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引得百花艳 ——武威市主体生产模式助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综述
凉州区高坝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日光温室种植的草莓。
古浪县井泉乡山区农民搬迁到川区西靖镇黄花滩后,第一年在日光温室种植的茄子元旦前已面市。
民勤县昌宁镇在巴丹吉林沙漠前缘栽植的三年生红枣林。
武威市在腾格里沙漠前缘建设的酿造葡萄基地。
近年来,武威市委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高效节水之路,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一
如何破解“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武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长期短缺的情况下,要解决结构性缺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工夫。武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经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后,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坚持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主攻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
2010年初,武威市委作出了建设“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的重大决定。2012年,市委全委会议作出《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确定了到2016年全市设施农牧业达到70万亩、实现户均2亩棚的发展目标。
以此为统领,武威市始终把发展主体生产模式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明确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强力推进。坚持把设施农牧业建设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任免奖惩挂钩,并多次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武威市坚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培育高效特色产业”并举,积极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种养为主向设施种养为主转变,农业内部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协调发展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共发展设施农牧业5.6万亩,累计达到90.6万亩,农村户均2.6亩;新增特色林果基地12.84万亩,累计达到168.5万亩,农村人均1.1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174个、累计达到3884个,新增规模养殖户4405户、累计达到14.56万户,畜禽饲养量达到2727.1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达到27.45万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规模稳居全省前列,面积达到75.11万亩,甜高粱种植基地达到40.2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43.01万亩。全市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08.3万亩,占到农作物总面积的54.6%。农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67亿元提高到10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来自主体生产模式,成为稳定可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
二
武威市坚持设施农牧业“规模化、区域化、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扩大建设规模,集中连片建设,推动设施农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了生产区域由川区向沿沙沿山区、山区、沙区延伸,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拓展。全市设施农牧业万亩以上乡镇达到31个;日光温室千亩以上乡镇达到46个。设施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绿洲井泉灌区、黄灌区、金强川区精细蔬菜,沿山冷凉灌区设施葡萄、食用菌,沿沙区、民勤湖区甜瓜等日光温室种植优势产区;凉州区生猪、肉牛,民勤县肉羊,古浪县生猪、羔羊,天祝县白牦牛、毛肉兼用羊等畜牧业优势产区。
加大政策支持,助推产业发展。武威市争取实施国家、省里农牧业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抢抓妇小贷、双业、双联、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惠农贷款政策机遇,全市五年来累计投放“五项惠农贷款”302亿元,农户户均8.7万元,覆盖全市80%的农户,有效破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瓶颈。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全面推行农业用水差别水价制度,设施农牧业地表水优惠不低于20%、地下水优惠不低于50%。
坚持依托科技创新和推广,促进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同步提升。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组织各级农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和服务,提高技术服务到位率和技术指导精准性、有效性。
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集成推广标准化种养、病虫害绿色综防、智能化水肥耦合等先进适用技术,日光温室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牛、羊、猪、鸡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0%、92%、99%和99.2%。持续大规模开展培训,年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50万人次以上,培养出一大批种养能手和农民科技示范户。
认真组织实施省部级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2016年,全市申报创建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10个,其中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8个。
充分利用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平台,制定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项,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产品出口基地。截至目前,备案出口农产品企业和合作社达到54个;产品基地备案面积达到67.5万亩;注册登记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达到12家。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市93个乡镇监管站全部建成,监管能力稳步提升,蔬菜、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61个。
开展标准化创建,延长价值链增收链。武威市通过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提升农产品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销售份额,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前延后伸、融合发展。
加快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制定并推行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项,备案出口农产品生产主体54个(合作社32个、企业22个),备案基地面积71.6万亩(种植业52.55万亩、林业12.55万亩、养殖业6.5万亩),备案注册登记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合作社12家,备案出口品种36种。
逐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颁布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60余项、绿色食品标准20余项、有机食品标准2项,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各1个,省级高原夏菜绿色食品示范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各1个。
