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老鸦小学:一位老师和七名学生的守望

21.09.2015  11:17

  原标题:会宁老鸦小学:一位老师和七名学生的守望

  吕转芳带孩子们上体育课。

  试验田。

  核心提示

  老鸦村,位于会宁县中川乡的大山之中,因在很久以前乌鸦众多而得名,即使在较为贫困的会宁县全县来看,这里依然是偏远、贫困的代名词。老鸦小学,位于老鸦村,是村子里唯一一个教学机构。和村子的落寞不同的是,在整个会宁教育系统里,老鸦小学却名声显赫,即使这所小学如今只剩7名学生,早已不复往日的热闹。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一个名叫吕转芳的老教师。

   不老的“学生”

  9月15日,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连续大半个月未见半点雨星的干旱天气,让老鸦村的村民们心中多了几分烦躁。好在如今通往村上的水泥路已经修通,被山间小道困守了数十年的村民们再次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年轻人摩拳擦掌,筹划着来年的出外打工计划。

  下午2点半,老鸦小学的上课铃声照常响起,悠扬的铃声通过扩音器传遍村庄,打断了正在校园内玩耍的孩子们,唤醒了午睡的村民。城市化的进程,即使在这个偏远山村也显现出其强大的诱惑力,村子里的村民越来越少,孩子也越来越少。村子在变,学生在变,唯一不变的便是这“叮叮叮”的铃声,就像一直以来坚守在这里的吕转芳老师一样。

  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由于孩子少,在体育、美术等副课上,为了便于教学,也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增强孩子的团结,吕转芳将一年级的2个学生和二年级的1个学生集合在一起上课。可能是由于记者的存在,孩子们显得有点拘谨。

  “小家伙们,这位叔叔是来给你们拍照的,只要跳得好,叔叔才能把你们拍得更漂亮。”说话的功夫,吕转芳已经拿起了一个跳绳,站在孩子中间跳了起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很快便活跃起来,欢乐声、加油声引来了正在附近干活村民的围观。

  人们的围观并没有影响到吕转芳,高大的身影在3名孩子中间穿梭,少了份老师的威严,多了一份老小孩的活泼。此时,你很难想象得到,这竟然就是那位获奖无数,并在前不久刚刚获得首届启功教师奖提名奖的教师。

  “我倒是不担心他们的成绩,但人数太少了,甚至连一同玩耍的同龄人都很少,我担心的是他们的集体意识。”毕竟已经52岁,陪着孩子们跳了一会,吕转芳便有点累了,开始一边指导孩子们跳绳,一边思索着下半年的教学计划。

  前年老鸦小学学生人数为14人,去年9人。到这一学期,只剩7名学生,其中学前班4名,一年级2名,二年级1名。因人数过少,小学如今已经变成了教学点,老师也仅剩下吕转芳和即将退休的王余老师两人。学生人数的急剧减少,给学校的教育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容易滋生孤独感等问题成了眼下摆在吕转芳眼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让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孤独,在校期间,吕转芳只要遇上体育课或者课间活动,几乎都是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起玩耍,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她就像一个“老学生”一样,永远陪在孩子们身边。而在她看来,她这样一个“老学生”的加入,至少能够增加人数,哪怕让孩子感到多了一个朋友也是值得的。

  在吕转芳的心目中,这样还远远不够。在她的计划里,如何将这个仅有7个学生的学校变成一个团体,让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和学前班的孩子融合在一起,起到以大带小,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将校园变成一个学习的大家庭才是她最终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早在本学期开学前,吕转芳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骑着电动摩托车,她到县城图书馆查资料,到朋友家借电脑看外地的教学模式,甚至还专门关注了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这个娱乐节目。目前,虽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但至少已经有了头绪。“就像《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里的那些孩子们,都是3至6岁之间,和我这里的情况极其相似。虽然节目里孩子们大都是在参加一些游戏项目,但是这些和目前倡导的寓教于乐的小学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

   希望的田野

  在老鸦小学,除了干净的校园,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庄稼地,结满了成熟的西红柿、黄瓜、辣椒等七八种农作物。这块地前些年就有了,以前仅仅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营养,但现在它却成了一块实实在在的试验田,是吕转芳下半年教学实验的一个重点方向。

  原来,前些年营养早餐计划正式进入老鸦小学,每天一包奶、一个蛋成了孩子们早餐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但是久而久之,吕转芳发现,孩子们对牛奶和鸡蛋有点腻了。在和王余老师进行简单商议之后,吕转芳便在学校操场后边一片空地上开辟了一块田地,种上了多种时令蔬菜。从那以后,孩子们的早餐变得丰富了起来,就连平常随便吃的一些蔬菜水果都可以直接从学校里去摘。

  “我这里的蔬菜才是真正的纯天然产品,从没有上过化学肥料,就连我家自己种的都比不上。”在吕转芳的坚持下,现在这块地的面积已经增加至半亩,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日常营养需求,还不时可以贴补学生家里。

