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成功

23.06.2014  03:18

    【新华社多哈6月22日电】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天,根据各国代表的表决,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宣布会议批准这一申遗报告。霎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代表们也纷纷击掌致意,相互祝贺,整个会议大厅充满快乐、喜庆的气氛。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区总面积28421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04011公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世界遗产大会22日还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会在听取了对“大运河”历史、作用以及现状等方面的陈述后,各方代表阐述了各自意见,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根据会议表决结果宣布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成功。随后,会场响起热烈掌声,一些国家代表纷纷向中国代表致意,表示祝贺。

    大运河具有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修建年代久远、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等特点,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100处。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详细报道见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