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团结 共促发展 ——临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综述

17.05.2016  10:38

  临夏回族自治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举发展团结稳定旗帜,突出抓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抓项目引擎带动、抓生态绿色发展、抓教育百年大计、抓社会和谐稳定、抓党建根本保证的工作思路,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临夏实际,具有临夏特色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助推经济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注重机制保障 促进“两个共同”

  临夏州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设计“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战略平台。

  注重编制方案体系。围绕示范建设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临夏州制定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总体方案,8县市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了互相衔接、配套完整的“1+8”方案体系,同步实施“同心同行、培养培训、规范管理、服务引导”四大工程和“基础构建、产业富民、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四大行动,丰富了示范创建活动载体。

  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州县市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两个共同”示范区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分级靠实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注重先行抓点示范。在全州范围内筛选民族工作基础较好的26个乡镇开展先行试点,从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倾斜,集中实施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工作,以点穿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促进示范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共落实省“两个共同”示范建设专项资金1.19亿元,州县市整合各类资金25.32亿元,实施示范建设项目211个。

围绕发展主题 夯实创建基础

  临夏州把加快发展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着力夯实创建的物质基础。

  抢抓机遇,争取支持。经过积极努力,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为临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政策支撑;临夏州被整体纳入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工程试点范围,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为临夏州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项目资金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

  主动作为,内生动力。紧扣国家投资导向,临夏州抢抓全省实施“3341”项目工程、“6873”交通突破行动、“6363”水利保障行动等机遇,谋划争取和实施了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永靖至兰州沿黄快速建成通车,引黄济临、双达高速、兰临合铁路开工建设,临夏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博物馆、临夏大剧院、奥体中心、州医院迁建等项目顺利推进,临夏机场、永靖至兰州高速公路、永靖至积石山大河家沿黄一级旅游公路等项目争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培育产业,增强后劲。把清真产业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经济发展产业来抓,临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获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授权认可,成为临夏州清真食品融入“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市场的“快速通道”。坚持打民族牌、特色牌,大力促进旅游与商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筹建黄河三峡、松鸣岩两大景区管委会和旅游投资公司,谋划实施松鸣小镇综合开发和滑雪场、黄河水电博览园、东乡盛世旅游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承办了第14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临夏赛段等赛事,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州电子商务运营企业达22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4000多人。

  加大招商,扩大开放。转变招商引资方式,紧盯知名企业主动对接,在兰州、厦门、拉萨、北京等地召开招商引资、旅游宣传推介和临商乡贤回归创业大会,全力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落户临夏。认真落实全省《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筛选PPP项目177项、总投资344.4亿元。与省商务厅、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共同举办了中国临夏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览会,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举办甘肃临夏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展销季活动,为扩大对外贸易和向西开放奠定了基础。

坚持创建为民 提升整体水平

  临夏州把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开展创建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帮民富,一心一意解民忧。

  抓扶贫攻坚。按照全省“六个精准”要求,认真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全面完成560个贫困村和9.57万户、42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3.02亿元,在68个贫困村新建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实现贫困村互助社全覆盖。筹措和整合项目资金13.7亿元,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安全饮水、动力电覆盖等项目,使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抓改善民生。着眼强服务、保兜底,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2015年民生支出129.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9%,省列27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工程,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42万人,输转劳务49.6万人,创劳务收入70.8亿元。

  抓公共服务。继续推行学前至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制定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建筑职业学院康乐分校建成招生,圆了临夏人民就近上大学的夙愿。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加大对“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挖掘开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突出宣传引领 构建精神家园

  临夏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抓手,以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唱响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为示范州创建聚集正能量。

  突出宣传教育。采取编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本、举办民族宗教知识专题讲座和民族团结进步有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筑牢“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使民族团结宣传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突出示范引领。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乡镇街道办、示范机关、示范学校、示范村社区、示范企业创评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选活动覆盖到各行业各领域。近年来,省州县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55个,56个集体和102名个人分别荣获国家、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突出政策落实。抢抓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认真实施保安族、撒拉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发展规划,改善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同时,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全州1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临夏市枹罕镇拜家村、东乡县坪庄乡韩则岭等5个村入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

积极探索创新 凝聚强大合力

  临夏州把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唱响了大团结的主旋律,凝聚了示范建设的正能量。

  强化制度规范。健全州县乡村四级宗教工作网络,建立宗教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条块结合、运行高效的宗教事务管理机制。州县市领导联系1000名宗教界代表人士,州县市单位联系4000个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宣传法律政策、了解教情民意、规范依法管理、协调服务、“三比一促”创建五项工作任务的宗教工作“145”制度,形成了广泛参与、全面覆盖、群策群力、特色鲜明的管理服务新机制。

  坚持依法管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宗教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临夏州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等管理办法,建立全州宗教活动场所建筑规模、安全状况数据库。

  深化服务引导。在加强依法管理的同时,坚持以“诚心、爱心、关心、细心”做宗教界人士的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宗教界人士教育培训、外出考察、生活补助、免费体检等制度,宗教界人士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全州宗教界组织开展比贡献、比规范、比和谐,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三比一促”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支持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投身村道硬化、危房改造、产业培育、捐资助教等扶贫开发工作。

  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宗教界人士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创建活动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重奖,累计拿出960多万元对连续四年考核合格的79个宗教活动场所和91名宗教界人士进行表彰奖励,其中对连续3年受到表彰奖励的20个模范集体授予“星级宗教活动场所”荣誉称号,21名模范个人授予“杰出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记者邹海林)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