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 新征程 再出发】天水市:兴水促和谐 治水惠民生
兴水促和谐 治水惠民生
——改革开放40年天水市水利改革发展回眸
一座座水库碧波荡漾,一条条渠道纵横交错,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幅幅蓝图落地生根,一张张笑脸写满喜悦。城乡供水紧张矛盾有效缓解,农业用水方式深刻变化,渭河干支流险工险段基本治理,昔日荒山旱塬变成万顷良田,每一条河流都有了河长,水晏河清的图景正在天水大地徐徐展开……
改革开放40年,全市水利投入大幅增加,治水理念持续深化,水利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水利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天水水利人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全市水利建设实现大突破、大提速、大发展、大跨越,为全市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是全市水利发展史上民生项目最多、固定资产投资最大、建设成效最好、农民群众受益最多的40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27.5平方公里,新修改造高标准梯田491.89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4.81万亩,新修改造堤防1072.37公里,保护了136.49万人和70.93万亩耕地,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5处,解决了全市271.0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面运行见效,水生态环境日益向好,深化水利改革稳步推进。
引洮河之水解天水之“渴”。 天水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然而天水却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的城市,属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随着天水国家级社棠工业园区、二十铺工业园区和三阳新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天水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区缺水矛盾日趋突出,危及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存。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方开辟水源,挖潜区域水资源。紧抓全省实施引洮供水工程的大好机遇,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水利部门的协调努力下,启动实施了天水水利发展史上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全省首个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建设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及配套工程,总投资19.2亿元,管线全长130.5公里,年供水规模5548亿立方米。配套工程于2016年6月已开展联合运行,主体工程于2018年全线贯通,工程建成后城区70多万人将喝上甘甜、安全、稳定的洮河水,将有效解决城区供水紧张难题。
开源节流优化水资源配置。 天水地处六盘山、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交接处,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以西秦岭为分水岭,中北部渭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属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改革开放40年来,立足水资源现状,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大力推进中小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兴建了一批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建成了天水城区应急供水工程,完成了张家川东峡、石峡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了秦安县小湾河水库、张川县富川水库、秦州区关峡水库、清水县城区供水和城区自来水管网扩建等区域供水工程,启动实施了惠及秦安、甘谷、武山3县33乡镇105.41万人的引洮供水二期天水配套工程、甘谷县城乡引洮供水城区工程和曲溪城乡供水工程,重点开展了白龙江引水、张家川东部供水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水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应对了各类极端干旱灾害,保障了全市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
水润民心圆百万群众“饮水梦”。 改革开放40年来,举全市之力致力于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先后实施了“121雨水利用”、氟砷改水、人饮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成水窖7.33万眼,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5处,解决了271.0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实现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跨越,解决了边远山区广大农民世代做梦都不敢想的吃水难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了建档立卡的1034个贫困村22.42万户105.4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18年,在市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天水市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两年配套了3.1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省罕有。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全市农村供水体系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精准脱贫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被广大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夯实农田水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引水上山,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使昔日干旱贫瘠的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为山区土地走向“三变改革”的助推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立足全市山多川少,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先后实施了武山、秦安、甘谷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灌区渠系及配套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和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工程,完成了武山南河、老北、东梁,甘谷安丰、渭济,麦积渭惠、柴坪、新阳,秦州西川,张家川东峡等万亩灌区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建成有效灌溉面积78.9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4.81万亩。农田灌溉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发展了一批高收益的经济林果蔬菜产业区,为打造麦积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武山蔬菜、甘谷蔬菜、清水核桃等农业产业品牌提供了有力水利支撑,促进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
治水除患保一方安澜。 治好一条河流可以激活一个地区,治好一条河流可以开启一个时代。天水沟道纵横,洪涝灾害频发,对城乡尤其是城镇和农田保护区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革开放40年来,抢抓国家启动实施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央加快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政策机遇,加快河流防洪堤防建设,修建堤防1072.37公里,有效保护了136.49万人和70.93万亩耕地安全,建成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1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7个,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全市渭河干流及支流大部分险工险段得到了有效治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防洪减灾体系日臻完善,有效应对了历次特大暴洪灾害,防汛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书写了河流治理、兴水除害的新篇章。如今,一条条堤防护卫着群众安澜,一条条河流变成了生态乐园,天水众多河流沿线群众的生活、城镇布局、产业规划因为河流治理而正在悄然发生巨变。特别是秦州区娘娘坝灾后移民集中安置点,新建了全省第一处生态混凝土堤防,沿河两岸1.75万人民群众直接从中受益,原来的老河道通过清淤、拓宽和整治,沿河两岸绿化成为一道生态风景线,开启了全省生态堤防建设的先河。
水土保持增绿水生态环境。 天水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40年来,始终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兴修梯田为抓手,山水田林路系统治理,打破地界、村界,实行整村、整乡、整流域集中建设,使昔日的荒山旱塬变成了高产田、生态沟、风景区,走出了一条综合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的新路子。先后实施了“长治”、藉河示范区、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重点治理项目。通过规模化治理、产业化开发,创建了一大批精品示范工程,发展壮大了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有力加快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步伐,治理区民生条件得以改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有力推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综合治理小流域22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02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65%。特别是1998年实施的藉河生态示范工程,已成为我国第一个流域性的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开创了全国第一个试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全面推行项目监理制的水土保持治理典范。由于藉河示范区建设成就突出,2004年2月,天水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2009年6月,天水藉河示范区项目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示范区。先后有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20多个地(州)市组团前来参观考察,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河湖长制助推河湖展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制定印发《天水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天水市全面落实湖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落实河湖长主体责任,健全河湖长会议、督查、巡查等各项工作制度,实现了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全市水资源管理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工作等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指标控制,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全市万元GDP取水量达到6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8.2立方米降低到24.5立方米,全市重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红线以内。集中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着力推进“一河一策”治理,建立“一河一档”,规范河湖管理,扎实开展“清四乱”“全域无垃圾”等专项行动,全力整治河道“四乱”顽疾。2017年以来,关闭拆除砂场220家,累计投入资金1895万元,机械设备2713台次,清理垃圾199.5万方,整治平复河道1003.77公里,共解决及整改各类问题137个(件)。全市河湖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图文:天水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