编排和改进而成的,是安塞腰鼓的创新版,升级版,它保持了安塞腰鼓独特的风格,融入了军营特色,形成了安塞腰鼓基础上的军营腰鼓。

    陕北安塞腰鼓是中国鼓文化的代表,具有动作优美,特色明显,生动活泼,小巧灵活,形式多样,技巧多变等特点,是国家和军队大型文化活动和庆典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经过几百年的提炼和改进,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有大型活动的天安门广场上,在各种规格的开幕式和舞台上,在黄土高坡上,在城市广场上,在部队躁场上,在社区楼宇间,都能看见各种各样的腰鼓演出。腰鼓,几乎是随处可见。既能登大雅之堂,成为演出队伍里的主力军,一展身手,也能入乡随俗,成为社区和广场舞大妈们的健身小菜。集表演、文化活动、商业演出、健身、娱乐于一体。形成了安塞腰鼓传统旗下的军营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等特色腰鼓队。安塞腰鼓普及率很高,从陕北逐步走向全国,甚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安塞腰鼓的动作是武术动作和舞蹈动作的融合,动作舒展大方,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再融入军队的整齐化一、威武雄壮的气势,特点就更为鲜明。使劲地跳,尽情地喊,尽显青年人的青春和朝气。打一场军营腰鼓,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又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又可以展示军人的精神风貌。安塞腰鼓在军营里,在以青年人为主的军人身上,把它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有创新和发展。

    三

    腰鼓,顾名思义,是把小鼓背在腰上,右肩左挎,用红绸缠腰,固定在左腰部和腰带同高的地方,鼓和人浑然一体,鼓随人起舞、旋转。手拿鼓槌右手上举过额头,右手高,左手低。人在用双手挥动鼓槌上下左右打鼓的同时,手、脚、腿、头、都有很多特定的配合动作,每个部位,每个动作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准确的说,腰鼓动作是舞蹈动作的柔美和武术动作的刚猛的融和,阳刚之中带温柔。手和臂要轮圆,用力挥动系在鼓槌上的约50公分长的红绸,上下左右击打鼓面。脚腿要马步腾空,落地时脚后跟超前蹬地,面带微笑,头随鼓点左右摆动或回头摆动,体现出黄土高原汉子的开朗与活泼。

    腰鼓的基本动作有上场、缠腰过档(分大缠腰和小缠腰)、马步横移、左右交叉(分大交叉和小交叉)、上下交叉、双飞燕、凤凰三点头、十字梅花、路鼓、大摆队、拜四方等十几种动作。

    缠腰过裆是最基本的一个动作,也是最难的一个动作。大缠腰要用劲跳起来,双脚腾空,向前腾跃。按鼓点节奏蹦起来转圈或变幻队形,使劲跳,跳得越高越好,双脚落地时要脚尖朝上,脚跟使劲蹬地。小缠腰时跳起来,便打边转圈,脚后跟后提使脚尖朝地。双手用鼓槌按节奏敲鼓,前后左右上下使劲挥动鼓槌上的红绸并击打鼓面,手挥动的姿势越大越潇洒。跳起来时,手要从外向内在腿下将鼓槌和绸子上挥。这一套动作要求很高,做起来难度很大。

    260人在动作变幻和队形变幻中,使劲地蹦,使劲地跳。平静的操场上震起了漫天尘土,鼓声阵阵,红绸飘舞,黄土飞扬。老远看,整齐、壮观、潇洒、飘逸、鲜艳。队形变幻时,气势猛、节奏快、动作大、喊声响。血气方刚的几百小伙子如龙腾虎跃,舞动青春,卷起一股强劲的旋风。满脸汗珠,满身虎气,迎得满场喝彩。

    一场演出下来,完成十几个动作和队形变幻,连续蹦跳约十五分钟,整个人都是大汗淋漓。年轻人活力四射,朝气和虎气是最明显的特点。欢快的鼓点,舞动的红绸,翻腾的腰鼓,伴随着、笼罩着蹦跳腾跃的官兵。民间鼓舞融进了军人的阳刚和威武,整齐划一,气势恢宏,刚劲有力,洒脱优美,振奋人心,威武雄壮,壮我军威,尽展西部军人风采。

    四

    军营腰鼓讲究士气,除了动作夸张,有气势之外,还要跳得猛、绷得高、喊得响,跟随鼓点用胸腔发出短促有力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做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腰鼓的队形形式多样,按人数多少,身材大小,前矮后高列队。基本阵形有长方阵、正方阵、大小三角阵、太阳阵、五环阵、五角阵、八一军旗阵、十字梅花阵、品字阵、光芒四射阵、“首长好”阵等等。阵形也可以随时设计和调整。也可以一人领舞,两人领舞,四人领舞,八人领舞,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队形变幻可以扩大和缩小,任意组合,聚散自如如行云流水。如融方向变幻和队形变幻为一体的“拜四方”动作,则是演出的高朝,击鼓助威,几百人后转猛移,左突右进,在大缠腰动作中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南北奔突,裹尘带风,整体飘动,气势磅礡,如运动战中追迁逃敌。个体美与整体美,服装美与气势美,武术美与舞蹈美,纪律美与艺术美,战士美与军营美,青春美与腰鼓美,汇聚成了美的旋律,美的组合,美的展示,把练兵的操场融合成了一个美的舞台。看这种演出真是美的享受。

    鼓声就是命令,队形变幻,动作变幻指挥者是鼓语。用两对大鼓,两对镲,在表演队伍前同时敲击,鼓点变幻指挥着动作和队形变幻。听到鼓声,官兵们个个激动,人人亢奋,勇敢顽强,犹如和敌人拼刺刀冲锋陷阵。鼓声助军威,气势如猛虎下山,绞龙出海。有如古代军士演阵,蔚为壮观,让人一下想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五