加快“三品一标”产品培育和认证,加强证后监督管理,全市有效使用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121个、有机食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76个,认证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7%、养殖总量的49.7%。现已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检,蔬菜、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三
武威市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融合力量。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8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产业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资、供销、农机等多个行业,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4.8万亩,占到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3.5%。积极推进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农业设施产权证15万件。
构建现代营销模式,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武威市大力推广“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销售和冷链物流业。出台《武威市农产品销售和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骨干批发市场改造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设施农产品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冷链仓储库容达到19.9万吨,设施农产品外销比重达到70%以上,部分产品出口中亚等国。
武威市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面粉、玉米淀粉、白酒、葡萄酒、啤酒、农作物种子、休闲食品、畜产品等农业产业链。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8家;果蔬、牛羊猪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和388万头只。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8548家,建成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4家、用水示范组织10家,省级示范社95家、农民用水示范组织30家,市级示范社81家,县级示范社517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52家,经营耕地面积达6.16万亩。
积极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已建成县区电商服务中心4个、乡镇服务站49个、村级服务点389个、贫困村网店302个。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建成农产品网店900多家。
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武威蔬菜”公共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黄羊河”“凉州皇台”“西部人”3件农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金苹果”“柏树庄”等40件农产品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建成武威农产品品牌展示展销中心。
全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试点工作,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50人,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42万人次。
四
武威市构建新型农业服务机制,促进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
武威市、县区、乡镇全部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现有农林牧专业技术人员2633人,选聘农民技术员1392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145人。在特色林果繁育与栽培、农作物品种选育与制种、高效农田节水、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秸秆饲料化利用、草地农业等技术推广应用及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组建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院,聚集了一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研发、集成、组装了一系列技术模式。
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订购、委托实施项目、奖励补助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科技企业等经营型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服务,大力开展良种(畜)推广、农资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产品营销等服务。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开展农资供应、融资担保、技术培训等服务,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
加大农业物联网智能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物联网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的方向转变。
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可追溯系统,提高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水平。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节水、节地、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指导农户精准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14.5万吨,较2010年减少1.08万吨。
深入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促进农药减量控害,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51个,全年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24.3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25.9%;累计落实绿色防控面积191.3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32.1%。
切实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累计建成粪便堆积场94.19万平方米、化粪池10.41万立方米,大力推广干清粪、有机肥生产、沼气化利用、食用菌培养等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养殖粪便资源化处理1651.3万吨,资源化处理率达到85.6%。
着力解决废旧农膜污染,建成废旧农膜回收企业39家、回收网点217个,回收废旧农膜2.08万吨、回收率85.2%。
大力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大秸秆联合收割、搓揉、裹膜、袋贮等加工机械推广应用,培育发展荣华新型农业、丝路牧歌、欣海等草产品加工企业13家,成立草产业专业合作社22个,全市累计建成青贮池3066个206.56万立方米,秸秆综合利用总量255.22万吨、利用率达86.7%。
积极治理蔬菜尾菜污染,大力开展田间试验、技术集成示范,不断完善尾菜综合利用技术,尾菜处理利用量43.16万吨、利用率达36.7%。
加大农业与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的融合力度,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相融合的农业综合体、农业公园,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利用乡村风光、乡土人情、民间文艺、民俗文化、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进一步催化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建成武威塔儿湾滑雪(草)场、武威温泉度假村、渔樵山庄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重点项目。打造高坝同益村、清源蔡寨村、张义堡子村、黄羊上庄村、高坝蜻蜓村等33个专业旅游村,农家乐905户。高坝镇蜻蜓村立足城郊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流转土地,建成开心农场,集200亩薰衣草种植基地、全景观时尚生态餐厅、南方水果蔬菜采摘园、人工湖垂钓、儿童体验馆为一体的“普罗旺斯”庄园;将乡村旅游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康宁庄园,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有效途径。(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