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现场探知天津港火场救援之艰

15.08.2015  18:35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至今已近两天。在全体公安消防官兵的齐心协力下,目前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灭火救援中,许多消防战士受伤,甚至失联、牺牲。但整体的消防战斗始终在有序、高效地推进着。

  记者三度进入火场,目睹了现场的惨烈,也近距离感受了消防战士与“火魔”贴身肉搏的情景。
 

   “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进入火场”

  12日22时50分,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119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23时06分,第一批灭火力量就已赶到现场。

  “当时接到群众报警说是汽车起火,天津港内疑似爆炸,但我们并不知道爆炸地点有大量危险化学物品。”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周天告诉记者。

  从火场生还的消防战士李广清说:“当时无法获悉火场里的情况,但我们必须要进去控制火势,周围还有老百姓,满脑子的想法就是把火扑灭。”

  第一批赶到的5个消防中队、20辆消防车及开发区支队全勤指挥部担负着先期处置的重要任务。

  消防官兵告诉记者,根据重大火情处置规范,消防指挥人员必须要对现场进行火情侦察,尤其在指挥中心通报有危险化学物品爆炸的情况下。

  23时30分许,增援力量抵达现场,此时火情侦察工作尚未结束。但消防车辆刚一到达,现场又发生了剧烈爆炸。

  作为第二批到达现场的指挥员,天津滨海新区消防支队副支队长杨学旺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救援工作。截至13日5时,他带领支队官兵从火场中搜救出31名受困人员。

  拥有30多年消防工作经验的杨学旺眼含热泪向记者表示,开发区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王吉良等人应该就牺牲在了火情侦察的过程中。战友郝震流着泪告诉记者,王吉良再有3个月就可以申请退役了。“每次进火场,他总是冲在第一个。”

  据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14日15时,此次爆炸事故已造成56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就有21人。
 

   启动人力、信息、专业立体保障

  爆炸发生后,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

  指挥中心评估,此次不是普通的爆炸,应有大量危险化学物品。随后天津全市各单位联动,搜集有关爆炸地点集装箱内危险化学物品种类、数量及位置图纸。

  跨区域增援预案也立即启动。总队119指挥中心紧急调派其他消防中队车辆及指挥保障力量赶赴现场,共计46个消防中队、151辆消防车、1000余名消防官兵投身火场。

  随后,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应急保障分队也携无人机到场增援。

  指挥中心还立即请来天津灭火救援专家组成员,组织工厂技术人员,分析集装箱内危化品情况,并随时提出处置意见、防护意见。

  此时,火场救援工作已得到了充分的人力支援,以及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和专业知识保障。
 

   火场难题攻防战

  随着灭火救援工作的深入,指挥中心已逐渐意识到,天津港火场滚滚浓烟下,覆盖着亟待攻克的3大难题。

  一是危险化学物品对战士构成的威胁。爆炸现场内部起火物料、化学物品堆积密集,组成复杂,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燃和爆炸。

  二是集装箱灭火的特殊难度。爆炸现场集装箱堆积密集,箱体大、重量大,爆炸后集装箱散落变形,仅依靠人力灭火救人非常艰难。

  三是道路障碍。爆炸在大范围内造成大量碎片、物品散落,消防战士深入现场步履维艰。

  针对上述难点,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迅速制定了5项针对性战术措施。

  一是加强官兵个人安全防护,命令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核心区域人员必须穿着防化服,并认真落实出入检查、登记,扩大警戒范围,疏散无关人员。

  二是协调社会、武警和专业救助力量到场协助救援,并对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迅速成立4个灭火组,调集大型铲车、挖掘机开辟3条进攻通道,对4个主要着火区域发起灭火总攻。

  四是针对起火物质的不同属性和危险特性,有效利用泡沫、干粉等灭火药剂进行明火扑救,利用干沙处理危化品,严防次生灾害。

  五是成立15个搜救组,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及失联消防官兵。14日清晨,19岁的战士周倜失联30小时后终于获救。截至14日18时,已陆续搜救出被困人员44人。
 

   攻坚最后四个火点

  数十个小时的战斗过后,现场的明火已基本被扑灭。14日下午,记者再次进入火场,此时只剩下最后4个火点。消防官兵们在推土机的开路下,紧张而高效地推进灭火救援工作。

  “4个火点的燃爆物构成不同,我们的处置方法也不同。”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周天向记者介绍,“第一个火点是以轮胎橡胶为主,我们就采用泡沫灭火。第二个以化学品为主,我们则采用干沙灭火。第三个和第四个属于轮胎橡胶和化学物质混杂,我们主要采取泡沫灭火方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火点上,七八个消防战士为一组,手持巨大的喷枪,冲进滚滚浓烟里,用力把泡沫向火堆喷去。

  一些燃烧的集装箱高高堆积,外皮上却没有太多破损,浓烟从裂缝中滚滚冒出,而喷枪根本“无处下嘴”。记者亲眼所见,才明白这小小的一个火点,代表着多大的挑战。

  火场空旷处,一些消防战士在列队、休整,席地而睡。

  “这两天里你总共休息了多久?”记者随口问了一个战士,他一边回答:“没停过,没停过。”一边对记者摆了摆手,又焦急地奔向了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