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眼里的十二五

23.11.2015  11:02

   上去北山望坪沟

11月21日,永靖县坪沟乡党委书记党文发(右)与北山村农户拉家常。

  永靖县西山区尽头,与青海省民和县接壤处,是永靖县坪沟乡。坪沟乡有个小山村叫北山村,一个曾在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

  山大沟深,干旱缺水,满目光秃的山岭,处处破碎的耕地,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北山村一度人心思走。

  “见过贫困村,没见过这么贫困的村。”坪沟乡党委书记党文发坦言。

  党文发在坪沟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亲历和见证了“十二五”期间北山村的变化与发展。

  “最大的变化是稳得住。”党文发介绍,随着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的倾斜扶持,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北山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引青海之水,济北山之渴。源自青海民和县古鄯镇七里寺的汩汩清流,跨省引入村里,113户村民全部通上自来水。

  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把山里山外连成一片,从村道延伸到农户家门口,从此,北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新改建的标准化村小学书声琅琅。新落成的“五位一体”村办公场所风景亮丽。村民有了文化广场,孩子们有了幼儿园。

  党文发快人快语:“路通了,水来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升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精神面貌也大变样。”

  “最大的发展是要致富。”党文发如数家珍,60户在家务农的贫困户,修建起标准化养殖暖棚,每户投放8只良种母羊,扶持发展养殖业。同时,全村推广双垄沟播玉米900亩、脱毒马铃薯700亩,户均分别达到15亩和11亩,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增产增收。

  短短几年,北山村整村告别“五难”,实现了有学上、有医疗保障、有文化活动场所、有稳定收入来源,极大地提振了全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党文发说,走向“十三五”,相信北山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农村里暖意浓

  虽已立冬,但明媚的阳光,还是将雄关大地上的寒风化成了丝丝暖意。

  11月19日,记者来到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杨成彪。

  野麻湾村是嘉峪关市品牌农产品种植基地,西瓜、甜椒闻名全省,建成了农业发展园区,成了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全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今年人均纯收入有望超过1.4万元。

  说起村里的变化,杨成彪头头是道。而这里的变化,要从5年前说起。

  野麻湾村距县城24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392户1538人。全村土地面积不算少,但大多是戈壁荒滩。2010年,全村产业以大田玉米、洋葱、西瓜、小麦及少量制种为主,蔬果等设施农业空白,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这一年,‘村两委’班子开始动脑子,计划在戈壁荒滩上建日光温室,再进行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增加农民收入。”杨成彪说。

  经过考察,2011年,在戈壁滩上建日光温室的计划开始落实。

  2012年初,在双联单位的帮扶下,全村1600亩戈壁荒滩成了“开发热土”,很快建成了全市第一家高新农业发展园区。目前,园区已建成125座大棚,600亩育苗基地。

  村里还流转土地2600亩,超过总耕地的三分之一。“土地流转使更多的群众有时间外出务工,又多了一份收入。”杨成彪说。

  “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更要好起来。”杨成彪说,这几年,村里每年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修建通村通组路,安装路灯,绿化房前屋后,使家家油路相连,环境整洁。

  紧邻农业园区的村部新建办公楼,三层高,政务中心、党建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房、图书馆、电影室等一应俱全,楼下还有文化广场。杨成彪说:“现在,群众办事、活动、休闲更方便了。”

   “拐弯”奔富路

   拐湾-拐弯,一个蕴含着变化的名字,有着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意味。

  有着900多人的拐湾村,5年前沟宽、路窄、林稀、畜少。11月20日,记者一见到民勤县东坝镇拐湾村党支部书记高爱祖,他便滔滔不绝谈起了拐湾村5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

  说起奔致富路的“拐弯”,是由于大田作物效益不高,高爱祖和村“两委”一班人按照武威市确定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始发展日光温室蔬菜、暖棚养羊、暖棚养鸡,栽植红枣和酿酒葡萄。

  高爱祖清楚地记得,一社农民康俊民5年前穷得叮当响,2011年村里支持他建起一座日光温室,当年就收入1万元,如今他彻底告别了贫困。六社农民高东元,2011年开始发展养鸡产业,现在养殖规模达到1万只,年收入达到18万元左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十二五’期间是我们村发展最快的5年。”高爱祖说,5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做成了五件事:建菜棚、搭畜棚、栽树林、衬渠道、修公路。“最让人高兴的是,就在拐湾的土地上,已经建起15幢农民住宅楼。美丽乡村、新型农民社区的建设,使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高爱祖感慨地说,“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全村群众的苦干实干,就没有拐湾村的今天。”

  生产方式的转变,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着全村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高爱祖告诉记者,5年来,他感受最明显的不仅是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越来越好,而且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闲时间,跳广场舞、学习的多了,打麻将、喝酒的少了,矛盾和纠纷几乎不见,尊老爱幼、诚信和谐蔚然成风。村民杨金民,栽植酿酒葡萄之初,就积极学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今年产出1.8亩葡萄,获得了上万元的好收成。

  “只要我们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大事、谋利益,下一个5年,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比今天更好。”高爱祖说这话的时候,太阳正暖融融地照着他脚下的土地。

   安居乐业有盼头

  11月21日,记者来到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有。谈起“十二五”以来的变化和感受,他乐呵呵地说:“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更有盼头了!”

