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在身又肩重任 兰州东岗立交桥仍在拆除重建中纠结/图

21.01.2015  08:24

  原标题:“重病”在身却又重担在肩,东岗立交桥仍在拆除重建中纠结

  兰州市东岗立交桥。首席记者 裴强摄

  作为兰州“东大门”的最重要通道,东岗立交桥自1988年建成以来,在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至今已使用超过26年,其间一直未进行过大修,已出现严重病害。2012年、2014年的两次检测发现,东岗立交桥主要构件存在严重缺损,桥梁已处于危险状态。

  自2006年以来,兰州市多次提出对东岗立交桥进行重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近日,兰州市建设局制定《2015年城乡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征求意见稿)》,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赫然在列,再度引发人们对肩负重任的“病桥”的关注。

   “栏杆上的水泥有的能用手掰下来,这两年桥面上经常往下掉水泥砂石,经过桥下的路人还被砸伤过。”

  1月17日,一个普通的冬日,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淡淡的尘雾之下。中午时分,冷风劲吹,久违的细碎雪花点点飘落。环卫工人老张和同伴一如既往地来到东岗立交桥上,清理人行道上的垃圾。

  虽然是周末,但东岗立交桥上依旧车水马龙。进城的车辆从东平大道上呼啸而下,在桥面上颠簸一阵后消失在东岗东路的地铁工地围挡两侧。而自西向东直行上桥的车辆,不时和从桥下北侧引道下左转弯上桥的车辆错杂在一起,在桥头引起阵阵混乱。主桥西侧靠近南环路立交桥附近,几辆面包车停在桥面上,司机们站在人行道上招揽乘客,上桥的车辆急速而至,面对这几只“拦路虎”也只得绕开。桥下的陇海线一直是繁忙的,每隔三五分钟就有列车经过,桥上桥下汽笛声此起彼伏。

  这座建成使用26年的大桥,斑驳的桥面上,不少地方的沥青已经磨尽,大大小小的坑槽随处可见。两米宽的人行道上也到处破损,部分伸缩缝处的混凝土甚至已全部掉落,仅搭着一条窄窄的钢板。就连桥面两侧的护栏也是裂缝遍布,水泥“表皮”大面积剥落,细铁丝绑扎的螺纹钢筋裸露在外。

  站在桥面人行道上,每当有车身较大的车辆通过,桥面总会出现一阵大幅的振动。“虽然交警禁止大货车上桥,但混凝土罐车还是在通行,大车一过来桥面就开始抖。”环卫工人老张说,东岗立交桥早就成了危桥,“栏杆上的水泥有的能用手掰下来,这两年桥面上经常往下掉水泥砂石,经过桥下的路人还被砸伤过。”为了向记者证明,老张随手在一处栏杆的裂缝处用力一掰,一块鸽蛋大小的混凝土就脱落下来。老张告诉记者,由于无人管理,前几年东岗立交桥下也极为脏乱,许多不法人员在夜间偷偷倾倒建筑垃圾。

  老张说的桥上掉砂石砸伤行人的事,发生在2013年7月4日。当天早晨,住在东岗立交桥附近的务工人员曹师傅经过桥下时,被桥面上掉落的混凝土块砸中,右臂和腿部被刮破。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桥上掉砂石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夏秋季节,每当遇上下雨天,总有水泥砂石掉落。

  而在2010年6月19日,一次强雷阵雨导致坑洼部位积水严重,东岗立交桥外侧护坡发生坍塌,致使桥面上的积水从护坡北侧泻入桥下的长城村,许多居民家中严重进水。

   “由于周边区域建筑工地较多,混凝土罐车仍通过东岗立交桥进出市区,部分大客车也在继续通行。”

  由于破损严重,东岗立交桥能否正常通行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自2000年以来,市政部门对东岗立交桥进行过多次封闭检测,每次的检测结果都不容乐观。

  2012年的一次检测发现,东岗立交桥桥梁主要构件存在严重缺损,不能正常使用,危及桥梁安全,桥梁处于危险状态,建议对该桥尽快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拆除重建。

  2014年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东岗立交桥主要构件有大的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或影响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正常使用,应立即进行维修加固。但该桥交通量大,大车混入率高,超载、超速现象严重,实际运行荷载大于原桥设计荷载,已不能满足当前实际运行荷载的要求,急需进行拆除重建。

  东岗立交桥长期作为兰州“东大门”的最重要通道,一直肩负着沉重的通行任务,尽管早已成为危桥,但这座大桥只能“带病通行”,如何避免发生事故,让相关部门极为头疼。

  2009年7月,兰州市建委和公安局联合发布通告,东岗立交桥昼夜禁止载重10吨以上(含)大型货运机动车通行,并禁止一切机动车在桥上临时或长时停放。

  去年11月12日,市建设局、公安局再度发布《关于对东岗立交桥实行机动车辆限载限速通行措施的通告》,自2014年11月13日起,禁止载重单轴/10吨以上(含)、总重20吨以上(含),以及三轴以上(含)的大型机动车辆在东岗立交桥通行。超过上述限载吨位、轴数的各类大型货车、大型客车一律由南山路、高速公路等其它道路绕行。同时,机动车辆在东岗立交桥通行时速不得超过30千米。