  吕转芳以今年的7个孩子为例,其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包括两名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方面因为条件所限,大多孩子在家里无法得到最为全面的营养补充,在吃的方面,通常主食都是以面食为主,蔬菜则以土豆为主;另外一方面,虽然身在农村,但是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环境又导致了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不但对庄稼地一无所知,而且也失去了一个农民子弟对于土地和粮食最起码的尊重意识。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家长无法像城市家庭一样,给予孩子优良的物质保障,但至少,我在这里一天,就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作为两名孩子的母亲,吕转芳更能体会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有了这块庄稼地,吕转芳今年的教学实验才有了最好的突破口。按照吕转芳的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她希望能够将孩子们带到这块庄稼地里,让孩子们在贴近自然的同时,切切实实感受自然,感受生活,而这也将成为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增强感情的一条纽带。

  “不要看这么一块地,让孩子们参与到除草、种植的环节中来,可以让他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亲自采摘、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让他们感受收获的喜悦。我相信,这块地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希望。”就此,吕转芳笑称,“如果我的实验能够成功,那么这块试验田也就成了一块真正的‘希望的田野’。”

   精神标杆

  仅有中师学历的吕转芳,接受过最为正规的教育仅有小学至高中的学习经历。在参加了师范进修学习之后才取得了中师学历。1981年,吕转芳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进入老家定西市宁远镇的一所小学任教。1993年,吕转芳出嫁到会宁,来到老鸦小学执教。受当时学校教师资源所限,学校里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空白。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基本的乐器知识,吕转芳自学了电子琴,并在主课之外,主动承担起了学校大部分年级的音乐教学。之后,在看到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现象之后,吕转芳又开始自学英语。

  “自学英语的时候很困难,书本、磁带都是借来的,但是当时觉得自己多学一点,孩子们就能多懂一点,等他们上了中学,就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基础。”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吕转芳坚持自学了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教材。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吕转芳为了事业打拼的时候,自己的女儿却患上了先天性发育不良,体弱多病,如今已24岁但身高不足1米。在发现了女儿的病情之后,吕转芳四处寻医问药,几经周折和努力,却没有取得一点效果,最后只好放弃治疗。

  或许是命运的捉弄,2002年2月的一天,灾难又一次向这个不幸的家庭逼近,吕转芳的丈夫被自家门口两米多高的砖墩塌下来砸伤胸部和腰部,结果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肺部被肋骨划破,因积水和脓血压迫,不能正常呼吸。虽然最终经会宁县人民医院、兰大第二医院的医生们全力抢救,丈夫脱离生命危险,但却落下了终身下肢瘫痪的病根,失去了行动能力。

  “现在都不敢想那个时候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自己最亲的两个人,一个病一个瘫,压力瞬间全部到了我一个人身上。”生活的重担没有给吕转芳过多痛苦和思考的时间,再加上公公婆婆都有病在身,全家人的经济来源就是吕转芳每月不到200元的工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常以泪洗面,白天还得强忍着心中的伤痛去学校工作;利用放学时间,要给丈夫洗尿布,换药,翻身等,节假日还有一大堆的家务和农活。她就这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春播秋收一年又一年。

  “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老鸦小学有个每天背个背篓上下学的老师,那个背篓是她用来捡牛粪的。”作为吕转芳的老同事,王余老师看着吕转芳一步步走来,感触很深。据其讲,虽然如此,但是吕转芳在工作上从来没有丝毫马虎,她所带的课程一直以来在全乡都是名列前茅。许多学生家长都以她为例,鼓励孩子们要努力,而她的努力和坚持也几乎成了老鸦小学一直以来的精神标杆。

   “校园拯救了我”

  2007年,75岁的公公因突发脑梗塞,经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但造成全身不遂,卧床不起。80岁高龄的婆婆受此打击,原先的气管炎症加重。孩子还未长成,家里的大人们又都卧床不起,家里的担子一股脑地压在了这个山村女教师的身上。

  “多少次我走在山间小路上,都打算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算了。”每天学校、医院、家里的忙碌和拮据到极点的经济状况,使吕转芳走向崩溃的边缘。

  “我走了,我的学生怎么办,我说过要陪伴着他们走出大山的。”回忆起那段日子,吕转芳说:“校园拯救了我。”

  在一次从医院回家的途中,徘徊在悬崖边的吕转芳,在即将跳下悬崖的那一刻,她听到了那再熟悉不过的下课铃声。带着“再看孩子们一眼”的想法,她悄悄来到了校门口,校园内孩子们的笑容依然纯真,他们热情的招呼着吕老师和他们一同玩耍。

  看着孩子们,吕转芳突然觉得,自己想要的希望不就在眼前吗?自己的儿女会和他们一样长大,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生活会越来越好,难道这不是希望吗?

