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漂移
“小朋友,送你一枝康乃馨”
90岁的蒋秀芝是首趟列车年龄最大的乘客
列车上的特色文艺表演 本版图片首席记者马军摄
1968年,14岁的甘肃人王国文跟着二姐二姐夫,落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东风农场。46年来,农四师东风农场早已更名,从农四师九十二团、农四师六十二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农垦六十二团,又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到现在变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期间,王国文只回过一趟老家。作为家中男丁之一,他需要去供奉族谱,其后因各种原因不能成行。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这让60岁的王国文回家路更近了。46年来,新疆生活、兵团精神早已烙下烙印,影响着子女的生活轨迹。王国文只是从内地到兵团扎根的人之一,像这样的甘肃人在当地有近百户。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只要落在这片土壤上就会生根、发芽,不断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发展成一片接天的树林,最终带来一片绿荫,造福一方百姓。全国正在兴起口述历史热,我们借用这种“公众记忆”式的历史记录方式,不仅希望通过王国文一家的口述史,呈现新疆与甘肃之间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的交融,更是为了追寻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军垦精神,让它能够代代相传,催人奋进。“12月26日,在电视上看到兰新高铁全线开通,12个小时就能到兰州,我就和老伴商量,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去一趟。”王国文老家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那里被我们叫“王家庄”,因为当年村里90%以上都是王姓人。上世纪60年代,村里生活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饭,14岁的他,不到1.4米。二姐已经结婚,当时正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鼓励屯垦戍边,二姐和二姐夫决定到新疆,1968年我就跟着来了。
1981年在别人介绍下,王国文和湖北来疆支边的姑娘结成夫妇。每天,我们一起挣工分,一个月两个人能拿到62元,这在当时是高工资,当年100元可以换到476斤大米。
第二年女儿出世。1984年,包产到户,王国文自学了文化知识,还学会开拖拉机,成为连队里一名拖拉机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1985年,王国文家买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在当时很轰动,左邻右舍,每天晚上都围在院子里看电视,就和看露天电影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家里早已分到18亩地,但那时也是兵团职工最辛苦的年份,因为粮食、棉花等价格不高,这些作物不但不能私自售卖,还需要给连队上缴每年下达的任务。我和爱人每天忙碌着,可收入除了孩子读书和一家四口生活,所剩无几。
不过一切让王国文很知足,因为一家四口都齐齐整整。
2014年,在老伴退休7年后,王国文也退休了。9月还当上爷爷,孙子出生了,起名叫晨曦,希望他像清晨的阳光一样,感受生活美好。
“日子越来越好,让我更想回老家看看那里的侄女、侄子。”在几年前,因为操心劳累和疾病,三哥去世了,生活在当地村里的侄子在种地,生活条件也不好,侄女一度想来乌鲁木齐,因为我没能力帮助他们,就劝说他们不要来。
“12月26日,兰新高铁开通,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回去一趟。老伴跟我一辈子,也没去过我老家,儿女更没有机会拜祭爷爷奶奶。”王国文说,他想带着家人一道去,去父母坟前告诉他们,他们在新疆的日子特别好。乌鲁木齐晚报记者王丽丽
相关新闻
三省媒体联动见证兰新高铁开通
兰州晚报乌鲁木齐讯(特派首席记者许晗记者赵文瑞)12月26日,举世瞩目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行,这对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兰新高铁?如何了解兰新高铁开通对三省区带来的变化?为此,《兰州晚报》联合《乌鲁木齐晚报》、《西宁晚报》一线记者,12月26日,分别从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三地踏上各地的首趟动车组列车,分别进行实时体验,感受高铁时代对人们出行、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此举也是充分利用三地晚报自身优势,借助合作平台的资源,提升媒体联动效应,增强传播的社会价值,无疑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与实践。
“甘肃与新疆的文化交融历史悠久,兰新高铁全线开通,拉近了三地的时空距离,更能加快和提升两地文化、经济交流。”《乌鲁木齐晚报》经济部主任金少波说。
“因为高铁,多个省纳入青海的‘一日生活圈’,西宁到兰州只需1个多小时。西宁很多老百姓可以早上去兰州逛逛,下午返回西宁,真是便捷。”《西宁晚报》许老师说,门源的油菜花、民和的桃花、大通的老爷山等青海的美景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兰州人前来旅游。
共同的愿望,一致的态度促成了甘肃、青海、乌鲁木齐三地的晚报媒体共同关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从昨日起,《兰州晚报》、《西宁晚报》、《乌鲁木齐晚报》一线记者通过兰新高铁,采访高铁建设者,从百姓的角度倾听市民对高铁的认识和感受,了解本地人在外地的生活状况。