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今年将完成9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28.01.2015  11:49

  原标题: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今年将完成9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资料照片

      2015年奋斗目标

  ●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

  ●完成9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8万人

   中国甘肃网1月2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魏奇峰)  1月27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2015年的工作。据悉,今年我市的奋斗目标: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完成9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8万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仁、副市长胥波、市政协副主席范文等出席会议。

  2年间全市209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会议提出,去年我市把扶贫攻坚作为补齐“三农”短板的突破口,不断转变方式,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促使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了10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皋兰县整县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基础。而且,从2012年开始,通过两年的艰辛努力,到目前全市已经有209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城关、七里河、皋兰实现了“整区整县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7万。

  实施了“3个1000万元”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榆中北山20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玫瑰2.5万亩、中药材4.75万亩、蔬菜5.28万亩、肉羊24万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2%;启动实施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整合各类资金5.7亿多元,建成了10个省级美丽乡村、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85个环境整洁村。建成农村公路596公里,解决10.9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营造林10.09万亩,农村面貌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激发“三农”发展的新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了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建立了全省首家农业土地经营经济组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以“六大产业”为重点推进“提质增效”

  会议强调,今年,我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上,下大力气解决“有规模无优势、有优势无品牌、有品牌无产品”的问题。要以中药材、百合、玫瑰、草食畜禽、高原夏菜、苗木“六大产业”为重点,聚焦规模发展、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依靠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和科技进步,对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今年需要整村脱贫的91个村,都是贫困程度最深、基础欠账最多、增收产业最弱、脱贫难度最大的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攻坚任务要比往年更加繁重、更加艰巨,因此,要以91个贫困村为重点,在精准识别对象、精确配置资源、精细管理目标、精准考核责任等环节上下功夫。各级双联单位和社会帮扶力量也要瞄准91个贫困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把各种资源、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向贫困户聚焦,确保到村到户。

  同时,今年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时,要以省级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洁村建设为重要抓手,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流沿线以及城市周边、新区周边、景区周边为重点,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建立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工作机制,立长远、打基础,点面结合,连片推进,强力推进10个省级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和10个连片整治区建设。

  争取3年在县区全部建立农村产权市场

  会议要求,年内要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意见,全市1/3的行政村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力争2017年基本完成确权颁证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在皋兰县开展农村产权市场建设试点,加快兰州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3年左右,县区全部建立农村产权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同时,要以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加强土地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建设,鼓励支持皋兰新型农业土地经营组织(土地银行)规范运行,其他县区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探索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

  另外,还要紧盯全省“十百千万”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政策意见,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全省“十百千万”工程。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监管机制,规范、清理、整顿一批运行不规范、作用不明显的农民合作社,真正做到带头示范作用。

  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953元

  2014年主要成效

  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7元,增长13.4%,净增953元,增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1月27日,记者从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7元,增长13.4%,净增953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108个整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至8000元的村有2个,8000元至1万元的村有10个,1万元以上的村有96个,脱贫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了5900元。

  据悉,2014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8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7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3%,市级财政投入达到1.505亿元(交通扶贫5000万元、教育扶贫4750万元、专项扶贫5300万元),占当年财政新增公共预算收入的24%,县区投入6050万元,超额落实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市县(区)按当年财政新增财力市级10%以上、区级15%以上、三县20%以上增列扶贫专项的要求投入扶贫资金。去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达到历年最高水平,有力地支撑了扶贫攻坚行动。

  通过大力扶持,全市四大片区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已经形成。2014年皋兰县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设施农业达2100亩;108个脱贫村种植高原夏菜3.29万亩、百合2.99万亩、马铃薯8.33万亩、玉米10.2万亩、中药材2.39万亩、玫瑰1.3万亩,修建日光温室1482座;养殖肉羊27.8万只、生猪6.73万头、肉牛8048头,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36%。

  突出水、路、房等扶贫攻坚的重点,通过两年努力,全市贫困地区建成通村公路1126公里,解决了农村20.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1万户。其中,2014年,全市建成通村公路596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3.1%,解决了农村26062户、10.1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建设高标准农田14.71万亩,建设大型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2家、商品配送中心5个、改造县乡农贸市场8个,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9个村。全市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上下功夫,实施整村脱贫以来,全市建成寄宿制学校127个,新建和维修文化活动室97个、村卫生室74个、村民文化广场146个、村委会办公场所126个。全市108个脱贫村新建和维修标准化卫生室49个、村委会办公场所88个,文化活动室73个、文化(体育)活动广场74个。而且,两年实现了脱贫村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的全覆盖,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以上,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

  同时,还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示范,大力推进了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整治。两年间,整治小街巷1000多公里,绿化植树46万株,清理残垣断壁3万多平方米,清理垃圾2万余吨。其中,2014年整县脱贫和整村脱贫中累计硬化、砂化村组道路和小街巷624公里,种植各类树木20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500盏,清理残垣断壁达1.8万平方米,设置垃圾台217个、垃圾箱775个,清理“三堆”达1.6万多吨,基本实现了绿化、净化和亮化,村庄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