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绿色出行呼唤安全保障

04.06.2014  10:44

  原标题:公共自行车租赁:绿色出行呼唤安全保障

  工作人员正在兰州公交集团安装调试公共自行车。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

   中国甘肃网6月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兰州市于今年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的390个网点中,已有100个基本建成,首批400辆公共自行车也已到位,即将于6月底开始试运行。

  然而,兰州目前城区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大量被借用或作为临时停车场,因此,骑自行车出行让无数市民期待的同时,其环境安全也令人担忧。

  -本报记者师向东

  A “首批100个站点集中在城关中心区,主要分布在西关什字、酒泉路、甘南路、麦积山路、民主东西路、平凉路等路段,构成了一个微循环网络。”

  进入5月份之后,不少市民发现,在城关区西关什字、庆阳路、酒泉路、甘南路等路段,人行道上一排排银灰色的停放自行车的装置越来越多。

  作为化解交通拥堵、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点工程,兰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建设可谓好事多磨。根据规划,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在城关、七里河、安宁三区建设390个租赁网点,投放9880辆公共自行车。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原定于2013年6月投运的日期最终延迟。

  此后,兰州公交集团成立兰州市自行车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行车公司),作为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运营企业。2013年10月17日至21日,兰州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开始招标报名,但最终未果。

  今年1月,该项目二次招标终于开标,最终,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至此兰州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终于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今年3月19日,首个自行车停靠点在酒泉路北口省政府公交车站旁开始建设,新世界百货、胜利宾馆、城关交警大队等站点的施工也相继开始。

  到今年5月中旬,该项目首批100个停靠点的锁止器、刷卡器等主要设备基本建成,进入后续的电力线缆铺设。而与此同时,首批400辆公共自行车也运抵兰州,技术人员开始进行安装调试。

  “首批100个站点集中在城关中心区,主要分布在西关什字、酒泉路、甘南路、麦积山路、民主东西路、平凉路等路段,构成了一个微循环网络。”自行车发展服务公司经理何慧军说。

  不过,何慧军同时告诉记者,尽管首批400辆自行车和100个停靠点已经就位,但由于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的信息网络系统还未建成,因此暂时还不具备运行条件。

  据何慧军介绍,兰州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所有停靠点均采用无人管理模式,每个停靠点都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与调度中心相连,车身自带的电子芯片也能实时记录每辆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并与总服务器交换信息,这样调度人员可以不出调度中心,就能实时掌握每个停靠点、每辆自行车的信息。

  B “对于大多数兰州市民来说,租用公共自行车出行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虽然实行阶梯价格,但兰州公共自行车几乎可以说是纯公益项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电信运营商已开始建设这一信息网络系统,兰州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有望在6月底开始试运行。

  目前,该项目的运营模式也初步确定。据自行车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兰州公共自行车将采用1小时内免费使用、1小时后有偿使用的方式。在试运行阶段,市民可持身份证件申请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并在指定网点缴纳300元诚信保证金,使用具有储值功能的城市一卡通或者公交卡,开通租车功能。

  据记者了解,为确保车辆快速循环使用,兰州公共自行车在使用超过1小时后,将采用阶梯价格,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不足2小时,将收取1元租车费;超过2小时、不足3小时,将在1-2小时之间的基础上,再收取2元,即共收取3元租车费;而3-4小时之间的价格为3元,累计收取6元。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兰州市民来说,租用公共自行车出行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虽然实行阶梯价格,但兰州公共自行车几乎可以说是纯公益项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然而,就在广大市民期待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行之时,自行车公司却为自行车系统的安全而担忧。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工作人员在已建成的停靠点巡查调试时发现,部分锁止器、刷卡器等设备已经遭到破坏。“部分设备上有明显的划痕,刷卡器上固定线路的塑料卡,也被人为拔了出来,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五泉广场附近的一处自行车停靠点上,配套的一个井盖已经被砸破后丢在一旁。

  让自行车公司感到不解的还不仅于此。负责租赁点预埋件施工的甘肃天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天林告诉记者,此前该公司在麦积山路、甘南路的多个停靠点施工时,常有附近的商户、市民出面阻挠施工。“公共自行车租赁这样真正的公益性项目,竟然还有市民阻挠施工,破坏设施,让人无法理解。”

  C “事实上,如今兰州骑自行车的市民每天都要在大大小小的车辆中穿行,许多路段每天还有大车行驶,骑车危险性非常高。”

  不过,在主城区交通拥堵、非机动车道被大量占用的情况下,公共自行车这一新的出行方式,在让市民期待的同时,也让许多人为骑行的安全性担忧。

  “兰州城区如今大多数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都被汽车占用,许多支路的自行车道也被开发成了停车场。”市民刘先生说,糟糕的出行环境,让他不得不在3年多前被迫放下自行车。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倡导绿色出行、减轻污染、缓解拥堵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关注兰州交通问题的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如何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是城市慢行系统面临的首要挑战,在兰州人行系统相对较为完善,而自行车的路权问题则非常突出。

  该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兰州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而近年来城区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在道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东岗路、西津路、天水路、酒泉路等许多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被大量借用,而通渭路、永昌路等支路的自行车道,更是成了临时停车场。“事实上,如今兰州骑自行车的市民每天都要在大大小小的车辆中穿行,许多路段每天还有大车行驶,骑车危险性非常高。”

  兰州交通大学一位资深交通问题专家也表示,在非机动车道不断被占用的情况下,许多市民不得不放弃自行车出行方式,转而乘坐公交车甚至购车、开车,这让骑自行车群体的路权更加萎缩。

  事实上,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刚刚提出之时,相关的规划中曾有过在西津路至盘旋路建设专用自行车道的内容,但在城区道路资源本就紧张的情况下,这一专用自行车道最终未能配套建设。今年3月,沿东西主干道布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又全线开建,许多路段的机动车道、部分人行道也因车站建设而被占用,建设自行车专用道更是成为奢望。

  D “从减轻污染、缓解拥堵的角度出发,环保低碳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符合现代城市的交通发展方向,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

  据了解,就市区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问题,近日兰州交警部门开始对符合条件的自行车道进行系统整治,对标志模糊的道路重新标线,引导自行车通行,严禁机动车强占自行车道。针对部分路段公交车站设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交警部门还将与公交部门协调,将站台退出非机动车道。同时,对非法占用自行车道的机动车辆,将进行拖离;对不符合规定的临时停车场,将坚决取缔;对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但占用了自行车道的临时停车场,他们将向市政府汇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从减轻污染、缓解拥堵的角度出发,环保低碳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符合现代城市的交通发展方向,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上述兰州交通大学专家告诉记者,兰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全面建成投运后,将和既有的地面公交、出租车,以及即将投运的水上公交和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构成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而公共自行车系统应该和地铁站、公交车站、大型公共场所紧密接驳,才能发挥其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巨大作用,“目前兰州已经建成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大多都是在公交车站、广场、大型商场周边,在选址上比较科学,值得肯定和继续推行。”

  该专家同时表示,在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投运后,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流量将彻底解决,而公共自行车和普通地面公交一样,运营的重点应该转向南北向、将广大市民输送到轨道交通沿线。而目前兰州市自行车出行的路权,在南北向道路上尤其欠缺,“从长远考虑,兰州市应该尽快落实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十九纵’慢行骨干系统,特别是在跨越黄河两岸的道路中完善自行车道,确保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够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