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会工作特色 精准助推“一号工程” ——甘肃省总工会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纪实

14.06.2016  20:07

全国劳模靳志强和省劳模贾根柱查看村民果树栽培情况。

帮助咀儿村修建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双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种植情况。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

  全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总工会紧紧围绕落实省委“一号工程”重大战略部署,把双联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首要任务,自觉融入、有效对接,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立足工会职能,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维权服务,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突出工会特色,大力开展劳务输转、就业服务、返乡创业服务,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提高就业创业、带头致富能力,积极推动“1+17”精准扶贫方案落地生根。认真履行组长单位职责,督促和指导陇西县双联工作深入发展。省总工会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双联行动“民心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上,省总工会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双联行动组长单位“组织奖”。

统一思想 靠实责任

  省委对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寄予厚望。省总工会把双联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组长,下设两个工作组,由两位副主席分别担任工作组组长,明确牵头的职能部门,统筹谋划,积极落实。省总工会每年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党组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双联工作。真正形成了“班长统筹、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全体干部积极参与”的双联工作机制,做到了双联工作有人抓,具体事项有人干。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慧指出:“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把双联行动作为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动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为民说:“双联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发挥工会优势,将力量凝聚到联系村脱贫致富的目标任务上来,做好规定动作,做足自选动作,推进双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领导班子的带动下,省总工会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高度认识双联工作,全力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推动双联工作深入发展。双联干部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通过深入体察社情民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矛盾问题,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严格驻村工作队制度。省总工会每年都有计划、分批次地精心选派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组成工作队,驻村入户,挂职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省总工会双联办精心设计制作了民情连心卡,建立了台账、簿册、民情日记和信息报送制度,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单位有台账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

  建立联系户动态调整机制。双联干部每次到联系村,都认真听取县、乡、村干部和农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围绕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致富意愿,细心盘问,一一记录。根据帮扶村发展情况及精准脱贫的目标要求,逐户排查,调整帮扶联系户,进行精准对接,提出精准脱贫的方案措施。通过一次次走访调研和政策宣讲,帮助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更加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认真执行工作纪律。双联干部严格执行进村入户时间安排,仅2015年,就有36批290人次,深入牙河村、咀儿村田间地头、联系户家中,了解掌握发展情况、宣传惠农富农政策,收集意见建议。每次走村入户,双联干部都轻车简从,费用自理,从不给村民添麻烦、增负担。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省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与双联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鼓励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在进村入户中锤炼作风、净化心灵,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充分展示了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教育引导双联干部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素养,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职尽责,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推动双联工作落到实处。当前,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双联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在双联实践中创造业绩。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在《甘肃工人报》《五月花》杂志等开辟栏目,总结交流双联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编印活动《简报》,及时反映工作要求、重要部署、重大活动和基层工作动态。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及基层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教育阵地广泛进行宣传,扩大了双联工作的影响力。

深化思路 突出特色

  省总工会对接的两个双联村,地理位置不同,情况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贫困。

  牙河村位于陇西县巩昌镇南部二阴山区,全村6个社,341户,1385人。村社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均耕地少,自然灾害频发,基础建设差,经济发展缓慢。咀儿村位于武山县四门镇北山梁,辖4个自然村,142户,624人,地处偏远,村民缺资金,少技术,其中贫困人口313人,贫困率达51.2%左右。

  对工会组织而言,双联行动是全新的工作领域。面对双联村的实际情况,帮扶伊始,省总工会从给资金、办实事入手,想尽快让双联村群众享用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早日脱贫。随着双联工作的深入,省总工会领导班子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对脱贫致富起不到根本作用。只有坚持“输血”与“造血”两手抓,注重从产业扶持入手,帮助群众发展增收产业、致富项目,双联工作才能持久见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认真反复调查研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卡,因村实策、因户帮困”的原则,省总工会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确定了具体的帮扶项目和产业。全省双联行动视频会议、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和双联行动成县现场会召开后,省总工会专门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邀请省双联办的同志对机关干部进行双联业务培训,要求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求,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不断开创双联工作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省总工会很快拓展工作方法,把工会资源更多地输送到双联点,让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广、更长远。

  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结对帮扶要求,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核实现状,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和精准扶贫台账。征求咀儿村群众意见建议43条,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致富计划6个,排摸帮助留守儿童3人、空巢老人13人,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逐一突破的工作程序。

