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级地震为何伤亡如此惨重 震殇背后的7大疑问

05.08.2014  11:28

    6.5级地震为何伤亡如此惨重

   震殇背后的7大疑问鲁甸地震导致百万人受灾2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震恸遇难人数增至398人

  中国兰州网8月5日消息 8月3日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6.5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和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地震的惨烈相比,云南鲁甸地震的震级似乎小了很多,也“温柔”了很多。但为何这次地震仍造成了398人死亡,一百多万人受灾?是昭通处于地震带上地理位置太过特殊,还是人口过于密集?目前,救灾还有哪些难处?灾区最需要的是什么?在8月3日那个血色清晨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萦绕着我们。

  “那种声音听起来像是在打雷。人站在那里,只觉得上下左右在剧烈摇摆。”这是灾区许多人对地震那一瞬间的共同描述。昨日,记者徒步进入震中龙头山镇看到,在狭长的河谷地带,靠近山体一侧房屋严重受损,不少房子甚至完全垮塌。记者从云南省政府应急办获悉,截至8月4日14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为何这次云南鲁甸地震会造成如此大的伤亡,灾区到底需要什么?

   疑问一

    6.5级地震是否属于强震?

   震级加一级释放能量多30倍

  云南省地震局地震防御处处长张俊伟分析,虽然这次鲁甸地震震级没有5·12汶川地震大,但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小地震。按震级大小,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地震属于强震,能造成严重破坏,此次地震的震中处于昭通—鲁甸断裂带,从历史来看,这次地震是该区域197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也是云南14年来遭遇的最大地震。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的地震波能力大约相差32倍。”张俊伟说,不同震级释放的能量不是简单的数量对比,而是一种指数关系。云南省地震局的强震仪主要记录加速度,本次记录到的加速度值为948Gal,980个Gal就是一个G的加速度。将近一个G的加速度完全可以把东西抛起来,如此大的能量肯定会造成建筑物的重大破坏。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道贵说,这是云南省有数字地震记录以来的最大加速度,形象地说,如果这个值再大一点,超过1个G的话,地面上的房屋和物体会被原地位移,破坏极大。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看来,6.5级地震已经是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他解释称,相差一级的地震,能量差30多倍,因此6.5级地震要比6级地震多出10多倍的能量。

   疑问二

   鲁甸为何伤亡惨重?

   震源浅人口密度大房屋不抗震

  云南省地震局地震防御处处长张俊伟表示,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属浅源地震,因此地震波的衰减也比较小。第二,灾区人口密集。鲁甸县总人口39.79万人,灾区人口密度达265人/平方千米;远远高于110人/平方千米的云南平均人口密度。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多数民房为土石夯充墙体、土搁梁(墙抬梁)结构,甚至部分建筑为土墙加混凝土屋盖,顶上的盖板比较重,头重脚轻,抗震性能极差。尤其是土坯房抵抗横向晃动的能力较弱。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房屋以砖混合土木结构为主,普遍未经抗震设防,部分房屋以夯土墙承重且老旧,抗震性能差,这是导致人员伤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震区位于乌蒙山区,岩石变形和破碎得比较厉害。民间说绳子容易在细处断,对于地块而言,发生变化时其薄弱环节也容易发生滑动和破裂,而且容易传递地震波。“灾区当地地形崎岖、构造复杂、地层破碎,又恰值雨季,滚石、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极易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员伤亡的增加。”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道贵说。

   疑问三

   前方救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道路不通次生灾害频发

  由于交通拥堵,记者与大批从昆明、昭通赶回灾区救援亲友的村民一起,放弃车辆选择徒步前往龙头山镇。

  记者在前方看到,随着向灾区方向的深入,沿路山体滑坡也随之增多,路边甚至还有数辆被石块砸中的车辆。在距离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两公里左右的路上,地震引发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道路完全阻断,大量石块和泥土滚入河中。六台挖掘机和铲车正在全力清理河道、重新铺设河岸。毫无疑问,目前救灾前线最紧要的任务是:打通生命线,打通生命线,打通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