    安塞腰鼓的服装是白绸的特制服装,上衣袖口衣襟镶嵌紅边,紧口裤,头戴白色羊肚毛巾,这是很多场合腰鼓的标准服装。这个服装配红腰鼓,红腰带,红鼓槌飘带,颜色搭配格外明朗。红白相间,对比明显,鲜艳夺目,华丽明快。加上满天飞杨的黄色尘土,黄土高坡的特点就凸显出来,演出气氛浓烈,让人耳目一新。而军营腰鼓队的服装,可以形式多样,可以以军装为主,穿迷彩服、冬常服、夏常服、作训服等,突出军人特色。这样打腰鼓兵味十足,特点明显。如果演出需要也可以穿白绸红边的特制演出服装。

    六

    军营腰鼓是男子汉打的鼓,是纯正的安塞腰鼓的张扬,说准确点是纯爷们玩的鼓。陕北人调侃说:“尘土飞不起来,那咋叫打腰鼓呢?”腰鼓让血腥男儿们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尽显黄土高坡男子汉的风流勇猛。它和老太太们闹着玩一玩的老年腰鼓,温柔羞涩的女子腰鼓,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打腰鼓主要动作是扭,扭秧歌的动作成了主打动作,准确地说是扭腰鼓。柳腰细声,难显狂野与气势。这两种腰鼓的差别那可是千差万别。如果看过安塞腰鼓或军营腰鼓,再看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社区腰鼓等等,不但没什么感觉,而且顿生一种惋惜。因为它们丢失了安塞腰鼓原本的特点和风格,成了一种闹着玩儿的娱乐和健身项目,腰鼓队伍也弥漫着闲适散漫、轻描淡写和随意性。

    七

    腰鼓应该是一种艺术体操,扭挪挥舞,手脚并用,温婉飘柔,声情并茂。也应该是一种武术,蹦跳腾跃,柔中带刚,动作夸张,勇猛威武。刚柔并济,鼓舞共辉。看军营腰鼓或者真真的安塞腰鼓表演是一种艺术享受,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美。表演中使劲蹦跳,裤带蹦断是常有的事。某旅腰鼓队在给兰州来的一个参观团表演中,当表演进行到高潮时,一名战士的裤带断了,可这名战士没有慌神,也没有乱阵,镇定自如,左手提着裤子,右手依然击鼓挥槌,动作不乱,坚持把表演搞完。主席台上细心的本单位的领导发现了,演出结束,参观的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都惊叹不已。军营腰鼓美就美在它的作风和士气,美在它的整体和气势,美在它的大局观念,严明的纪律,步调一致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那位战士懂得,打腰鼓就像打仗一样,一兵乱阵将会全盘皆输。

    八

    官兵同乐,提高士气是创建军营腰鼓队的主旨,腰鼓表演队伍里有士兵,有连长、排长、班长。15年前的2001年,时任营教导员的我亲自担任腰鼓队的排练、编导和指挥。从酒泉部队专门请了一名陕北籍战士作指导。全营所有干部和战士,一起背着腰鼓学习,从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从彩排到演出,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严抠细训。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吃苦受累。我这个营教导员,冒着炎炎烈日,提着扩音喇叭,在260人的队伍里来回穿梭,纠正动作,跑前跑后,累得大汗淋漓。嗓子喊哑了,脸晒得脱皮。战士感动了我,我也感动了战士。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三个多月的辛苦,终于排练出一场准确精彩的军营安塞腰鼓,具备了专业演出队水平,军营腰鼓终于打出了军威和士气。

    和腰鼓同场演出的还有军乐队,舞龙舞狮队,太平鼓队,威风锣鼓队,合唱队,战士业余演唱组等十队一组。特色文化演出队除军装外都有特制的演出服装。三千多人,除病号、哨兵、炊事员、值班人员外,全旅官兵,人人参与。各队的演出都非常出色,可我在观看演出时,对腰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仿佛大人在观看自己的孩子演出一样,满含热情,满含希望,满眼放光。

    九

    解说词是军营腰鼓最好的诠释:

    “祁连山下,庄浪河边,永登满城大院,每年老兵退伍的日子,军营里热闹的像过年一样,操场盛满了精彩和梦幻。腰鼓队和特色队十队一组是欢送老兵的必演节目。演出后,确定退伍的战士就要脱下军装与战友和军营告别,自己参与的最后一场表演动心动情。红绸飘荡,腰鼓翻腾,如同从蓝天上的彩云变幻,在宽阔的操场上,剪裁成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战士们把在军营里度过的青春和记忆爆发在演出的激情和歌声里,把热爱军营,热爱军装的恋情寄托在跳跃的鼓点和彩色的方阵里,把青春的力量、绿色的乐章和美好的理想,留给军营也带回家乡。

    充满激情和感情的演出如梦如诗,威武雄壮的气势和军营男子汉粗狂,是曾经的腰鼓队员永远的记忆和风采,把军营腰鼓那黄河的豪迈,长江的奔放融进梦想,带向四面八方,和青春一起飞扬。隆隆的鼓声回响在庄浪河边,安塞腰鼓扎根在河西走廊。代代官兵精神振奋,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奋发向上,作风优良,士气高昂。苦练精兵,科技强军,无私奉献,扎根西部。半个世纪以来,一代接一代军人用青春和汗水筑起祖国的西部屏障。用高尚品格和赤胆忠心托起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以赞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