  积极协调小额信贷,在充分征求咀儿村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对25户村民发放贷款109万元,帮助群众拓展增收门路、发展致富项目。

  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三次协调组织兰大一院、兰大二院和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省内大医院的内科、外科、心血管科、骨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36名专家、名医,分赴牙河村、咀儿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送医送药。每次都有近千名村民参加活动,共免费发放价值11万余元的药品,有效解决了贫困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开展大病救助活动。对牙河村、咀儿村患病住院,经新农合规定比例报销、民政大病救助之后,自负医疗费在3000元以上的贫困户进行大病医疗救助,给予不低于自负金额50%的补助。其中:牙河村39人次,7.3万元;咀儿村6人次,3.25万元。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从2012年开始,对双联村应届和往届统招院校就读的本科大学生给予助学救助,每人每年2000元,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截至目前,已在两个村助学113人次,22.6万元。

  开展劳模助推双联活动。省总工会专门下发《关于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级劳动模范作用的通知》,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活动,大力开展“弘扬劳模精神、深化双联行动、建功精准扶贫”劳模事迹宣讲活动,以劳模精神对接双联行动,用劳模事迹助推精准扶贫。开展劳模参与精准扶贫活动,引导各类劳模做好带头致富、结对帮扶、奉献爱心、技术培训等工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展示作为,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激励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在陇西、武山举办“中国梦·双联情”劳模事迹报告会,联合省委双联办开展“弘扬劳模精神,鼓励勤劳致富,在双联精准扶贫中建功立业”劳模事迹宣讲活动20场次,为20个县、382个乡镇、5230个村的10460名村干部群众进行宣讲,共有1.7万多名干部群众现场聆听,产生了强烈反响。组织全国劳模中的农业专家,深入陇西县现场交流致富经验,到田间地头讲授药材种植和果树栽培技术,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联系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协调全国劳模王晋在武山县四门镇开展“精准扶贫——助学帮教”系列活动,为四门镇捐赠电脑课桌椅30套、语音教学课桌24套、上下铺铁架床25套,价值5万多元。

  做好送温暖慰问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筹集资金和物资,深入双联村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其中:2015年筹集资金6.5万元,为牙河村312户农户每户购置面粉50斤、大米10斤、菜籽油10斤;购买笔墨纸砚,组织省总机关、直属单位书法爱好者为牙河村村民书写春联,赢得了村民赞誉。每年“六一”儿童节,都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联系村开展慰问活动。先后为两个村九年制学校孩子们送去书包1000个、文具盒1000个。落实了为双联村0—3岁儿童发放营养包、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等工作。

统筹兼顾 项目引领

  在双联行动的具体实践中,省总工会突出双联行动的规范性、连贯性、长期性,科学谋划,统筹兼顾,落实项目,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发挥陇西县双联行动牵头单位的作用,省总工会每年及时与省直成员单位沟通情况,组织召开会议,明确帮扶措施,通报进度,协调推进;根据省委安排,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和陇西县双联办,深入省直联村单位联系的22个贫困村,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主动与陇西县领导、县双联办、县扶贫办沟通协调,研究确定推进的措施办法。

  紧盯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精准开发相关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结构,使双联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解决牙河村药材市场地面泥泞、影响药材晾晒和客商交易的难题,出资硬化市场面积5292平方米;为解决药材仓储等问题,投资85万元,在农贸市场建成2个钢结构大棚,总建筑面积810平方米;积极筹措资金,为农贸市场安装太阳能双肩路灯3杆、太阳能单肩路灯2杆。

  为解决牙河村通村道路不畅、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积极协调省交通厅,将昌谷-牙河-越胜通村公路15公里纳入项目规划,协调落实资金825万元,保质保量按期建成通车。及时与联村单位、镇政府衔接沟通,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支持,立项、修建完成了咀儿村李家硬湾至下咀儿、宋家坟至上咀儿、罗湾小学至上咀儿7.7公里道路沙化硬化项目,打通了群众与外界的联系渠道。

