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一份珍贵的记忆

19.09.2014  01:00

    金秋正是喜获硕果的丰收季节。恰逢此时,一本值得所有关爱兰州人士认真一读的好书——蒙自福主编的《兰州民俗风物》郑重面世了。这是一本纵贯兰州千百年历史演进线索,横览广大民众生产生活林林总总万千事像,全方位展现兰州深厚人文积淀的首部著作。用我市资深文史专家邓明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部“荟萃兰州民风民俗和风情物产的集成之作。”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此书的编写工作,一路走来感触良多。

    龙年春节后不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蒙自福先生找我谈起,他打算邀请我参与编写一本反映兰州市民俗文化、雅俗共赏的资料性图书。我和蒙先生一样,对家乡兰州的文化有一份挚爱之情,能躬逢如此盛事当然责无旁贷,于是欣然接受并且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蒙主任都采纳了。说干就干,蒙主任很快召集起他领导下的市民盟各路精英,搭建起一个工作班子来共同做好这件事情。他们中有汉语古文造诣深厚的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甘庆祖先生;擅长诗词创作的兰州市第八中学高级教师韩本孝先生;原榆中县政协文史办主任金耀东先生;绘画、篆刻创作成果累累的国家二级工艺美术师杨佳琪先生;文学功底扎实、工作成绩突出的河口文化站站长张咏梅女士等人。还有年轻干部、毕业于四川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女硕士马琳,可以说市民盟优秀人才总动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过去都有不少著述问世,但更重要的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兰州人,在本地生活了几十年,有一份浓浓的家乡情结。第一次开会回忆起儿时,碰斗鸡、跳房子、滚铁环;春节、元宵期间送灶、接灶、吃臊子面,给长辈拜年、跳火堆、猜灯谜;观看太平鼓、高高跷、铁芯子等等情景一一浮现,让人有一种禁不住的兴奋与向往。民俗就是这样,在亲人之间口口相传,在邻里朋友之间心心相印,在潜移默化中代代传承,最终成为人们自觉接受和遵循的不成文规则,而且是主流文化的深厚基础。今天能为梳理出版家乡的民俗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是一种机遇和荣幸。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妙语连珠,有关这本书的定位、书名、目录大纲等等,很快就商量妥了。蒙主任根据各位作者的特长,把起草编写任务分解开来,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就算启动了。

    按照蒙自福先生主编此书的初衷,这本书不是史志类图书,也不是研究兰州民俗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接地气、有特色、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兰州民俗风物著述,”尽管这样,本书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严谨、科学、缜密的态度。在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专业定位等方面的内容,不能出现舛错,编这本书是要对读者对后人负责的。为此,蒙主任多次敦请,邀请到我市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堪称兰州“活词典”的邓明先生出面,担任本书总编审。全书的体例和章节划分,也与民俗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保持一致。这样就保证了这本书提供的各项内容准确有效,能够为广大读者展示生动的阅读资料,也能够为专家学者开展研究提供翔实的一手素材。

    要编好这本书谈何容易。首先,民俗风物是个很大的概念,几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包罗万象,应该把哪些东西编到书里呢?这可没有让身为主编的蒙自福先生少动脑筋。一个全书的目录就曾先后6次召集大家商量,改了又改,调了又调,各个章节的标题、细目反复斟酌、直到全书的内容基本定下来的时候,作为全书提纲的目录才算最后敲定。为了保证全书的体例、结构合乎专业要求,蒙主任又邀请到原甘肃人民出版社正高职编审郝军女士参与把关,这样就使得编辑工作一直比较规范,避免了以后在出版环节上走弯路。其次,这本书内容非常多,参与编辑工作的各位作者,写作风格各有千秋,如何让读者阅读时的感觉更顺畅些呢?蒙主任除了对大家提出一些写作方面的统一要求,还安排水平较高的同志对各章节起头部分做专门修改,以保持全书文风的一致性。各位作者都能自觉服从全书编写的要求,尽量彼此靠拢,并且充分尊重其他同仁提出的修改意见。最关键的是,蒙主任不辞辛苦,亲自把关,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作为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基层组织遍布全市的市民盟主要领导,日常工作千头万绪,还要尽量挤出时间编好这本书,那只有多利用业余时间了。近两年来,蒙主任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对书稿一行行修订。总编审邓明先生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对书稿中的历史线索、民俗资料进行系统订正,还对文字方面的出入逐一指正。邓先生感叹道:“书稿看得我颈椎又困又痛!”副主编甘庆祖先生刚刚退休,他每天风雨无阻、来到市民盟的办公室里写稿子、改稿子,和马琳一道跑县区、跑印刷厂,几乎付出了近两年的辛勤努力。杨佳琪先生不但编写了有关民间文艺、民间技艺方面的大量稿件,还给部分章节绘制了栩栩如生的插图,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其他作者也一样,既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也不是为了评职称、提职务,硬是凭着对挖掘家乡文化的古道热肠,不离不弃地完成了各自的编写任务。我作为副主编之一,虽然也完成了书中部分章节的写作,但在与大家共事的过程中,深感这是一次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在历史知识、写作技巧、敬业精神等方面都获益匪浅。特别是对家乡兰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再次,素材资料收集十分困难。这本书编写之初,就确定了以原汁原味第一手资料为主的特色。实际能够梳理的、成形的民俗风物,从时间段上以明朝起到民国止为主。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市迅速成长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特别是最近30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不但主城区面貌已经很少有历史风采,人们的生活习俗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寻找那属于历史的踪迹特别是实物证据太难了。但是为了保证书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各位编写作者或是查阅各县区文化馆里的原始资料,或是多方打听走访亲身经历的老年人、民间技艺的传人,甚至乡间的阴阳先生,从他们那里详细询问历史上的一些民间习俗,记录下来再做认真整理,足迹踏遍了三县五区。为了拍到一些几近失传物品的照片,蒙自福先生带人先后9次奔赴各地,从偏远的乡村农户家中寻访很久以前灭鼠用的工具“阿欧”;牧民铺盖的粗毛纺织品“羯子”;羊毛制成的“毡衫”,其间的辛苦难以想象。最为难得的是,为了给早就废弃不用的古民居“地窨子”拍到照片,蒙主任几经波折,最后在中川镇廖家槽子村找到遗址。在好不容易给主人说通以后,蒙主任自己躬身钻进堆满垃圾、又脏又臭的地洞,待到出来时浑身灰土,让同去的“伙伴们都惊呆了。”硬是靠着这样一种百折不回的毅力,这一本洋洋洒洒、有31.4万字和200幅照片、插图的大部头著作终于编写出来了。在全部书稿都成型以后,作者们自己看了,也觉得这是一本有文化价值、可以留给后人的好书,过去近两年的辛勤付出很值得。就在全部书稿杀青以后,蒙主任的心情还是沉甸甸的。他一遍遍仔细阅看,字斟句酌,又特邀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陈立正、兰州五中优秀语文教师宋峰涛等名家,先后组织了4次系统的修订完善,努力使书的质量高些再高些。包括封面设计,也是改了又改,直到多数人感到满意为止。

    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受到各方面领导同志的关注和大力帮助。编写工作启动不久,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有关同志、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部门给予了鼎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先生亲笔题写书名。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高度评价这本书“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窗口,建造了一个鸟瞰兰州民俗风貌的平台,对于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民俗文化资产,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大有裨益。”并且期待有更多弘扬兰州优秀文化的佳作问世。这对于全体编写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很高的激励。

    《兰州民俗风物》即将与读者们见面了,期待它能为金城兰州的秀丽山水增光添彩,也祝愿兰州文化产业欣欣向荣、满园春色、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