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 甘肃5处文化遗产上榜/图

27.06.2014  20:10

   中国甘肃网6月27日讯 (记者 魏湘 张慧雅 王格天 祝彦军)27日下午,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等五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介绍了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张正锋说,甘肃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黄金段。“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既是对甘肃厚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此次我省5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由2处增至7处,进一步增加了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的含金量,显著提升了甘肃的文化品位。甘肃是拥有全国唯一的以文化为主题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本身就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努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实现文化事业转型跨越发展。

  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就丝绸之路申遗及甘肃省五处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马玉萍说,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八年。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我国22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5处入选;同年10月,我省5处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1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我省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后,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更好的保护管理和检测文化遗产。

  据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我国首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此次申遗成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彰显世界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