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地书”的兰州人

14.10.2015  12:32

    一

    一支大笔,一桶清水。平整的地板石,宛如“”字格练习布,信手拈来,自然成趣,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手上的功夫,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是持之以恒的修炼,是对书法技艺领悟和执着追求。身段的配合更显示出汉字艺术的魅力。起笔、行笔、转锋、圆笔、藏锋、折锋、侧锋,妥了!浑厚优美的汉字,就在这一招一式中收笔。挥毫泼“”,用心在石质的“宣纸”上耕耘文字,或酣畅苍劲,或隽永秀美。字迹慢慢变化,臃肿福态,似乎也有纸上“泼墨”的感觉。笔下流淌着的文字,时隐时显,意境非常奇妙。

    如果体会书法运笔的两种力量运行方向,大字可能最过瘾。向前后、上下运动的平面运动,相对于“”平面,从外向内不断加力和减力的纵向运动,恰到好处的按笔和提笔,产生了节奏。书法就是两种作用力的结果。相对于书案,在石地板上走笔,这两种力量的运行,更显得洒脱流畅。还有,书案上临临帖子,那是一个静谧雅致的个人空间,养性怡情,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室外练摊,空旷舒展,挥洒自如,那是一个休闲轻松的公共空间,一个自在随和的交流平台。共同的爱好把人们相聚在一起。行人的观摩和鼓励,也成了一种无声的动力。难怪,不少人把广场书法作为健身强体、养性怡情的最佳休闲方式之一。兰州有不少这样的群体,活跃在城市一隅。甘肃省会展中心广场有一块“书法园地”,常年活跃着一些书法爱好者。像一道特色风景,紧紧依偎在黄河之畔,让这里有了很高的人气,无形之中给兰州平添了些许人文气息。

    二

    晨曦中,会展中心广场刚刚苏醒。人们总会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挥毫习字。心中的愉悦,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自信,都投射在举手投足之中。接着大家从四处赶来,一天的生活从室外写字开始。

    孟老师,是这圈子里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一如他的人品,平实敦厚,潇洒自然,独领风骚,颇见功底。多年的练笔,对中国书法的理解以及对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研究临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达到一定水准。

    “书法园地”有着民间书法“沙龙”的意味,是因为它的开放包容。只要喜好,随时可以参与进来。孟老师会手把手地指导。累了,打打太极拳,聊聊天下新闻,多的时候,切磋书法心得体会。每一种字体都有来头,每一笔画都有讲究。在大家心里,孟老师的字就是现实版的帖子。每个字他可以引申出好多版本,比如二王体、欧体、赵孟頫体、米芾体等等。他会收集一些报刊杂志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

    孟老师的绝活,是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文化底蕴。最让大家佩服的是,他脑子里装了许多经典诗文,张口就来,出口成章。熟背《千字文》,即便是中间断句,他能熟练衔接。《岳阳楼记》、《兰亭序》、《秋兴赋》等等名篇储藏在脑海里,随时备用。

    细心人会发现,大家人手一支自制的海绵笔,有着相似的面孔,这是孟老师的手艺。主动承诺给大家做笔,对初学者而言,是一种关爱,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进了这个圈子,跟着孟老师学习,收获颇丰。

    三

    如果经常光顾此地,会发现不少人书写的内容千篇一律,那就是《兰亭序》。

    作家祝勇说过,永和九年的那场醉,在时间的长河里,仿佛永远没有终结。兰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熟之际,王羲之写下的《兰亭序》,作为他们宴乐诗文的序言,就这份一蹴而就的手稿,成为被代代中国人记诵的名篇。于是,人们感叹: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张纸究竟能走多远?随意来到甘肃会展中心,会找出答案。这张“”根本没有停留过,它也在兰州人的身边,大家手里攥着的不正是那张龙飞凤舞、被涂改的不成样子的、清一色的《兰亭序》吗?

    说来也有意思。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里一样“惠风和畅”。会展中心广场音乐喷泉一汪清水,在阳光照射下,清澈见底,犹如一盘硕大的砚台。视《兰亭序》为至高无上的坐标,全神贯注挥毫用功,用一种虔诚和敬畏的神态,再仿那神奇的笔迹,那是多么富有感染力的意境!穿越时光遂道,顺着这一文化脉胳寻去,那场“”仿佛从来就没有中断,1600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呼吸到永和九年春天的明媚,依然能让人们陶“”于传统文化基因的博大精深!

    老钟每天的功课是临两遍《兰亭序》,324个字,地上一遍,纸上一遍,雷打不动。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笔法韵味十足。宋老师以赵孟頫体见长。铁打的作业:除了室外练习,每天10篇毛笔书法。他的作业已累积两万张。80岁的廖老师,精神矍铄,以篆书为主,书法作品深得同行喜爱。

    别以为写地板书法的都是中老年人,同样吸引不少年轻人。小石是一位最有实力的女中豪杰。她以行草为主攻方向,自幼在书法从艺道路上摸爬滚打,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书法的热爱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喜欢孟老师的书法技巧,忙里偷闲常来这里跟师傅学几手。小王酷爱书法,悟性极高,孟老师真传弟子。早晨上班路过此地,一定要盯着师傅“”艺。他的手机里装了200多张老师的“地书”字迹照片。难怪,孟老师为什么每天总是带两支笔,原来他是为弟子们备用的。

    四

    兰州地杰人灵,高手深藏民间。远远地走来一个人,默默立足观看。冷不丁,他会流利地背诵大段的诗文。与游人互动,大声吟诵古代名篇,也是一个亮点。你会发现,年轻人的文化积淀很深。他们骄傲地说,是高考时的战果。有人会指出“你写的小楷‘心经’少了一个字”,因为他背过。写《秋兴赋》的上句,有人会接下句,因为他熟悉。写《兰亭序》,有人会情不自禁随和,因为他们学过。有时,旁边的老者会不客气地指正笔误,很有可能他就是一位书法家协会会员。这些高高手,让你来不得半点懈怠,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大众而欣慰。

    当然不乏外地游客的观赏和喜爱。笔者曾遇见几位来兰的韩国客人。因为来中国留学,专攻汉语,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高兴时提笔跃跃欲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对汉字的喜爱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位来自昆明的游客,看上去是一位好家,眼睛盯着地上的字入了迷,连连说好,久久不舍离去,发自内心地感慨“兰州文化氛围好!

    有时,天真的孩子们会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用“拖把”写字。很喜欢这一形象的比喻。以前,笔者喜欢围着写地板字的人看风景,一不留神,自己也加入了“拖把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一段话很精辟:“不管什么时代,有信仰的文化人都细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精心琢磨那份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角色。从事文字的人,大多个性饱满,他们只活在个体的生动感觉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活着。”如果爱上书法,何尝不是这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