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确定今年住房城乡建设目标 新建保障性住房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套

23.01.2015  10:43

  原标题:我省确定今年住房城乡建设目标

  新建保障性住房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套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首席记者 梁峡林 实习 生马逸群) 记者从1月22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暨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2015年,我省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15.8899万套(户),发放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1万户。

  当天会议还颁发了国家及园林城市(县城)牌匾,我省金昌市、敦煌市、两当县获此称号。

  会议提出,2015年我省住房城乡建设要实现以下重点目标:完成《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纲要的报批;完成全省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650公里城镇燃气管道、1000公里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设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2%、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50%;全省设市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达到90%以上;全省设市城市建成污水管网3500公里,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83%以上;全省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省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15.8899万套(户),基本建成历年结转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6.09万套(户);完成1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2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全省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92%。

  会议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省新型城镇化3年试点工作非常关键的一年。我省已报国家批准的《甘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纲要成果及文体,明确提出了全省“一廊一核三轴两通路”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城镇综合发展廊道,依托于陇海-兰新战略通道,自东向西联通天水、定西、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9个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城镇和产业支撑,也是甘肃新型城镇化的主导空间。一核”,兰州都市圈这一区域发展核心。“三轴”,兰-渝(成)文化生态、兰-临-合文化生态、兰-平-庆特色资源三条特色城镇发展轴。“两通道”,银川-兰州-西宁城镇互动发展通道和东部平凉、庆阳、天水、陇南四市城镇互动发展通道。构建“一主、三副、多层次”的中心城市体系(“一主”指兰州为省域中心城市;“三副”指天水、酒-嘉组合、平-庆组合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敦煌等9个城市为地区中心城市,玉门等22个县城为地区副中心城市,其余45个县城为县域中心城市。)

  为完成今年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任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引导全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引导住房合理消费,推进住房公积金建管中心与房屋产权登记机构尽快联网,实施“一站式”业务办理。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打通城乡之间社会保险障碍,稳步推进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和支持省内外民间投资大规模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土地开发、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各类城镇化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