  “通告发布后,我们在桥头立了相关的标志牌。”东岗交警大队一名执勤的协警告诉记者,此次限行限速通告发布之后,大车上下桥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周边区域建筑工地较多,混凝土罐车仍通过东岗立交桥进出市区,部分大客车也在继续通行。”

  附近居民也告诉记者,部分重型货车为图方便,在夜间时分趁交警休息,也不时从东岗立交桥上通行。

   “《纪要》下发后,实际验收工作中途停止,东岗立交桥在没通过验收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很快就产生种种问题。”

  翻阅《兰州市志》第七卷《市政建设志》,依然可以清晰地找出东岗立交桥自规划建设,至建成后产生的种种问题的详细记述。

  据《市政建设志》记载,东岗立交桥位于东岗东路东端,西起店子街,东至南山公路与西兰公路交叉口处,是兰州市第一座大型公路铁路立体交叉桥。在此之前,由于该区域铁路、公路平交,每当火车通过,公路交通就要封闭,白天平均累计封闭时间约4小时。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该区域堵车严重,事故频发,1981年前的数年中,汽车火车相撞事故18起,死亡6人,伤27人,撞坏汽车、拖拉机14辆,列车颠覆1次,脱轨2次。

  1986年初,市政管理处上报计划任务书,提出再次修建立交桥,经兰州市计委、建委批复同意,申请省交通部门及兰州铁路局补助。后经市建委与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多次论证协商,最终决定联合投资修建。

  1986年5月,兰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完成初步设计,同年7月15日,兰州市政公司正式开始施工,在施工图尚未制定完成的情况下,形成边设计、边拆迁、边施工的局面。

  不过,东岗立交桥原批准方案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结构,采用顶推法施工,技术比较先进。但由于顶推施工设备供货日期推后,影响施工进度,1986年11月,市建委召开会议专题讨论设计与变更问题,决定将主桥改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

  1988年7月,东岗立交桥宣告完工,市建委组织初验小组验收时,由于一直见不到竣工图纸和竣工资料,验收小组资料组、决算组无法开展工作。而工程组在验收中发现,该桥许多技术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预应力等许多主检项目不合格,有的甚至有严重问题,如部分桥墩尚未行车即下沉5厘米以上,主桥东桥台有两条竖向裂缝;许多主梁混凝土低于设计标号,封锚混凝土低劣,严重蜂窝空洞,甚至有的混凝土梁有近100厘米的空洞;抗震挡块中的橡胶垫块厚度设计为5厘米,施工时缩为5毫米……

  1988年10月17日,兰州市建委下发《关于东岗立交桥工程初验小组扩大会议纪要》,同意该桥通车使用。

  “《纪要》下发后,实际验收工作中途停止,东岗立交桥在没通过验收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很快就产生种种问题。”一位熟知东岗立交桥建设历程的城建专家说,自通车使用至1990年底的两年多中,有的桥墩继续下沉,东桥台裂缝继续扩大;东桥台挡土墙裂缝严重变大,部分已拆除重修;铁路西面南侧人行天桥发生严重沉陷。

  公开资料显示,直到4年后的1992年,相关部门在验收丝绸之路节建设工程时,东岗立交桥才通过验收。

   “从目前的城建和交通现状出发,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的时机并不成熟。”

  自2006年以来,对东岗立交桥进行拆除重建的声音从未间断。然而,出于种种原因,东岗立交桥重建事宜一直搁置。

  今年1月13日,兰州市建设局发布《兰州市2015年城乡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征求意见稿)》,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在这份《计划》中,“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前期及拆除”项目赫然在列,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这座“病入膏肓”的桥梁的关注。

  “从目前的城建和交通现状出发,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的时机并不成熟。”一位不愿具名城建、交通问题专家向记者如此分析。

  该专家指出,南环路东出口立交桥早在2011年就已建成,但这座全互通立交桥通往雁滩的匝道却一直悬空,连接雁滩、东岗的T605号路仅剩余东段的1.8公里,但几年来却一直未能打通,致使东出口除南环路之外,没有其他的绕行线路。

  在他看来,从目前的交通现状来看,兰州市应将过境车流向北分流,最关键的是尽快打通T605号路东段。T605号路东段打通后,进城和过境的车流可以沿雁滩黄河大桥进入北滨河路,避开主城区的拥堵路段,市区的车辆也可以绕开南环路的堵点快速出城,从而大大缓解东岗立交桥现有的交通压力,届时再对东岗立交桥拆除重建,即可避免拆一桥而堵半城的局面。

  记者 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