  东关村是靖远蔬菜主产区。如何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是李常有和村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

  东关村把日光温室辣椒、地膜马铃薯和大白葱作为主打品种,先后注册了“长寿牌辣椒”“东珠牌马铃薯”“三水牌大白葱”商标,支持村民办起了蔬菜运销代办点,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辣椒、马铃薯、大白葱三大蔬菜品牌年收入均达到千万元的目标,人均纯收入达到7910元。

  “十二五”以来,东关村率先实施新农村建设,建成居民楼22栋,100户农民住上了新楼房。如今,东关村东珠花园小区绿树成荫,环境幽美,成为白银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党和国家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这5年,我们村新农村建设共得到了400多万元资金支持哩。”李常有说。

  李常有自豪地说:“‘十二五’以来,东关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让老百姓住上了平价房,并通过房产开发、土地出让、入股等形式,使村集体经济从3000万元左右增加到6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从3000多元增加到了9000多元。”

  “下一步,我们要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培育壮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带动老百姓发展第三产业。”谈起将来的打算,李常有信心十足。

   改善民生惠百姓

  沿着蜿蜒曲折的漳县高新公路行进,一头就“跌”进了绵延的大山。和5年前相比,这个处在大山深处的四族乡,再也不是从前的模样。

  2011年,徐明离开县城,来到四族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他走遍了全乡9个村,通过分析现状,决定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大事民生建设抓起,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5年前,四族乡通村通社的道路基本是土路,徐明要去高山顶上的嘛咪寺村了解情况,他站在乡政府所在地,远远就能看到山顶的村庄,但绕了两个乡好几个村,走了近50公里路才赶到。

  徐明说:“这几年,通过实施‘通达工程’‘一事一议’‘灾后重建’等项目,全乡9个村的道路全部修通,通村路全部硬化,通社路60%硬化。去嘛咪寺村只要12公里,下山走十多分钟,上山回家也就半个小时。”

  路通了,群众的心也通了。四族村的群众编了顺口溜称赞道:“村村通,真方便,社社道路全贯穿;路面全是水泥灌,宽阔平坦真方便;乡上干部真能干,改变过去行路难。”

  5年前,全乡群众居住土坯房、茅草房,又小又窄又黑。有的农家,几代人挤在一个炕上。群众的院墙是用树枝编的篱笆墙,大多数农家没有猪圈。

  徐明带领乡上一班人实施住房改造工程,千方百计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如今,行走在四族村,白墙青瓦的庭院,错落有致的住房,水泥硬化的巷道,整齐竖立的太阳能路灯,处处呈现出新气象。

  徐明高兴地说:“结合危旧房改造、异地搬迁、灾后重建等工程,群众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区群众都有了卫生厕所。”

  这几年,乡里加强乡卫生院建设,在村里成立村卫生所,配备人员、设备,不断提高报销比例,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

  “这5年,我们咬定‘民生’不放松,全乡群众生产条件大幅改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生活方式显著改变,呈现出了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徐明说。

   实现跨越的五年

  记者来到榆川村的时候,几位村民正忙碌着为路边的绿化带铺道牙、扎栅栏。

  “过去5年,是榆川村发展最快的5年。”兰州新区秦川镇榆川村党支部书记滕生堂告诉记者,2010年末,榆川村人均收入为3444元,而到2014年底,已增至6363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将接近9000元。”由贫到富,这是质的跨越。

  榆川村是秦王川里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332户、1132人,大多是1996年从榆中青城、哈岘、上花等乡镇,随引大入秦工程通水而迁至秦王川的。

  纵看榆川村20年发展历程,这个“拼凑”而成的村子,用4个“五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穷到富的巨变。特别是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榆川村历史性地实现了整村脱贫。

  滕生堂用“四个大变”概括了榆川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产业结构大变。随着兰州新区拔地而起,榆川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输转,产业结构从单一的设施农业,转变为以设施农业为主导,劳务输出、旅游服务业齐头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人居情况大变。村民告别土坯房,住上了青砖瓦房,通上了自来水。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家家户户用上电脑和手机,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三是村容村貌大变。村里背街小巷全部硬化,安上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垃圾统一回收、统一清运。每天早晨和傍晚,村民们聚集在文化广场,扭着秧歌、跳着舞,享受着新农村的惬意。

  四是周边环境大变。随着兰州新区路网体系的完善,村民出行变得快捷方便。开展的生态防护林建设,让秦王川的风沙小了,雨水多了,空气变得湿润起来。

  滕生堂说,榆川村两委班子如今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早日进入小康社会。

   建设和谐新家园

  “作为尼巴乡的干部,我为‘尼江’两村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大跨越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已在卓尼县尼巴乡工作21年的干部准格加说。

  “去年,夏季搬牧平稳和谐,今年,尼巴村和江车村又实现了20年来的首次大混牧……”说起“尼江”两村的巨大变化,准格加滔滔不绝。

  坐落在甘南州卓尼县草山深处的尼巴村和江车村,历经7300多个日夜的争斗,终于在今年初秋,实现了20年来首次成功混牧。从“兵戎相见”到“破冰融冰”,再到“春暖花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牧格局,为两村群众放下仇恨怨、握手言和创造了先决条件,提供了强大平台,为彻底解决“尼江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起来,‘尼江’两村最大的变化还是群众思想的变化。”准格加深有感触地说,除了日常有针对性地入户开展工作外,他和各级干部还要向群众宣讲各类政策。为巩固成功混牧这一来之不易的调处成果,干部们长期不分昼夜地巡逻,及时化解各类较小的突发事件。“虽然苦,虽然累,但是看到村民们的思想观念逐渐从争斗转向发展,我感到很欣慰。”“尼江”如此巨大的变化,不能不说是各级干部不懈努力和两村村民相互配合的结果。

  “相比其他乡镇,在尼巴乡工作要辛苦许多倍,要不分节假日地加班、进牧场,但我却从不后悔是一名尼巴乡的干部,我见证了两村从‘兵戎相见’到‘坚冰初融’的过程,我和两村群众一样,对‘尼江’的未来充满希望。”(记者邹海林 曹义成 马顺龙 李保荣 王雨 刘健 赵梅)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