  2007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学后,她听说邻村的三岘小学由于缺少英语老师,孩子们的英语教学面临停课。因为吕转芳是附近几所学校为数不多懂英语的小学老师,有同事向领导建议,让吕转芳转校到三岘小学教英语。但是考虑到吕转芳的家庭条件,领导几乎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让我去吧,孩子们的课不能停。”当吕转芳找到主管领导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遭到了领导以及所有同事的反对。

  但大家的反对并没有打消吕转芳的念头,回到学校,她再次向上级部门递交了转校申请,也是这张申请感动了上级领导,很快申请便得到了通过。

  三岘村距离老鸦村并不远,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差,晴天单趟需要半个小时,而雨雪天气至少得两个小时。就这样,吕转芳每天奔波在两地,这一走就是近4年时间。4年里,吕转芳每天凌晨5时起床,做好全家人的早饭和中午饭后,徒步向学校赶去。中午,在学校以干粮充饥。下午放学后,她还需加班批改作业,往往下班都在晚上7时左右。回家途中,如果遇上雨雪天气,等进到家门已经是晚上9时许,回家后她还要给家人做饭。每年的寒暑假,她还要耕种家里的40亩旱地,以保证全家人最基本的口粮。

  常年的坚持之下,身体的劳累,对于吕转芳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但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吕转芳却有着太多的亏欠。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即使吕转芳再精打细算,家里的收入也仅仅只能支撑一个孩子上学。无奈之下,从小学到初中,吕转芳的一双儿女都是轮流上学,一年一轮换。正因如此,当儿女们初中毕业的时候,不但成绩极不理想,年龄也比同级的学生大,最终不得不早早便辍学在家。这一切,成了吕转芳心中永远的伤痛。

   “她就像我的妈妈”

  “痛并快乐”是吕转芳对于自己这一生最为简单的概括。在老鸦小学吕转芳的办公室内,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简易木桌,床铺得很厚,很暖和,桌子抽屉里常备着一些急救药品和针线包。她说:“这些,是为学生们准备的,无论是在三岘还是老鸦,这早就成了自己的习惯。”

  小朱和小张曾是吕转芳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两人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上学后,两人成了全校有名的调皮孩子。面对两人,吕转芳没有过度的责备,而是更多地给予关怀。在小朱的回忆里,吕老师只要做了好吃的就会叫他们去她家吃饭,他们的衣服裤子破了,都是吕老师帮他们缝补,他们头疼、感冒,首先想到的是找吕老师。就这样,在吕转芳的关怀下,两个孩子的性格逐渐有了改变,学习也努力了。

  如今,小朱已是一名生意人,但是对吕老师,小朱心中始终有份牵挂。他说:“逢年过节,就算不能去看看她,也会给她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从小妈妈就离开了我,在我的心中,她就像我的妈妈一样。”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读好书,让每一个农村人,都认得字,这是吕转芳对于职业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在定西宁远教书的吕转芳发现,村子里许多妇女由于不识字,在出门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尴尬的事情。于是,吕转芳便主动到这些妇女家中劝说她们学习认字。在她的努力下,最终20多名妇女走进了校园,并最终完成了最基本的认字教程。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会宁老鸦村,许多家庭受生活条件和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不愿意将女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这让吕转芳颇为着急。那些年,吕转芳只要一听说哪个家里不让女孩子上学,必定会登门劝说。就这样,在吕转芳的坚持下,许多家庭最终都将孩子送到了学校。

  从1981年参加工作,历经25年的民办教师生涯,再到2006年转为正式教师,直到如今,吕转芳依然驻守在山村,驻守在老鸦小学。34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历经磨难,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能量。同样,34年中,她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她所教学科在历年县、乡组织的质检中总是名列前茅,她多次荣获县、乡“优秀教师”称号,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陇原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

  面对荣誉,她说:“我本就是教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也是必须做到的。能够拥有这份职业,对于我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付出的同时,这份职业给了我物质保障,还给了我生命中最为精彩的34年。”

  9月8日,以已故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命名的“启功教师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老少边穷岛地区的10名优秀教师获此殊荣,吕转芳喜获首届启功教师奖提名奖,并获得10万元奖励。

  9月10日,参加完颁奖礼后,吕转芳匆匆回到学校,继续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而对于10万元奖励(税前),吕转芳有自己的打算。“学校的电脑早就坏了,我打算先给学校更换电脑。还有,许多城里学校都实现了电子化教学,但我们这里还没有,也要配上……”

  “我看哪,你最应该先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你看你这套蓝西装,洗得都有点发白了。”王余关心地对吕转芳说。“我这么大岁数了,穿那么新干啥。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这个老师的脑子里就得想着他们。”吕转芳笑着回应了一句,她拿出一个本子,开始整理自己的计划,唯独忘了自己或许真的该买一套新衣服了。

  文/图 记者 薛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