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诺奖效应:获奖者旧居变景区 名字成商标

16.10.2015  13:08

莫言之后,又一位中国人获得了诺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共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虽然获奖已经是一星期之前的事情了,但对于屠呦呦来说,或许只是个开始。这一点从2012年莫言获奖之后的情形已经可以看出。而通过两个中国人在获诺奖后生活的变化,我们似乎还能发现一些固定的“套路”。除了接受祝贺外,他们还经历了很多其他的事,比如旧居变景区,书信、手稿被拍卖,名字变成商标等等。

对此,屠呦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从我获奖之后,事情太多了,我们家的电话就没有停过,我和我丈夫八十多岁了,我们根本关注不过来。

中国的诺奖效应:获奖者旧居变景区名字成商标

旧居:为避免莫言旧居的前车之鉴,屠呦呦旧居加强安保

距离屠呦呦获诺奖仅仅一个晚上之后,屠呦呦在宁波的旧居姚宅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了,不少宁波市民带着家中的小孩前来参观。其中,就有市民表示,自己是特地带孩子来的,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沾沾喜气。而据《钱江晚报》报道,在获诺奖前,姚宅曾无人问津,以至于转手到了开发商的手里。

和屠呦呦旧居前想“沾沾喜气”的宁波市民相似,也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前去参观莫言旧居,不过他们“临走时要从园子里拔个萝卜给孩子吃,说是吃了能沾上文气日后也能得奖”。莫言的二哥管谟欣曾说,他可以理解这种心情,就默许参观者拔萝卜了。可没几天,萝卜都拔光了,于是种的豆类成了参观者临走捎的纪念品。很快,豆类也不见了。

管谟欣说:“最后有人临走就用塑料袋从园子里装土,说要回家冲水给孩子喝,喝了莫言院子里的土,子女肚子里就满腹文章,日后必成大器。还有的临走拿块石头、瓦片作纪念,于是西院墙的底基石头被抠了个洞。”迫不得已,当地政府成立了莫言旧居服务办公室,防止莫言旧居的砖瓦被破坏。

因为有了莫言旧居的前车之鉴,在屠呦呦获诺奖后,管理其旧居姚宅的物业公司加强了保安力量,要求保安24小时巡逻。

目前,这座走出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民国老建筑是一座待售的商品房,售价1.5亿。而该建筑今后是作为名人旧居被列入文保点,还是商业开发,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中国的诺奖效应:获奖者旧居变景区名字成商标

商机:高密16.7亿打造文化体验区罗浮山拟建“青蒿观光园

除了游人之外,诺奖也为一些相关地方带来了不小的商机。2014年,《成都商报》就回访了莫言的家乡。在那里,3000亩红高粱地已经悄悄竖起了名为“红高粱影视基地”的牌子,电视剧《红高粱》剧组拍摄所建的土匪窝、瞭望台、四门塔等13处景点,有两处已对外售票开放。

该报道称,高密县围绕莫言旧居,计划投资16.7亿元打造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准备将莫言小说塑造的重要经典场景搬进现实。而随着莫言获奖后的各种文献资料增多,莫言文学馆正在选址筹建新馆……

而上述提及的还只是该项目的一部分。据《成都商报》报道,围绕莫言旧居,高密要打造的总规划包括:“一心: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一环:红高粱文化休闲走廊;一带:胶河生态景观带;三区:青草湖(红高粱)影视基地、孙家口伏击战旧址、东北乡红高粱庄园;多点:红高粱种植基地、胶河钓鱼岛休闲码头、公婆庙惨案纪念馆等。

和莫言不同,屠呦呦所引发的商机不在她的家乡,而是在东晋著名药学家葛洪曾经修道的广东惠州罗浮山。据称,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其重要灵感来源于曾在罗浮山修道的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

正是这层关系让罗浮山成为了“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在屠呦呦获诺奖4天后的10月9日,己有不少海内外客商到罗浮山洽谈投资建设“中国中草药博物馆”、“青蒿观光园”等项目。

据了解,广东东江传奇文化传播投资有限公司已捷足先登,正与该管委会洽谈,准备在罗浮山投资建设“中国中草药博物馆”、“青蒿观光园”和种植青蒿药材基地项目。

而罗浮山管委会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寿坚表示,罗浮山将抓住这一影响力与商机,将进一步擦亮和打造好罗浮山5A级国家名胜风景区的这张“名片”。

中国的诺奖效应:获奖者旧居变景区名字成商标

拍卖:屠呦呦的书信、莫言的手稿都曾被拿来拍卖

10月9日,屠呦呦的三封信在网上被拍出了8万多元,其中价格最高的一封信以41500元的价格被拍出。

事实上,从10月6日开始,三封“屠呦呦书信”就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公开拍卖了,起拍价10元,3天的竞价时间后,两名买家成功拍下这三封信。

此后,关于公开拍卖书信是否涉及侵犯屠呦呦著作权和隐私权引发公众热议。屠呦呦得知此事后表示,因为报纸上图片较小看不清楚书信上的字迹,暂时不能确认是否是自己的亲笔书信。但她明确表示,不同意公开售卖自己的书信。

