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01.02.2016  13:16

    应该是近二十年前吧,因为一部电影的改编创作,我生平第一次接触了有关修建青藏公路的材料,也就得知了那时的开拓者、建设者们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究竟是克服了怎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修建了那条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被称为天路的由青海格尔木通往西藏拉萨的青藏公路。我敢说,要是没有最初的那条虽然因陋就简但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路,就没有现在这条设施完备颇具现代化气息的青藏铁路。因为种种原因,那部电影最终还是没有上马,但我却由此知道了一个人,并且,永远也无法忘怀。格尔木的人们也忘不了他,他当年在格尔木居住和办公的房子至今还保留着,像一座纪念馆,不,那就是一座纪念馆,人们叫它——将军楼。那个人就是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

    那条路修建于1954年。那时候慕生忠正是44岁的壮年,将军逝世于1994年10月,享年84岁。我知道将军是在21世纪初,那时候将军已经逝世近10年了,可是他真的死了吗?他死了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说着他,想着他,念着他?而我怎么又会知道他、接近他、认识他?有些人其实是不会死的,他们会永远活在一代代后人的心目中。

    2016年1月6日,我又结识了一位慕生忠似的开路英雄——李狄三。毫无疑问,在开路英雄慕生忠看来,李狄三也一定是他心中的榜样、心中的英雄,他一定是慕生忠心中的慕生忠!

    这就是我看完由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党代表》后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也是我忍不住要提笔写点什么的最直接、最强烈的缘由。

    该剧以新疆军区原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的事迹为原型,属于军事题材,具有很强的纪实性。一般来说,要是考虑到票房和观赏效果,编创这样的剧目实在是有点吃力不讨好,尤其是在现今这样娱乐成风、娱乐至死的社会环境中,就更是这样。可是,可是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依然这样写了,排了,还演了;而且,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期间,观众们自发地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显然是理解欣赏接受认可了的意思。这就让我这篇如同大白话一般的文章的题目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也成了一种切实存在的——起码在剧场里是这样——社会氛围的表述——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人真的是要有点精神的。剧中的李狄三也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三儿,你要站起来,这会儿你要站不起来,你就真的站不起来啦!那时候的李狄三和先遣连正面临着粮草断绝又后援不继,各种高原病频频爆发还缺医少药的窘境之中。而且,因为驮盐巴的骡马失足坠下悬崖,好多天啦,他们甚至连盐巴都没有。尽管在下属和同志们面前,李狄三竭力遮掩着内心的焦虑不安,也竭力遮掩着自己已身染重病的实情,但当他面对自己的时候,当他因心身俱疲心力憔悴而几次踉跄倒地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他不能倒,他真的不能倒,这既是因为他是一个军人,更因为他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党代表。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啊!136名官兵来自7个不同民族,就是他们在总指挥、党代表李狄三的带领下,穿越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高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挺进西藏阿里,克服重重困难,在给养断绝,先后牺牲63人,重病38人,仅剩35人的情况下,团结争取了当地官府和部落头人的支持,解放了西藏阿里31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让五星红旗第一次高高飘扬在那片雪域高原之上!

    剧作取名《党代表》,而且又源自于真人真事,李狄三自然是剧中的核心和焦点人物。但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乃至于演员,却都在成功地远离了现实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之后,并没有将他处理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英雄。李狄三当然是英雄,而且有他自己的原则,但这个英雄是诞生在与大家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战斗中,成长于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历程中,因而让人觉得可信可敬可亲可爱。抗战期间,李狄三先是在家乡当地参加武工队,后来又跟着八路主力参军远走高飞。告别家乡和亲人之前,他想要给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洗一次脚却未能如愿;后来,在西藏阿里,当他终于捧起战友的母亲、一个受尽剥削压迫带着镣铐的奴隶的双脚,要用白雪为她搓洗的时候,当他满含深情地想起自己母亲被缠过裹过的小脚的时候,现场的哪个人——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不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类似这样以小见大、润物无声、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事例在党代表李狄三身上简直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例如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当初的起义战士张有田,因为家在内地,又刚刚在土改中翻了身,一门心思只想过好自己的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这是那个年代颇有代表性的人生理想。对此党代表李狄三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张有田同时又是个很有经验的钉马掌的匠人,平均每人配了三匹马的先遣连实在是不能没有他,于是张有田还是跟着队伍踏上了前往阿里的征程。后来,眼看着小小年纪的战友林大刚就那么毫无征兆地突然死在自己面前,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张有田不辞而别开了小差。在那样的地方开小差,还不明摆着死路一条?若干日子之后,走投无路的他又回来了,连长陶海清自然是不依不饶,非要让逃兵张有田说说清楚。党代表李狄三却一直和风细雨,扳着指头一一细数了张有田当初不声不响所做的事情:给全连几百匹军马钉马掌,后来马掌不够用,有些马匹的蹄子都磨坏了,他宁愿自己受冻,甚至撕下自己的皮袄里子,为战马包裹马蹄……一番话不仅化解了连长的怒火,更让当事人自己又感动又羞愧,感动的是自己为连队做过的好事领导一直就没有忘,惭愧的是自己经不住考验,给这个集体抹了黑,他不知道自己最后的行为能不能为自己赎了罪:在逃跑路上,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盐湖,而且,他还在身上装了些盐巴带了回来。张有田扯开衣襟,大颗大颗的盐巴从他身上掉了下来,而他也终于在重新回到队伍之后,在战友们温暖的怀抱中,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一桩桩、一件件,党代表李狄三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实际行动,将这支队伍紧紧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他自己,却因病重不治,于1951年5月28日,在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顺利签字的当天,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成为先遣连牺牲在阿里的最后一人。在这里,导演的处理别出心裁,真的将病床搬上了舞台;而演员,也在病床上,用恰到好处的形体动作和深思熟虑的台词完成了人物最后的塑造,展示了一个好演员所具有的专业功力和良好素养。在长达两个来小时的演出过程中,作为剧中人的李狄三有多次独白、旁白,不论是交代剧情还是抒情言志,每一次都显得那么贴切,那么恰到好处。偌大的剧场里,李狄三的扮演者或者慷慨激昂或者低回婉转的言辞每每总能引起雷鸣般的掌声,这不能不说是观众对演员表演功力的认可。