  积极动员牙河村已致富人员回村办产业,帮助办理土地流转和审批手续,建成占地12亩的养殖场一处,养殖商品羊1000只;协商签订合作协议,2014年、2015年每年投资5万元,与养殖场建立合作关系,从2015年开始至双联行动结束,养殖场每年返还牙河村村委会价值2万元种羊,由村委会确定困难农户发展家庭养殖,养殖户出栏羊只由养殖场负责收购,以此带动发展全村家庭养殖。目前投放第一批基础母羊100只,第二批正在选购。

  邀请陇西县农业专家,对牙河村6个社、100余户党参种植户,从党参的选种、栽种、培育、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农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党参种植技能水平。

  筹措资金50万元,帮助咀儿村修建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14间房屋,设施设备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成蔬菜交易中心一所,硬化中心前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广场路灯等公用设施,使咀儿村有了办公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开展日常工作必需的场所。为牙河村村委会购置电脑1台、“三合一”打印机1台,配备办公桌椅20套,有效解决了办公设施不足的问题。

  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项目,省总工会每年从有限的帮扶资金中挤出600多万元,重点支持5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农民工培训,各地工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10个大项、30个工种、近万人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2012年至2015年的4年间,分别为省内纳入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58个县区工会下拨专项资金580万元、610万元、650万元、650万元,并为联系村安排专门资金,专项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培训项目涉及农机维修与驾驶、沼气安装与操作、养殖业、瓦工、钢筋工、电焊工等,帮助农民工劳务输转、提高技能、就业创业。目前,各地已培训农民群众3万余人。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最佳切入点,成立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广泛吸收农民工入会,目前全省农民工会员达103.8万人;抓住工资、工时工价、劳动条件等重点问题,配合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建立欠薪报告制度,推动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区域建立工资指导线,促进实现同工同酬,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资清欠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认真落实《2014—2018年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方案》,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困难职工档案内农民工的免费培训,并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结合起来,年内全省农民工参训人数达到10万人次,获得技术(资格)证书不少于1万人;开展专项援助行动,组织举办区域性劳务协作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实施就业服务“春风行动”,做好返乡创业服务工作,为贫困村农民工就业服务达到1万人次,帮助1000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推动新农保和城市医保整合统一,促进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

  开展工会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市州、县区全部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企业和乡镇(街道)、社区帮扶工作站点1047个,建立困难职工电子档案23万余份,广泛开展生活救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工作,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

  在省总工会的帮扶下,经省委双联办考核验收,陇西县巩昌镇牙河村已实现整村脱贫。一系列实实在在帮扶措施,已使咀儿村距离实现整村脱贫的时间越来越近。村民们都高兴地说:“省总工会的帮扶真正帮到了点子上,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紧盯目标 深入推进

  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省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精神,与省委双联工作部署同频共振,突出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做好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工作;抓住培训“牛鼻子”,面向贫困村和农民工广泛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就业培训,开展就业咨询、就业介绍、返乡创业等服务,促进劳务输转、增收致富;把职工书屋和金秋助学、送文化、送医疗、送温暖等工作延伸下去,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双联情”活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目前,省总工会正在凝心聚力、全力实施2016年双联帮扶目标任务。在陇西县牙河村整村脱贫、武山县咀儿村预脱贫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丰富产业结构,努力提升联系村村民持续增收能力,按期实现牙河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咀儿村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目标任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牙河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户自来水管道入户补贴资金9.5万元;为牙河村马蹄湾、梨树坪、曲家坪通社道路进行沙化改造6.8公里,争取项目资金120万元;对牙河村现有文化体育广场进行改造和功能提升。争取项目资金145万元,实施咀儿村下咀儿—李家硬湾3.3公里沙化道路的硬化工程;建设咀儿村标准化职工书屋。

  做实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牙河村调整丰富产业结构工作,做大做好羊养殖项目,发展贫困户家庭养殖户10户,形成优势产业;筹资5万元,引导牙河村党参种植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开展种植技能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发挥咀儿村区位优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加强技能培训。筹集资金10万元,为牙河村和咀儿村各培训涉及砖瓦工、家政服务、面点制作等工种的群众50人,帮助他们拓展致富门路。

  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特殊困难群体身上,有针对性提供就业援助、大病救助、金秋助学等服务,加强人文关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他们中间。

  动员全省各级工会按照地方党委的要求,把工会干部派到双联村,把工会组织建在双联村,把资金、项目送到双联村,努力为双联村办实事、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