11日,三封在网上拍卖的“屠呦呦书信”正式确认撤拍。卖家刘先生表示,自己愿意将书信归还屠呦呦,或者将书信捐赠给相关机构来保管。

中国的诺奖效应:获奖者旧居变景区名字成商标

莫言短篇小说代表作手书原稿。(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屠呦呦那份被拍出4万多元的书信相比,莫言的手稿可要贵得多,要400多万元。2014年,由莫言亲笔写在“解放军文艺社”稿纸上的《苍蝇?门牙》手书原稿也差点在歌德春拍上被拍卖。

该手稿的委托人赵庆伟透露,此批手稿信札均为当时从收废品处购得。莫言得知此事后,希望尽快停止拍卖。

据北京歌德透露,截至拍卖前一天,此手稿的私洽价格最高已达400万元。最终,北京歌德发表声明称,决定尊重赵庆伟以及莫言的意愿,将《苍蝇?门牙》手稿予以撤拍,无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著作:屠呦呦获奖催生医书大热,莫言获奖致出版社争抢出书

在屠呦呦获诺奖后,虽然她研究的中药相对专业,但在出版界还是掀起了一股中医图书热潮。

据《青年报》报道,现在可查到的屠呦呦的著作有200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然而,正是这部很专业的学术著作,在屠呦呦获得诺奖后,竟也成了抢手货。报道称,目前当当网和京东网上这本书已经售罄,只接受预订。而很多网络书店上也给这部学术著作打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代表作”的招牌。

该报道称,一些上海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引进过《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但是这几天来问此书的读者络绎不绝,看到商机,书店也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联系出版社,引进这部书。

此外,屠呦呦在采访中提到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也突然火了,甚至还带热了其他古代医书。上海书城的工作人员称,这几天无论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销量都有所提高。

事实上,在2012年莫言获诺奖后,他的书卖得也很火,火到不仅实体书店售罄,连网店也缺货。不过,有报道称,莫言在未获奖前,他的作品甚至一度是某网站的“赠书”。2012年《大河报》的这篇报道称,2004年7月,《大河报》记者曾通过网购参与了某知名网站的“满99元免运费”活动,当时买书达到一定金额,还能在提交定单前“以超低价选购促销书”,共分1元书、2元书、3元书三类,每类都有若干可供选择的书目。当时,莫言的《白棉花》就在这“1元书”中。

而在莫言的著作开始大卖后,多家出版机构和网站蜂拥而上,均意欲“分一杯羹”。据统计,当时市面上不同版本的莫言图书多达几十种,号称拥有莫言版权(包括电子版权)的出版方超过15家。甚至在一些街头小贩的摊位上,盗版的莫言全集也卖得很火爆。在网络上,有数量众多的网站可以下载莫言的作品。

针对出版商激烈争抢莫言作品版权,同时各种“精装版”、“文集类”莫言图书纷纷上市,形成莫言作品“扎堆儿”的现象,当年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特意就莫言作品的版权问题进行了公告说明。

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副司长的王志成还表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将莫言作品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坚决打击全国范围内线上线下的相关侵权盗版行为。

莫言饺子馆

商标:“屠呦呦”卖杀虫剂、太阳镜,“莫言”成白酒、水饺

据《长江日报》报道,2011年,屠呦呦本人因获拉斯克奖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官方网站显示,“屠呦呦”这3个字在2012年就被人抢注成了商标。

相关信息显示:2012年,“屠呦呦”商标先后被自然人余孝志和一家眼镜公司注册在国际商标分类的第5大类和第9大类,商品及服务包括消毒剂、空气净化剂、杀虫剂、护目镜、眼镜、眼镜架、隐形眼镜、太阳镜等。

对此,有律师表示,屠呦呦姓名的抢注属于典型的损害其在先权利-姓名权的行为,屠呦呦完全可依法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宣告“屠呦呦”注册商标无效。

莫言这一名字成为商标。2005年,一名侯姓工程师就花了一千元,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莫言醉”的商标,并通过了审查。

几年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多位酒老板找到侯先生,想重金买走“莫言醉”商标。就在莫言获奖还不到一个月时,侯先生曾透露,有两三家酒厂在和他谈这方面的合作,商标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00万元。

更早的是在2004年,家住贵阳的莫元忠开起了饺子馆,2005年开始申报“莫言”餐厅类商标。到2012年莫言获诺奖时,他的“莫言饺子馆”已开业7年了。

当年12月,北京佳士凯国际拍卖公司称,“莫言”餐厅类商标将以150万的起拍价在京拍卖。

买房:中国诺奖获奖者都爱谈

如果和前述这些诺奖效应相比,获诺奖者的收益似乎就显得不那么显眼了。在2011年以后,诺贝尔奖的每个奖项有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作家莫言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曾表示奖金将用于买套大房子,但随即又表示这些钱在北京买不起大房子。2014年,莫言拿着约7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在北京北五环外买了一套房。

而对于只能拿到一半奖金的屠呦呦来说,奖金的起点已经低于莫言了。屠呦呦和其先生李廷钊曾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文/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