    当然,作为一出成功的剧目,除了表演,编剧、导演乃至舞美也都值得一说。

    剧本是一剧之本。因为要表现的是一个英雄集体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剧作者以一种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散点透视的笔法,对每一个局部和细节都细细描绘,剧情进展其实就是细节与细节的应和,局部和局部的映照,每一个单元(或者说每一幕)都相对完整,同时又都承前启后,环环相扣,最终完成对一个个人物的塑造,剧本的主旨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异常完美的呈现。

    不算群众演员,《党代表》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十余人,相较于现实中先遣连的实有人数,这十来个人当然算不上多,但剧场演出,对空间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又怎么可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剧作者正是通过对细节的强调和描绘,再加以前后呼应,笔墨不多却效果显著,前边已经说过的张有田不算,王福贵和林大刚这一老一小两个战士的形象塑造就见证了剧作者的这种功力。

    王福贵是个老战士。因为此前曾经去过西藏,经历过那一路的艰难险阻,深知此一去凶多吉少,为了能给老王家留个后,在跟随先遣连西征之前,他不无匆忙地结了婚,还又想方设法在新婚洞房里呆了整整三天三夜,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在犁地播种呢!这自然是不无夸张的戏剧笔法,但人物不也鲜活丰满呼之欲出了吗?这是王福贵在剧中的亮相,后来,在西进途中,他又和张有田有过一段对话,想要和张有田结成儿女亲家。张有田失笑不止:我的姑娘都好几岁了,你那儿子究竟在哪儿你知道?王福贵斩钉截铁:我种的儿子我不知道?要不是儿子那就不是我下的种!王福贵最后还是牺牲了,因为缺医少药,死于一种莫名其妙又让人极度痛苦的高原病。就是这么一个心直口快有时候简直就是满嘴跑舌头的老兵,为了不让领导和同志们担心,硬是惜言如金,将自己的病情隐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小战士林大刚是个孤儿。自小跟着戏班子长大,参军时还带着他珍爱的行头,跟着先遣连进藏时那套行头自然也还跟着他。自小在戏班子长大的他就是爱唱,动不动就要吊两嗓子,张有田就是他的鼓师,两人的配合可谓默契。进藏途中,两人偶尔来那么一段,不仅让战友们的情绪得以舒缓,同时也让全剧的节奏显得更加的起伏有致。林大刚最后也牺牲了,为欢迎来先遣连驻地访问的头人加木次仁,为了让头人打消对解放军的疑虑,按着李狄三的布置,林大刚穿戴上全部的行头,盛装出演。但只刚刚开了个头,就因为和王福贵一样的高原病,轰然倒地,长眠不起。为他打着锣鼓点的张有田正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才心绪复杂起意离队;而加木次仁头人则由此看到了解放军秋毫无犯的严明军纪和感天动地的诚意,震撼加感动,这才决定向解放军敞开自己部落的大门……

    编剧描摹精准功力不凡,导演方面也是新意迭出可圈可点。在我这个纯粹是看热闹的外行看来,单是舞台设置就让人觉得独树一帜眼前一亮:为了更好地阐释剧情表现环境塑造人物,导演让整个舞台乃至舞台下沿都成了有效的表演区,除了占据舞台中央位置的可以旋转升降、随着剧情变化而变化的可以是山岩,也可以是山洞,还可以是演员上下场的通道之外,完全就是因形就势因势就形,整个舞台都像是山坡山体的延伸延续,再加上天幕背景的转换,不仅高低错落,而且加大了舞台纵深,既为导演调度、也为演员表演提供了异常充分的活动天地,同时就为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一句话,当年李狄三带领的队伍不愧为一支英雄的队伍。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当年西北军区党委授予他们“进藏英雄先遣连”的荣誉称号,并为他们每人记大功一次。据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如此这般对一个成建制的战斗单位的每一个成员都记功表彰的举动可谓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的英雄就该享有绝无仅有的表彰。

    正是为了表达对几十年前一群老兵们的崇敬和怀念,一群生活在今天的兵们创作并演出了这样一部戏,这是他们向前辈致敬的方式。

    看完这部戏之后,我觉得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就是我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尽管没有当过一天兵,可我还是被他们——昨天的老兵和今天的兰战人——感动了,原因很简单,不管时代怎么变化,社会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一定不变、永远不变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